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經典譯林水滸傳:經典譯林/施耐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74581
- 條形碼:9787544774581 ; 978-7-5447-7458-1
- 裝幀:字典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典譯林水滸傳:經典譯林/施耐庵 本書特色
《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部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古典 “四大名著”之一,被清代著名文學評論大師金圣嘆譽為“第五才子書”。它繼承發展了中國古代小說與講史話本的傳統特色,是我國**部由講史蛻化出來的英雄傳奇。 《水滸傳》猶如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我們從中看到的不僅是可歌可泣的農民起義本身,還有政治文化、市井風情和社會景觀。它是那個時代的全記錄。 全書情節曲折感人,形象逼真生動,一百零八將各具神韻,語言通俗雅馴,百讀不厭。
經典譯林水滸傳:經典譯林/施耐庵 內容簡介
《水滸傳》具體而生動地描寫了北宋時期一群平民及中下級鄉紳、官僚、軍官因為不堪忍受官府、朝廷的剝削與壓迫奮起反抗,上梁山聚義的故事。它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熱情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漢的光輝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客觀真理和農民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
經典譯林水滸傳:經典譯林/施耐庵 目錄
**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第四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第六回 九紋龍剪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第九回 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沖棒打洪教頭
第十回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
第十一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
第十三回 急先鋒東郭爭功 青面獸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發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
第十五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第十六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
第十七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沖水寨大并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鄆城縣月夜走劉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
第二十二回 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橫?げ襁M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計啜西門慶 淫婦藥鴆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鄆哥大鬧授官廳 武松斗殺西門慶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鎮安平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蔣門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張都監血濺鴛鴦樓 武行者夜走蜈蚣嶺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鰲山 花榮大鬧清風寨
第三十四回 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
第三十五回 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吳用舉戴宗 揭陽嶺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
第三十八回 及時雨會神行太! 黑旋風斗浪里白跳
第三十九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
第四十二回 還道村受三卷天書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徑劫單人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第四十四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
第四十五回 楊雄醉罵潘巧云 石秀智殺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關索大鬧翠屏山 拼命三火燒祝家莊
第四十七回 撲天雕雙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兩打祝家莊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
第五十回 吳學究雙用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錫 柴進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孫勝 李逵斧劈羅真人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龍斗法破高廉 黑旋風探穴救柴進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布連環馬
