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贛南蘇區四大區域工業振興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64810
- 條形碼:9787509664810 ; 978-7-5096-648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贛南蘇區四大區域工業振興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四章, 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的工業振興、“三南”片區的工業振興、會尋安生態經濟區的工業振興、西部綠海生態經濟區的工業振興。內容包括: 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的工業布局 ; “三南”片區工業布局等。
贛南蘇區四大區域工業振興研究 目錄
**節 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的工業布局
一、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簡述
二、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產業布局
第二節 瑞興于“3+2”經濟振興試驗區工業振興分析
一、瑞金工業振興分析
二、興國工業振興分析
三、于都工業振興分析
四、寧都工業振興分析
五、石城工業振興分析
第二章 “三南”片區的工業振興
**節 “三南”片區工業布局
一、“三南”示范園的由來
二、“三南”示范園產業布局
第二節 “三南”片區工業振興分析
一、龍南縣促進工業振興的主要政策及其成效分析
二、定南工業振興分析
三、全南縣工業振興分析
第三章 會尋安生態經濟區的工業振興
**節 會尋安生態經濟區工業布局
一、會尋安生態經濟區的由來
二、會尋安生態經濟區的產業布局
第二節 會尋安片區工業振興分析
一、會昌縣工業振興情況
二、尋烏縣工業振興分析
三、安遠縣工業振興分析
第四章 西部綠海生態經濟區的工業振興
**節 研究概述
一、贛州西部綠海概述
二、西部綠海產業布局
第二節 西部綠海生態經濟區工業振興分析
一、大余縣工業振興情況
二、上猶縣工業振興分析
三、崇義縣工業振興分析
參考文獻
贛南蘇區四大區域工業振興研究 節選
《贛南蘇區四大區域工業振興研究》: 1.龍南縣 龍南縣位于江西省*南端,東鄰定南縣,西靠全南縣,北毗信豐縣,南接廣東省和平縣、連平縣。龍南縣是中國對外開放縣,105國道、大廣高速、贛粵高速、京九鐵路貫穿其南北,已成為政治、地理、交通優勢極為突出的江西省全方位開放的南大門。龍南縣總面積為1640.55平方千米,總人口33.69萬。 龍南縣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承南啟北,距廣州260千米、深圳340千米,是江西距珠三角地區*近的縣。交通便利,京九鐵路、105國道、贛粵高速、大廣高速穿境而過,通用機場列入全省規劃,贛深高鐵建成后將全面融人珠三角1小時經濟圈! ↓埬峡h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稀土、鎢、煤、石灰石、大理石、膨潤土和鐵礦等礦產資源40多種,其中離子型重稀土儲量占世界已探明儲量的70%,質量居世界之首,是世界著名的“重稀土之鄉”。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2.16%,居全省前列,享有“生態王國”“綠色寶庫”美譽,榮獲“江西省森林城市”稱號! ↓埬峡h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建有中西部縣中唯一的正處級海關、檢驗檢疫機構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是我國中西部省份口岸設施*完善的縣,為企業進出口貨物報關、報檢提供了便利條件。水電供應充足.有l座500千伏、2座220千伏、6座110千伏變電站,是江西南部電網中心。著力建設贛南次中心城市,龍南撤縣設市請示已經省政府同意并報國務院審批,城市建成區面積18.96平方千米,城鎮人口17.94萬! ↓埬峡h產業集聚,特色鮮明。龍南縣改革開放早,1992年列入江西首批對外開放縣,擁有贛粵邊際唯一的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江西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經國務院批準于2013年3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龍南縣成為全市首個、全省第二個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縣,引領并整合“三南”(含全南縣、定南縣)園區,實現了一體化發展。目前,龍南經濟開發區已落戶工業企業25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2家,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首位產業和稀土新材料、現代輕工、食品藥品主導產業。贛州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中國稀金谷”龍南基地、“三南”承接加工貿易轉移示范園地加快建設,電子信息、稀土精深加工被列為省級重點工業產業集群! 2017年,全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0%,完成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684769萬元,同比增長16.2%。其中稀土精深加工、電子信息、現代輕工、食品藥品四大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49236萬元,同比增長23.04%。 2.定南縣 定南縣地處江西省南部邊陲,是中央蘇區縣、東江源區縣?偯娣e1321平方千米,總人口22萬。定南縣區位優勢、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和交通優勢明顯! 《峡h區位交通優越,是贛粵邊際物流中心。東鄰安遠縣、尋烏縣,西連龍南縣,北靠信豐縣,南接廣東省龍川縣、和平縣,定南縣自古就是贛粵兩省交通的咽喉要地、商賈要道,是江西對接粵港澳的**門戶和排頭兵,分別距廣州、深圳、東莞298千米、290千米和280千米,距贛州黃金機場140千米。贛粵高速、寧定高速、京九鐵路和G238南昌至惠來、G358石獅至水口、G535定南至宜章3條國道穿境而過,贛深客專設立定南站,北上有始發列車,形成了集高速、高鐵、鐵路、公路于一體的交通網絡。定南縣規劃建設了省級商貿物流服務業基地,設立了省級公路口岸作業區并成為贛州出境水果檢驗檢疫指定口岸。定南縣是珠三角的發展腹地,處于贛州1小時經濟圈和深港共建國際大都市3小時經濟圈、贛粵物流大通道中心節點!
贛南蘇區四大區域工業振興研究 作者簡介
田延光,1962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江西省第十四屆省委候補委員。現任江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江西師范大學蘇區振興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副會長、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革命老區發展專業委員會會長。主持完成全國教育規劃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江西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重大專項課題、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一般課題、江西省教學改革課題各1項,主編叢書3套,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10多篇咨詢報告獲得國家部委領導、省領導批示,獲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劉善慶,1965年生,江西省興國縣人。博士,研究員,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江西師范大學蘇區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革命老區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美國西喬治亞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West Georgia)、新西蘭尼爾森理工學院(Nelson Marlborough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訪問學者,碩士研究生導師;《蘇區振興論壇》雜志副主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工商與農經管理類教指委委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發改委課題1項、省級課題17項。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15篇咨詢報告獲得國家領導、部委領導以及省領導批示。出版學術專著(合著)16部,叢書1部(執行主編)、論文集1部(副主編)、教材1部(副主編)。獲得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