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術(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44533
- 條形碼:9787547844533 ; 978-7-5478-445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術(第2版) 本書特色
《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術》于2013年出版,是國內*部關于經導管瓣膜治療(TVT)的專著。近年來TVT發展迅猛,已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門領域,并取得了眾多突破性進展。
本次修訂,系統總結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在TVT領域所取得重要成果和實踐經驗,
以及國際*、*的介入治療理念、技術和器械。
本書共分8章,在全面介紹各種瓣膜疾病發病機制、流行病學、病理生理、臨床診斷及
傳統治療的基礎上,重點詳述了各種TVT介入技術,包括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二尖瓣
修復術、心臟瓣周漏封堵術、肺動脈瓣及三尖瓣置換術,以及經皮球囊肺動脈瓣成形術和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術等的適應證、患者篩選、手術器械、技術原理、操作要點、并發癥處
理及研究進展等,同時規范診療標準及操作方法。此外,還介紹了心臟超聲在TVT中的
應用及TVT相關的護理規范,梳理了TVT近年來的重要文獻和中國專家共識,方便讀者了解國際前沿,啟發思考。
本書側重實踐,突出先進性,配以大量彩圖,便于讀者掌握操作要領和技巧,可為我國心血管專科醫師和介入、放射、超聲等心臟介入治療相關人員提供重要參考和指導。
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術(第2版) 內容簡介
《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術》于2013年出版,是靠前部關于經導管瓣膜治療(TVT)的專著。近年來TVT發展迅猛,已成為靠前研究的熱門領域,并取得了眾多突破性進展。 本次修訂,系統總結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在TVT領域所取得重要成果和實踐經驗, 以及靠前很新、優選的介入治療理念、技術和器械。 本書共分8章,在全面介紹各種瓣膜疾病發病機制、流行病學、病理生理、臨床診斷及 傳統治療的基礎上,重點詳述了各種TVT介入技術,包括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二尖瓣 修復術、心臟瓣周漏封堵術、肺動脈瓣及三尖瓣置換術,以及經皮球囊肺動脈瓣成形術和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術等的適應證、患者篩選、手術器械、技術原理、操作要點、并發癥處 理及研究進展等,同時規范診療標準及操作方法。此外,還介紹了心臟超聲在TVT中的 應用及TVT相關的護理規范,梳理了TVT近年來的重要文獻和中國專家共識,方便讀者了解靠前前沿,啟發思考。 本書側重實踐,突出優選性,配以大量彩圖,便于讀者掌握操作要領和技巧,可為我國心血管專科醫師和介入、放射、超聲等心臟介入治療相關人員提供重要參考和指導。
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術(第2版) 目錄
**章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001·
**節·主動脈根部應用解剖003
一、主動脈根部的位置/ 003
二、左、右冠狀動脈開口/ 004
三、主動脈根部4個環/ 005
四、主動脈瓣/ 006
第二節·鈣化性主動脈瓣疾病009
一、流行病學/ 009
二、發病機制/ 009
三、臨床表現/ 010
四、診斷及治療/ 010
第三節·主動脈瓣狹窄的病情評估及傳統干預策略013
一、嚴重程度評估/ 014
二、干預治療策略/ 014
第四節·器械及技術發展020
一、動物實驗/ 020
二、臨床研究/ 021
三、介入性主動脈瓣膜系統/ 022
四、入路途徑及輸送系統/ 031
五、其他器械/ 032
第五節·術前患者評估及篩選034
一、適應證及禁忌證/ 034
二、術前臨床因素評估/ 035
三、術前形態學(影像學)評估手段/ 036
四、CoreValve 瓣膜的術前影像學評估/ 044
五、Sapien瓣膜的術前影像學評估/ 046
第六節·操作要點及圍手術期處理049
一、導管室要求及人員配備/ 049
二、CoreValve瓣膜TAVR操作步驟及要點/ 052
三、Edwards Sapien瓣膜系統TAVR操作要點/ 070
四、術后監護/ 075
五、麻醉處理/ 076
第七節·經心尖TAVR操作技巧及臨床研究結果079
一、概述/ 079
二、TATAVR器械/ 079
三、術前評估/ 081
四、操作要點/ 081
五、TATAVR特點/ 083
第八節·并發癥及其預防086
一、傳導阻滯/ 086
二、瓣周漏/ 086
三、腦卒中/ 087
四、局部血管并發癥/ 088
五、冠狀動脈阻塞及心肌梗死/ 088
六、血栓/ 088
七、其他并發癥/ 089
八、死亡原因分析/ 089
九、學習曲線/ 089
第九節·TAVR中國現狀(2017年)091
一、國內外現狀比較/ 091
二、國內TAVR的特點/ 092
三、國產瓣膜特點及臨床評價/ 093
四、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094
五、總結及展望/ 095
第二章
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097·
**節·二尖瓣的應用解剖099
一、二尖瓣瓣環/ 099
二、二尖瓣瓣葉/ 100
三、腱索及乳頭肌/ 102
四、左心房及左心室對二尖瓣功能的影響/ 102
五、毗鄰的冠狀動脈、靜脈解剖/ 103
第二節·二尖瓣反流105
一、流行病學/ 105
二、發病機制/ 105
三、病因及功能分型/ 106
四、病理生理及臨床表現/ 108
五、診斷及治療/ 109
第三節·經導管二尖瓣夾合術114
一、技術原理及歷史發展/ 114