第五十六回 吳用使時遷盜甲 湯隆賺徐寧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吳用賺金鈴吊掛 宋江鬧西岳華山
第 六 十 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吳用智賺玉麒麟 張順夜鬧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場石秀跳樓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關勝議取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賺關勝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夢中顯圣 浪里白跳水上報冤
第六十六回 時遷火燒翠云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賞馬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頭市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
第七十回 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
第七十一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第七十二回 柴進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鬧東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風喬捉鬼 梁山泊雙獻頭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閻羅倒船偷御酒 黑旋風扯詔謗徽宗
第七十六回 吳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兩贏童貫
第七十八回 十節度議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敗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劉唐放火燒戰船 宋江兩敗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張順鑿漏海鰍船 宋江三敗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計賺蕭讓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陳橋驛滴淚斬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 盧俊義大戰玉田縣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關 吳學究智取文安縣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戰獨鹿山 盧俊義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戰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將
第八十八回 顏統軍陣列混天象 宋公明夢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
第九十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渡燕青射雁
第九十一回 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
第九十二回 盧俊義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戰毗陵郡
第九十三回 混江龍太湖小結義 宋公明蘇州大會垓
第九十四回 寧海軍宋江吊孝 涌金門張順歸神
第九十五回 張順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寧海軍
第九十六回 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戰烏龍嶺
第九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
第九十八回 盧俊義大戰昱嶺關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九十九回 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
**百回 宋公明神聚蓼兒洼 徽宗帝夢游梁山泊
經典譯林水滸傳:經典譯林/施耐庵 節選
**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導讀】 **回及第二回開頭部分都可視為全書的“楔子”!靶ㄗ诱,以物出物之謂也”——瘟疫、祈禳、天師、洪信、游山、開碣……全書的故事由此開啟。前人評本回的核心情節,說“禳瘟是救世婆心,放魔是顯忠手段,作者于簡首拈出,大有深意”,但串聯兩大情節關鍵人物洪太尉卻不見有救世婆心,他以“朝廷貴官”自居,一派矯情傲色,對此小說描寫細膩真切,煞是耐看。諸如“遇洪而開”之類則是無中生有、憑空結構之辭,但說來卻似逼真,所以為妙! ≡娫唬骸 〗{幘(zé,頭巾)雞人報曉籌, 尚衣方進翠云裘。九天閶闔(傳說中的天門)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liú,旌旗下邊懸垂的飾物)。日色才臨仙掌動, 香煙欲傍袞(gǔn,帝王或三公的禮服)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 佩聲歸到鳳池頭。 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賀。但見: 祥云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御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天香影里,玉簪珠履聚丹墀;仙樂聲中,繡襖錦衣扶御駕。