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虛擬化下的流動性陷阱與宏觀經濟政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04386
- 條形碼:9787521804386 ; 978-7-5218-043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虛擬化下的流動性陷阱與宏觀經濟政策 本書特色
本書試圖探討經濟虛擬化條件下的流動性陷阱理論,以便更好地解釋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機和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中出現的流動性陷阱。經濟虛擬化的一個本質特征是虛擬資產日益膨脹,大規模的虛擬資產交易是通過籌集和使用大量的債務資金進行的,而傳統的流動性陷阱理論研究的對象更注重以實體經濟占主導的貨幣經濟。 本書從考察布雷納德—托賓模型對解釋流動性陷阱的適用性出發,發展了一個更加適合于經濟虛擬化情形的廣義資產組合模型。其中,名義值固定私人債務因為資產名義值的持續下跌形成的債務缺口,對于流動性陷阱發生以及支付性貨幣需求的產生起了關鍵作用。經發展的模型不僅和原始模型一樣能夠揭示流動性陷阱發生的過程和機制,而且還分析了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從而為日本和美國流動性陷阱的實證分析提供了較好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
經濟虛擬化下的流動性陷阱與宏觀經濟政策 內容簡介
《經濟虛擬化下的流動性陷阱與宏觀經濟政策》試圖探討經濟虛擬化條件下的流動性陷阱理論,以便更好地解釋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機和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中出現的流動性陷阱。經濟虛擬化的一個本質特征是虛擬資產日益膨脹,大規模的虛擬資產交易是通過籌集和使用大量的債務資金進行的,而傳統的流動性陷阱理論研究的對象更注重以實體經濟占主導的貨幣經濟。 《經濟虛擬化下的流動性陷阱與宏觀經濟政策》從考察布雷納德—托賓模型對解釋流動性陷阱的適用性出發,發展了一個更加適合于經濟虛擬化情形的廣義資產組合模型。其中,名義值固定私人債務因為資產名義值的持續下跌形成的債務缺口,對于流動性陷阱發生以及支付性貨幣需求的產生起了關鍵作用。經發展的模型不僅和原始模型一樣能夠揭示流動性陷阱發生的過程和機制,而且還分析了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從而為日本和美國流動性陷阱的實證分析提供了較好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
經濟虛擬化下的流動性陷阱與宏觀經濟政策 目錄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義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內容
1.3 本書的主要創新點與不足之處
第2章 流動性陷阱的理論回顧
2.1 傳統的流動性陷阱理論
2.2 對傳統流動性陷阱理論的檢驗
2.3 日本的長期經濟蕭條和克魯格曼的流動性陷阱理論
2.4 新維克賽爾主義的流動性陷阱理論
2.5 預防和擺脫流動性陷阱
2.6 對現有流動性陷阱文獻的評述
第3章 流動性陷阱的一個初步分析框架
3.1 對布雷納德一托賓模型的再考察
3.2 超越布雷納德一托賓模型
3.3 重新解釋流動性陷阱
第4章 日本的金融危機與流動性陷阱
4.1 日本經濟泡沫的形成和破滅
4.2 日本流動性陷阱的發端
4.3 日本流動性陷阱中的資產組合調整
4.4 日本流動性陷阱的宏觀經濟后果
4.5 擺脫流動性陷阱的宏觀經濟政策
第5章 美國的金融危機與流動性陷阱
5.1 經濟過度虛擬化和美國的金融危機
5.2 資產名義價值的暴跌以及巨額未清償債務的形成
5.3 美國流動性陷阱中的資產組合調整
5.4 美國流動性陷阱的宏觀經濟后果
5.5 奧巴馬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及其效果
第6章 流動性陷阱形成原因的進一步分析
6.1 日美流動性陷阱的比較
6.2 杠桿率與資產負債表分析方法
6.3 非金融企業在金融危機中的支付性貨幣需求
6.4 證券交易商和經紀商在金融危機中的支付性貨幣需求
6.5 商業銀行在金融危機中的超額儲備需求
第7章 流動性陷阱與貨幣政策
7.1 傳統性貨幣政策的無效性
7.2 理解非傳統性貨幣政策
7.3 預防性貨幣政策
第8章 結論
8.1 主要結論
8.2 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經濟虛擬化下的流動性陷阱與宏觀經濟政策 作者簡介
董永祥,男,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河南武陟縣人,生于1977年10月。2011年7月以來,任教于天津商業大學經濟系,主要講授宏觀經濟學與中級宏觀經濟學;研究領域: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債務積累與系統性風險。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