二、適應證及禁忌證/ 116
三、器械介紹及術前準備/ 118
四、操作要點/ 122
五、并發癥及處理/ 131
六、臨床研究進展/ 133
七、技術展望/ 136
第四節·其他經導管二尖瓣修復技術138
一、其他緣對緣縫合技術/ 138
二、瓣環成形和環縮技術/ 139
三、腱索置入術/ 141
四、經導管二尖瓣聯合修復技術/ 143
五、經導管二尖瓣置換技術/ 143
六、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vs.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 145
七、總結與展望/ 145
第三章
經導管心臟瓣周漏封堵術·147·
**節·心臟瓣周漏概述149
一、發病機制/ 149
二、分類及流行病學/ 149
三、臨床表現及診斷/ 150
四、治療/ 151
第二節·經導管心臟瓣周漏封堵術概述153
一、適應證及禁忌證/ 153
二、技術原理、臨床成功標準及并發癥/ 153
三、臨床研究進展/ 155
四、未來展望/ 156
第三節·經導管心臟瓣周漏封堵術操作要點157
一、一般準備/ 157
二、器械選擇/ 157
三、入路途徑/ 160
四、技術難點/ 163
第四章
經導管肺動脈瓣及三尖瓣置換術·167
·**節·肺動脈瓣應用解剖169
第二節·肺動脈瓣反流171
一、病因/ 171
二、病理生理/ 172
三、干預及時機選擇/ 173
第三節·經皮肺動脈瓣置入術177
一、概述/ 177
二、PPVI器械/ 178
三、術前評估/ 182
四、操作要點/ 183
五、并發癥及處理/ 186
第四節·經導管三尖瓣介入治療190
一、三尖瓣疾病概況/ 190
二、三尖瓣功能異常的治療/ 190
三、經導管三尖瓣修復治療/ 192
四、經導管三尖瓣置換術/ 195
第五章
經皮球囊肺動脈瓣成形術·201·
**節·肺動脈瓣狹窄203
一、病理生理/ 203
二、臨床表現/ 203
三、診斷方法/ 204
四、治療手段/ 204
第二節·經皮球囊肺動脈瓣成形術概述205
一、適應證與禁忌證/ 205
二、球囊導管的選擇/ 206
三、操作方法/ 206
四、術后處理及隨訪/ 208
五、并發癥防治/ 208
第六章
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術·211
·**節·二尖瓣狹窄213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213
二、病理生理及臨床表現/ 213
三、診斷/ 214
四、治療/ 215
第二節·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術概述217
一、發展概況/ 217
二、適應證及禁忌證/ 217
三、手術療效及并發癥/ 218
第三節·PBMV術前評估及操作要點221
一、術前評估/ 221
二、手術器械/ 222
三、操作要點/ 223
第四節·特殊病例228
一、心房顫動/ 228
二、二尖瓣極度狹窄/ 228
三、合并左心房血栓/ 228
四、合并中至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 229
五、妊娠合并二尖瓣狹窄/ 229
六、老年患者/ 230
七、PBMV術后再狹窄/ 230
第七章
心臟超聲在經導管瓣膜治療中的應用·231
·**節·超聲心動圖在TAVR中的應用233
一、超聲心動圖在TAVR術前的應用/ 233
二、超聲心動圖在TAVR術中的應用/ 237
三、超聲心動圖在TAVR術后的應用/ 241
第二節·超聲心動圖在經導管和經心尖二尖瓣夾合術中的應用244
一、超聲心動圖在經皮和經心尖二尖瓣夾合術前的應用/ 244
二、超聲心動圖在經皮二尖瓣夾合術中的應用/ 250
三、超聲心動圖在經心尖二尖瓣夾合術中的應用/ 254
四、超聲心動圖在經皮和經心尖二尖瓣夾合術后的應用/ 254
第三節·超聲心動圖在經導管人工瓣膜瓣周漏封堵術中的應用256
一、超聲心動圖在二尖瓣瓣周漏封堵術中的應用/ 256
二、超聲心動圖在主動脈瓣瓣周漏封堵術中的應用/ 259
第八章
經導管瓣膜治療術相關的護理·265·
**節·TAVR圍手術期護理267
第二節·TAVR術中護理271
第三節·經導管二尖瓣夾合術圍手術期護理276
附錄2014—2018年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主要文獻介紹281附錄一·2017年ESC/EACTS《瓣膜性心臟病處理指南》簡介/ 282
附錄二·2014年AHA/ACC《心臟瓣膜病管理指南》簡介/ 288
附錄三·2017年AHA/ACC《心臟瓣膜病管理指南》更新要點/ 293
附錄四·近年歐美心臟瓣膜管理指南的變遷及比較/ 295
附錄五·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療的超聲心動圖評價中國專家共識/ 298
附錄六·2018年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團隊建設及運行規范中國專家建議/ 310
附錄七·2016年經皮肺動脈瓣置入術中國專家建議/ 317
展開全部
經導管心臟瓣膜治療術(第2版) 作者簡介
葛均波: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葛均波院士在心血管領域尤其是心臟介入治療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理論方面,他突破性地發現“心肌橋”,首次發現心肌橋特異性影像學特征——“半月現象”,在國內率先提出、驗證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樹突狀細胞免疫反應”和“血流動力學”學說;在轉化醫學方面,主持研發我國首個可降解涂層新型冠脈支架;在臨床方面,首創“逆行導引鋼絲對吻技術”,開展了全國首例高頻旋磨術、首例頸動脈支架植入術治療腦缺血、首例經橈動脈門診冠狀動脈造影,在國內率先開展經導管瓣膜治療新技術并完成我國第一例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近年又率先開展了經導管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封堵術并取得成功,并在血管內超聲、支架再狹窄防治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