珍珠簾卷,黃金殿上現金輿;鳳尾扇開,白玉階前停寶輦。隱隱凈鞭三下響,層層文武兩班齊。 當有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只見班部叢中,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師瘟疫盛行,民不聊生,傷損軍民多矣。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以禳天災,救濟萬民!碧熳勇犠,急敕(chì,詔令)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赦天下罪囚,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宮觀寺院,修設好事禳災。不料其年瘟疫轉盛。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復會百官,眾皆計議。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啟奏。天子看時,乃是參知政事范仲淹。拜罷起居,奏曰:“目今天災盛行,軍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災,可宣嗣漢天師星夜臨朝,就京師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jiào,清道士設壇念經,祭祀天地,為死者祈福),奏聞上帝,可以禳保民間瘟疫!比首谔熳訙首啵绷詈擦謱W士草詔一道,天子御筆親書,并降御香一炷,欽差內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臨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親將丹詔付與洪太尉為使,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領了圣敕,辭別天子,不敢久停。從人背了詔書,金盒子盛了御香,帶了數十人,上了鋪馬(驛站中服役的馬),一行部從,離了東京,取路徑投信州貴溪縣來。于路上但(只)見: 遙山疊翠,遠水澄清。奇花綻錦繡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風和日暖,時過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郵亭驛館。羅衣蕩漾紅塵內,駿馬驅馳紫陌中! ∏艺f太尉洪信赍擎(捧持。赍,jī)御書丹詔,一行人從上了路途,夜宿郵亭,朝行驛站,遠程近接,渴飲饑餐,不止一日,來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員出郭(外城)迎接,隨即差人報知龍虎山上清宮住持道眾,準備接詔。次日,眾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龍虎山下。只見上清宮許多道眾,鳴鐘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佛道或帝王儀仗等的旗幟、傘蓋),一派仙樂,都下山來迎接丹詔,直至上清宮前下馬。太尉看那宮殿時,端的是好座上清宮。但見: 青松屈曲,翠柏陰森。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虛皇壇畔,依稀垂柳名花;煉藥爐邊,掩映蒼松老檜。左壁廂天丁力士,參隨著太乙真君;右勢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發仗劍,北方真武踏龜蛇;靸(sǎ,把鞋后幫踩在腳后跟下)履頂冠,南極老人伏龍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階砌下流水潺湲,墻院后好山環繞。鶴生丹頂,龜長綠毛。樹梢頭獻果蒼猿,莎草內銜芝白鹿。三清殿上鳴金鐘,道士步虛;四圣堂前敲玉磬,真人禮斗。獻香臺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瑪瑙。早來門外祥云現,疑是天師送老君! ‘斚律现磷〕终嫒,下及道童侍從,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請將詔書,居中供養著。洪太尉便問監宮真人道:“天師今在何處?”住持真人向前稟道:“好教太尉得知:這代祖師號曰‘虛靖天師’,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龍虎山頂,結一茅庵,修真養性。因此不住本宮!碧镜溃骸澳拷裉熳有t,如何得見?”真人答道:“容稟:詔敕權供在殿上,貧道等亦不敢開讀。且請太尉到方丈(道教觀主的住處)獻茶,再煩計議!碑敃r將丹詔供養在三清殿上,與眾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執事人等獻茶,就進齋供,水陸俱備。齋罷,太尉再問真人道:“既然天師在山頂庵中,何不著人請將下來相見,開宣丹詔?”真人稟道:“太尉,這代祖師雖在山頂,其實道行非常,清高自在,倦惹凡塵。能駕霧興云,蹤跡不定,未嘗下山。貧道等如常亦難得見,怎生(怎么)叫人請得下來!”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見!目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為使,赍奉御書丹詔,親奉龍香,來請天師,要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jiào),以禳天災,救濟萬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稟道:“朝廷天子要救萬民,只除是(除非是)太尉辦(準備,具備)一點志誠心,齋戒沐浴,更換布衣,休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禮拜,叩請天師,方許得見。如若心不志誠,空走一遭,亦難得見!碧韭犝f便道:“俺從京師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誠!既然恁地(如此,恁,nèn),依著你說,明日絕早上山。”當晚各自權歇。 次日五更時分,眾道士起來,備下香湯齋供。