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房山時代楷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68247
- 條形碼:9787504768247 ; 978-7-5047-682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房山時代楷模 本書特色
本書由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委宣傳部、房山區總工會、房山區文聯組織編寫,以建國以來房山區在各個不同歷史建設時期、在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來的勞動模范為采寫對象,以紀實文學的形式講述他們的事跡,弘揚了勞動模范的社會貢獻,是一部向社會傳播正能量的匠心之作。
房山時代楷模 內容簡介
"《時代楷模》一書是由房山區委宣傳部、區總工會、區文聯聯合編輯出版的一部紀實文學。該書翔實記錄了自建國以來房山區在各個不同歷史建設時期、在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來的12名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跡。進一步展現了建國初期那些老一輩模范人物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定理想信念,帶領房山人民艱苦創業的奮斗歷程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進一步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那些模范人物與時俱進、敢為人先,帶領房山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擔當;充分體現了房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邁進新時代,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取得的輝煌業績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本書對于教育和引導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愛崗敬業,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施文化強區戰略,助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房山時代楷模 目錄
盧翠英:血沃龍鄉半壁紅張長水
王硯香:穿越時空的“背簍精神”王硯英
徐慶文:高擎糧旗展京郊趙喜成
仉振亮:矢志共同富裕道路劉文江
田雄:創業英雄賈克忠張永順
李玉芬:正義之歌的吟唱者史嘯思
張進來:四馬臺上好馬揚蹄姜玉卉
孫志強:健履踏歌攀高峰顧夢紅
仉鎖忠:從“雛形”到“典范”劉文江
尤西森:創業龍門張昊
厲莉:愛心法官孟祥忠
后記
房山時代楷模 節選
《房山時代楷模》: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也波及了崗上大隊,吳春山從1967年年初被作為當權派揪去斗爭。有幾次,有人勸他干脆服軟或者躲起來,不要去,他都說:“怕什么?我是共產黨員,沒有受不了的罪。”1968年8月份,一群知識青年下鄉來到崗上村,就在知青們到來的那天,吳春山得到了平反。當時吳孝是民兵連長,在武裝部看槍,所以記得很清楚。 吳春山在“文化大革命”時挨斗幾百次,為了在挨斗的時候尋找活下去的理由,他把自己被批斗的次數和他認為應該記住的都默記于心,回家后用“正”字刻在門板上,在后來給人做報告時他曾反復提及此事。 吳春山獲得平反時,正逢崇各莊公社修大渠,他重新工作后便積極組織老社員們去參加,并充分發揮他的帶頭作用。不久以后,吳春山被選舉為市人大代表。 當時修的崇各莊大渠,就是現在的青龍湖水庫,就是吳春山以前帶社員們修的那個水庫的擴大版。當時的崇各莊公社就是現在的青龍湖鎮。 因為有了水庫,吳春山就帶領大隊把一些較平的地搟成了水田。1969年,崗上大隊開始種水稻,當年秋天,崗上大隊開始吃上了大米飯,又一次改善了崗上人民的生活。 1972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一個小組到崗上大隊體驗生活,原本被派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現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后勤保障部)拍戲的藍天野聽說后,自己坐公共汽車又走了很遠的路也趕到崗上來。 那天,吳春山見了他很高興,兩人聊了整整一夜,半夜把煙都抽沒了,吳春山出去找煙葉卷上后回來兩人繼續聊。耿直的吳春山聊了“文化大革命”時自己受到的沖擊,聊心里的委屈,也聊了自己對“文化大革命”的看法和對未來的希望。這段時間的生活成了藍天野很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藍天野演的戲吳春山并沒看過,但崗上人沒拿他當外人,他也覺得和崗上人很親。 生活中的吳春山也很幽默。知識青年插隊那陣子,一天,北京日報社來了兩名記者,他們要給吳春山拍一張新聞照片,選了八名插隊男知青去做陪照。記者架好照相機,讓吳春山說一句逗樂兒的話。吳春山想都沒想就隨口說了一句“屎殼郎戴墨鏡——天昏地暗”。大家哈哈一笑,照完了。 第二天,報紙送來了。照片上的吳春山笑容滿面,旁邊圍著八名男知青,下面寫著:“全國勞模吳春山正在對插隊知識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知青們不解,為什么與事實不符呢?明明是說了一句俏皮話,為什么偏要說他對知識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呢?后來才慢慢明白這既是給大家鼓勁兒,也是吳春山生活幽默的體現。 吳春山是一個滿腦子都是俏皮話、歇后語的人。他自認為是張飛的娘家后代,一次和侯寶林斗話,侯寶林問吳家有什么親戚,吳春山說“吳氏(無事)生飛(非)。”讓侯寶林覺得很有幽默的味道。 當時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右派的子女被稱為“黑五類”。一次,村里的“五類分子”去給知青們搭爐子。“五類分子”當時屬于被管制對象,白天和村民一起干活兒,晚上還要受強制義務勞動。一個叫武士德的“五類分子”心靈手巧,是一個講究精細的能工巧匠。知青們讓他把爐子搭得好燒一些,他說沒問題,但沒敢多說話。他干起活兒來動作麻利,手藝精熟,搭成的爐子非常好用,大冬天的就沒滅過火。知青們就想,怎么武士德的瓦匠活兒這么地道,搭的爐子這么好?幾次想去找他聊天,學學手藝,都被他巧妙地避開了。 武士德摘“帽子”之后,見到知青們很親切,有老友重逢的感覺。說起他被限制的那個年代,沒有自由,能活下來都是不容易的。但每當他想到吳春山,眼前就滿是希望。村里有十幾個與他相同背景的人,也都是在親身受到吳春山精神的鼓舞下,堅持了下來,應了吳春山被批斗時常說的那句“沒有受不了的罪”的硬朗話。 ……
房山時代楷模 作者簡介
史長義,北京市房山區文聯主席,北京市房山區政協委員、北京文聯理事。筆名凸凹,中國著名作家,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1985年涉足文壇以來,創作以小說、散文、文學評論為主,出版、發表作品600余萬字,著有長篇小說8部,散文集12部,發表中、短篇小說50余篇。創作作品獲省級以上文學獎30余項,其中包括冰心散文獎、老舍文學獎、汪曾祺文學獎金獎、北京市建國六十周年文藝評選一等獎、全國報紙副刊作品金獎等。因創作實力雄厚,被列入《中國作家名錄》、《中國藝術家名人錄》和“首都文藝人才百人工程”,被譽為繼浩然、劉紹棠、劉恒之后,北京鄉土文學創作的代表性作家。 2001年12月,出席第七屆全國文代會;2006年11月,出席第七屆中國作家代表大會;2009年10月,被授予慶祝建國60周年北京市文聯先進工作者稱號;2010年11月,被授予北京市中青年文藝工作者德藝雙馨稱號;2011年11月,出席第八屆中國作家代表大會。2013年6月,被國家人保部、中國文聯授予“全國文聯先進工作者”稱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