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古代的統治藝術-《淮南子.主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17800
- 條形碼:9787559417800 ; 978-7-5594-1780-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的統治藝術-《淮南子.主術》研究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有相當學術質量和學術價值的著作,也是**部較為系統地闡述《淮南子》政治思想的專著。作者從《主術》入手,完整地透視了《淮南子》中有關政治、法律、道德、哲學等各種思想觀念在內的整個中國古代統治哲學的理論架構,并且進一步對先秦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學,作了一個完整的歸納和論述。作者試圖尋求現代中國和古代中國的聯系,不難看出,《淮南子》對于形成漢代思想和生活所造成的巨大影響,而且,其思想精髓直到今日仍在影響著中國的思想界,并且決定了中國宗教和哲學發展的進展和架構。
中國古代的統治藝術-《淮南子.主術》研究 內容簡介
◎安樂哲教授的學術研究范圍主要是中西比較哲學,其對中國哲學獨特的理解和翻譯方法改變了一代西方人對中國哲學的看法。 ◎中國的學者為什么要去讀一位西方學生談論中國文化的《淮南子》的那些東西呢?中國有句俗語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具體地講,雖然所有的文化傳統及歷史時代都是復雜多樣的,但是它們都建立在某種基本的、 而且往往是未揭明的設想上,這些設想賦予了它們各自特殊的發生之同一性和延續性。 這些設想雖則對于了解文化來說是非常之重要,然而往往是當局者迷,只有從特定的傳統或時代的外部去觀察,才能看得較為清楚。
中國古代的統治藝術-《淮南子.主術》研究 目錄
中譯本序…………………………………………………………10
序 言……………………………………………………………13
緒 論………………………………………………………… 001
**章 歷史哲學 ……………………………………… 013
**節 孔子和儒家的歷史觀……………………………… 016
第二節 老子和道家的歷史觀……………………………… 022
第三節 商鞅和法家的歷史觀……………………………… 026
第四節 《淮南子》的歷史觀 ……………………………… 031
第五節 《主術》的歷史觀 ………………………………… 041
第二章 無為 ……………………………………………… 053
**節 先秦儒家著作中的“無為” ……………………… 055
第二節 先秦道家著作中的“無為” ……………………… 062
第三節 先秦法家著作中的“無為” ……………………… 079
第四節 《主術》中的“無為”……………………………… 087 第三章 勢 ………………………………………………… 109
**節 作為法家特定概念的“勢”的發展……………… 120
第二節 《主術》中的“勢”………………………………… 147
第四章 法 ………………………………………………… 173
**節 先秦政治哲學中的“法” ………………………… 177
第二節 《主術》中的“法”………………………………… 206
第五章 用眾 ……………………………………………… 229
**節 《呂氏春秋》和《韓非子》中的“用眾”………… 231
第二節 《主術》中的“用眾”……………………………… 235
第三節 結語………………………………………………… 241
第六章 利民 ……………………………………………… 249
**節 自利………………………………………………… 254
第二節 利民………………………………………………… 257
附錄一 《淮南子·主術》篇 ……………………………… 271
附錄二 文獻及著者目錄…………………………………… 326
附錄三 中英文語詞對照…………………………………… 334
中國古代的統治藝術-《淮南子.主術》研究 作者簡介
安樂哲(Roger T. Ames),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倫多。曾任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1978年至2016年)、夏威夷大學和美國東西方中心亞洲發展項目主任(1990年至2013年)、《東西方哲學》(Philosophy East and West)主編(1987年至2016年)、《國際中國書評》(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主編(1992年至2016年)。在中國,他廣為人知的身份是世界儒學文化研究聯合會會長、國際儒聯副主席。 安樂哲教授的學術研究范圍主要是中西比較哲學,其對中國哲學獨特的理解和翻譯方法改變了一代西方人對中國哲學的看法。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