請太尉起來,香湯沐浴,換了一身新鮮布衣,腳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齋,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著銀手爐,降降地(冉冉地)燒著御香。許多道眾人等送到后山,指與路徑。真人又稟道:“太尉要救萬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顧志誠上去!碧緞e了眾人,口誦天尊寶號,縱步上山來。將至半山,望見大頂直侵霄漢,果然好座大山。正是: 根盤地角,頂接天心。遠觀磨斷亂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謂之山,側石通道謂之岫(xiù),孤嶺崎嶇謂之路,上面極平謂之頂,頭圓下壯謂之巒,隱虎藏豹謂之穴,隱風隱云謂之巖,高人隱居謂之洞,有境有界謂之府,樵人出沒謂之徑,能通車馬謂之道,流水有聲謂之澗,古渡源頭謂之溪,巖崖滴水謂之泉。左壁為掩,右壁為映。出的是云,納的是霧。錐尖象小,崎峻似峭,懸空似險,削(山勢連接貌)如平。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虎嘯時風生谷口,猿啼時月墜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塊玉,碧紗籠罩萬堆煙。 這洪太尉獨自一個行了一回,盤坡轉徑,攬葛攀藤,約莫走過了數個山頭,三二里多路?纯茨_酸腿軟,正走不動,口里不說,肚里躊躇,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貴官,在京師時重裀(yīn,褥子)而臥,列鼎而食,尚兀自(猶,還)倦;何曾穿草鞋,走這般山路!知他天師在那里,卻教下官受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duō,聳動)著肩氣喘。只見山凹里起一陣風,風過處,向那松樹背后奔雷也似吼一聲,撲地跳出一個吊睛白額錦毛大蟲(老虎)來。洪太尉吃了一驚,叫聲:“阿呀!”撲地望后便倒。偷眼看那大蟲時,但見: 毛披一帶黃金色, 爪露銀鉤十八只。睛如閃電尾如鞭, 口似血盆牙似戟。伸腰展臂勢猙獰, 擺尾搖頭聲霹靂。山中狐兔盡潛藏, 澗下獐狍皆斂跡! ∧谴笙x望著洪太尉,左盤右旋,咆哮了一回,托地望后山坡下跳了去。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唬的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相互)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的響,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口里連聲叫苦。大蟲去了一盞茶時,方才爬將起來,再收拾地上香爐,還把龍香燒著,再上山來,務要尋見天師! ∮中羞^三五十步,口里嘆了數口氣,怨道:“皇帝御限,差俺來這里,教我受這場驚恐。”說猶未了,只覺得那里又一陣風,吹得毒氣直沖將來。太尉定睛看時,山邊竹藤里簌簌地響,搶出一條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來。太尉見了,又吃一驚,撇了手爐,叫一聲:“我今番死也!”望后便倒在盤砣石邊。微閃開眼來看那蛇時,但見: 昂首驚飆起,掣目電光生。動蕩則折峽倒岡,呼吸則吹云吐霧。鱗甲亂分千片玉,尾梢斜卷一堆銀! ∧菞l大蛇徑搶到盤砣石邊,朝著洪太尉盤做一堆,兩只眼迸出金光,張開巨口,吐出舌頭,噴那毒氣在洪太尉臉上。驚得太尉三魂蕩蕩,七魄悠悠。那蛇看了洪太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卻早不見了。太尉方才爬得起來,說道:“慚愧(驚喜)!驚殺下官!”看身上時,寒粟子(因驚恐或寒冷,皮膚上所起的小疙瘩)比馉饳兒(面制熟食,圓形,有餡。馉饳,gǔ duò)大小。口里罵那道士:“叵耐無禮,戲弄下官,教俺受這般驚恐!若山上尋不見天師,下去和他別有話說!痹倌昧算y提爐,整頓身上詔敕并衣服巾幘,卻待再要上山去! ≌撇,只聽得松樹背后隱隱地笛聲吹響,漸漸近來。太尉定睛看時,只見那一個道童,倒騎著一頭黃牛,橫吹著一管鐵笛,轉出山凹來。太尉看那道童時,但見: 頭綰(wǎn)兩枚丫髻,身穿一領青衣;腰間絳結草來編,腳下芒鞋麻間隔。明眸皓齒,飄飄并不染塵埃;綠鬢(頭發黑而發亮)朱顏,耿耿(有神采的樣子)全然無俗態。 昔日呂洞賓有首牧童詩道得好: 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 不脫蓑衣臥月明。 只見那個道童,笑吟吟地騎著黃牛,橫吹著那管鐵笛,正過山來。洪太尉見了,便喚那個道童:“你從那里來?認得我么?”道童不采,只顧吹笛。太尉連問數聲,道童呵呵大笑,拿著鐵笛,指著洪太尉說道:“你來此間,莫非要見天師么?”太尉大驚,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早間在草庵中伏(現作“服”)侍天師,聽得天師說道:‘朝中今上仁宗天子,差個洪太尉赍擎丹詔御香,到來山中,宣我往東京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祈禳天下瘟疫。我如今乘鶴駕云去也!@早晚想是去了,不在庵中。你休上去,山內毒蟲猛獸極多,恐傷害了你性命!碧驹賳柕溃骸澳悴灰f謊?”道童笑了一聲,也不回應,又吹著鐵笛轉過山坡去了。太尉尋思道:“這小的如何盡知此事?想是天師分付他,已定是了!庇偕仙饺,方才驚唬的苦,爭些兒(差一點)送了性命,不如下山去罷! √灸弥釥t,再尋舊路,奔下山來。眾道士接著,請至方丈坐下。真人便問太尉道:“曾見天師么?”太尉說道:“我是朝廷中貴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這般辛苦,爭些兒送了性命!為頭(開始)上至半山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驚得下官魂魄都沒了。又行不過一個山嘴,竹藤里搶出一條雪花大蛇來,盤做一堆,攔住去路。若不是俺福分大,如何得性命回京。盡是你這道眾,戲弄下官!”真人復道:“貧道等怎敢輕慢大臣,這是祖師試探太尉之心。本山雖有蛇虎,并不傷人。”太尉又道:“我正走不動,方欲再上山坡,只見松樹傍邊轉出一個道童,騎著一頭黃牛,吹著管鐵笛,正過山來。我便問他:‘那里來?識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f天師分付,早晨乘鶴駕云望東京去了。下官因此回來!闭嫒说溃骸疤究上уe過,這個牧童正是天師!碧镜溃骸八仁翘鞄,如何這等猥獕(wěi cuī,形貌鄙陋)?”真人答道:“這代天師非同小可,雖然年幼,其實道行非常。他是額外(方外,世俗以外)之人,四方顯化,極是靈驗。世人皆稱為道通祖師。”洪太尉道:“我直(居然)如此有眼不識真師,當面錯過!”真人道:“太尉但請放心,既然祖師法旨道是去了,比及太尉回京之日,這場醮事祖師已都完了!碧疽娬f,方才放心。真人一面教安排筵宴,管待太尉;請將丹詔收藏于御書匣內,留在上清宮中,龍香就三清殿上燒了。當日方丈內大排齋供,設宴飲酌。至晚席罷,止宿到曉。 次日早膳已后,真人道眾并提點執事人等請太尉游山。太尉大喜。許多人從跟隨著,步行出方丈,前面兩個道童引路,行至宮前宮后,看玩許多景致。三清殿上,富貴不可盡言。左廊下,九天殿、紫微殿、北極殿;右廊下,太乙殿、三官殿、驅邪殿! ≈T宮看遍,行到右廊后一所去處。洪太尉看時,另外一所殿宇:一遭都是搗椒紅泥墻;正面兩扇朱紅槅子門上使著胳膊大鎖鎖著,交叉上面貼著十數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疊疊使著朱;檐前一面朱紅漆金字牌額,上書四個金字,寫道“伏魔之殿”。太尉指著門道:“此殿是甚么去處?”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師鎖鎮魔王之殿!碧居謫柕溃骸叭绾紊厦嬷刂丿B疊貼著許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祖老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在此。但是經傳一代天師,親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孫孫不敢妄開。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經八九代祖師,誓不敢開。鎖用銅汁灌鑄,誰知里面的事。小道自來住持本宮三十余年,也只聽聞!焙樘韭犃,心中驚怪,想道:“我且試看魔王一看!北銓φ嫒苏f道:“你且開門來,我看魔王甚么模樣!闭嫒烁娴溃骸疤荆说顩Q不敢開。先祖天師叮嚀告戒(告誡):今后諸人不許擅開!碧拘Φ溃骸昂f!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百姓良民,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鎖鎮魔王,顯耀你們道術。我讀一鑒之書,何曾見鎖魔之法。神鬼之道,處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內。快疾與我打開,我看魔王如何!闭嫒巳匚宕畏A說:“此殿開不得,恐惹利害,有傷于人!碧敬笈,指著道眾說道:“你等不開與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們眾道士阻當宣詔,違別圣旨,不令我見天師的罪犯;后奏你等私設此殿,假稱鎖鎮魔王,煽惑軍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遠惡軍州受苦!闭嫒说葢峙绿緳鄤,只得喚幾個火工道人來,先把封皮揭了,將鐵錘打開大鎖。眾人把門推開,看里面時,黑洞洞地,但見: 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數百年不見太陽光,億萬載難瞻明月影。不分南北,怎辨東西。黑煙靄靄撲人寒,冷氣陰陰侵體顫。人跡不到之處,妖精往來之鄉。閃開雙目有如盲,伸出兩手不見掌。常如三十夜,卻似五更時。 眾人一齊都到殿內,黑暗暗不見一物。太尉教從人取十數個火把,點著將(拿)來,打一照時,四邊并無別物,只中央一個石碑,約高五六尺,下面石龜趺坐(碑下石座。趺,fū),大半陷在泥里。照那碑碣上時,前面都是龍章鳳篆(道家符箓之類。據說是天神文字,形體屈曲,似篆文或蝌蚪書),天書符箓(lù),人皆不識。照那碑后時,卻有四個真字大書,鑿著“遇洪而開”。卻不是一來天罡(g。睿纾┬呛袭敵鍪,二來宋朝必顯忠良,三來湊巧遭著洪信,豈不是天數!洪太尉看了這四個字,大喜,便對真人說道:“你等阻當我,卻怎地數百年前已注我姓字在此?‘遇洪而開’,分明是教我開看,卻何妨!我想這個魔王,都只在石碑底下。汝等從人與我多喚幾個火工人等,將鋤頭鐵鍬來掘開!闭嫒嘶琶χG道:“太尉,不可掘動!恐有利害,傷犯于人,不當穩便(不太妥當)!碧敬笈鹊溃骸澳愕鹊辣姡〉茫靼祝┥趺!碑上分明鑿著遇我教開,你如何阻當!快與我喚人來開!闭嫒擞秩匚宕畏A道:“恐有不好!碧灸抢锟下。只得聚集眾人,先把石碑放倒,一齊并力掘那石龜,半日方才掘得起。又掘下去,約有三四尺深,見一片大青石板,可方丈圍。洪太尉叫再掘起來。真人又苦稟道:“不可掘動!”太尉那里肯聽。眾人只得把石板一齊扛起,看時,石板底下卻是一個萬丈深淺地穴。只見穴內刮剌剌(象聲詞,猛烈而巨大的聲響。剌,là)一聲響亮,那響非同小可,恰似: 天摧地塌,岳撼山崩。錢塘江上,潮頭浪擁出海門來;泰華山頭,巨靈神一劈山峰碎。共工奮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飛錘擊碎了始皇輦。一風撼折千竿竹,十萬軍中半夜雷! ∧且宦曧懥吝^處,只見一道黑氣,從穴里滾將起來,掀塌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直沖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眾人吃了一驚,發聲喊,都走了,撇下鋤頭鐵鍬,盡從殿內奔將出來,推倒翻無數。驚得洪太尉目睜癡呆,罔(不)知所措,面色如土。奔到廊下,只見真人向前叫苦不迭。太尉問道:“走了的卻是甚么妖魔?”那真人言不過數句,話不過一席,說出這個緣由。有分教:一朝皇帝,夜眠不穩,晝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猛虎,蓼(liǎo)兒洼內聚飛龍。畢竟龍虎山真人說出甚言語來,且聽下回分解!
經典譯林水滸傳:經典譯林/施耐庵 作者簡介
施耐庵 《水滸傳》的作者歷來有爭議,現在學術界大都認為是施耐庵所作。施耐庵生平材料極少,據筆記和新發現材料推考,其生平大致是:元末明初人,原籍蘇州,傳說為船商子弟,中過秀才、舉人。曾赴元大都會試,結果落第。經人推薦,到山東鄆城任訓導。他遍搜梁山泊附近有關宋江等人的英雄事跡,考察當地的風土人情。曾在錢塘(今杭州)任官,因與當權者不合,任期不滿便辭官回蘇州。張士誠占據蘇州時,曾入幕府,不久離去,往常熟、江陰一帶做塾師。明朝初年,北歸興化,居白駒鎮(今大豐)。后卒于淮安,終年七十五歲。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