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前言**篇 標準認識篇第1章 標準學建立的必要性 11.1 標準學概念的提出 11.2 標準學的客觀需求 31.3 標準學的理論體系 4參考文獻 6第2章 標準的起源及發展形式 72.1 標準的基本分類和起源 72.2 動物的本能行為標準及其特點 92.3 勞動行為標準 122.4 語言行為標準 142.5 勞動工具標準 152.6 文字標準 162.7 度量衡標準 172.8 文件標準 182.9 標準發展關系的綜合分析 19參考文獻 23第二篇 基礎理論篇第3章 標準的理性認識和理論模型 243.1 標準的多維度理性認識 243.2 標準的理論模型 313.3 標準作用意義的認識 413.4 標準與文件和專利的區別 45參考文獻 46第4章 標準的概念 474.1 標準的廣義概念 474.2 標準的狹義概念 494.3 標準的形成范式 504.4 標準和標準化的關系 50參考文獻 51第5章 客觀存在的標準形式 525.1 客觀標準的概念和類型 525.2 物質標準形式 535.3 生物標準形式 595.4 能量標準形式 625.5 環境標準形式 645.6 客觀標準的特點 65參考文獻 66第6章 主觀建立的標準形式 676.1 主觀標準的概念和類型 676.2 主觀建立標準的動機 706.3 行為標準形式 736.4 物質標準形式 776.5 文件標準形式 806.6 現象標準形式 846.7 主觀標準的綜合分析 85參考文獻 86第7章 主觀認識的客觀規律標準形式 877.1 主客觀標準的概念和類型 877.2 哲學標準形式 907.3 自然科學標準形式 937.4 心理學標準形式 967.5 美學標準形式 987.6 社會科學標準形式 1007.7 主客觀標準的關系及特點 101參考文獻 104第8章 標準的地位 1058.1 圉際紐帶地位 1058.2 公共契約地位 1068.3 有效知識地位 1068.4 可信依據地位 1068.5 標準地位綜述 107參考文獻 107第9章 標準的性質 1089.1 建立標準性質的意義 1089.2 標準的本體性質 1099.3 標準性質的應用 114參考文獻 116第10章 標準的功能和作用 11710.1 標準功能和作用的內涵 11710.2 研究標準功能和作用的意義 11910.3 標準的功能 12010.4 標準的作用 12310.5 標準功能和作用的關系與特點 127參考文獻 128第11章 標準的基本原理 12911.1 標準基本原理的概念 12911.2 標準的原理系統 13111.3 標準原理的符合性認證 l36參考文獻 137第12章 文件標準的分類和型式 13812.1 文件標準分類的意義 13812.2 文件標準的分類屬性關系 13912.3 技術標準的分類 14112.4 管理標準的分類 14512.5 工作標準的分類 15012.6 技術、管理、工作標準類別間的關系 15312.7 標準分類的應用 15312.8 文件標準的新型式類別 154參考文獻 155第三篇 標準體系篇第13章 標準體系的概念和作用 15613.1 標準體系起因的推論 15613.2 標準體系的概念 15813.3 標準體系建設的總體階段 16113.4 標準體系的作用和作用效果 16213.5 標準體系的價值特性 16413.6 新型標準體系 16613.7 標準體系的應用 166參考文獻 167第14章 標準體系的分類、特點和應用 16814.1 標準體系符合性問題的提出 16814.2 標準體系的分類 16914.3 標準體系的特點和類型空間 l74參考文獻 175第15章 標準體系的結構關系 17615.1 標準體系的結構類型 17615.2 標準體系的分類拓撲結構譜系及適用性 17715.3 標準體系拓撲結構的要素和含義 182參考文獻 l83第16章 標準體系建設的方法論 18416.1 標準體系及方法論內涵的認識 18416.2 標準體系建設的類型、原則和程序 18516.3 標準體系建設的理論要素和方法 19216.4 標準體系全壽命周期關系 203參考文獻 204第17章 分析型標準體系 20517.1 分析型標準體系的概念和價值 20517.2 標準體系的需求分析 20617.3 標準體系框架的設計 21417.4 標準體系表的設計 22117.5 務析型標準體系的應用 222參考文獻 223第18章 自適應標準體系 22418.1 自適應標準體系的概念和必要性 22418.2 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方法概要 22518.3 人工智能的典型技術和方法 22818.4 標準體系所需的自適應內容 23418.5 標準體系自適應功能實現的技術和方法 23618.6 自適應標準體系的建設 248參考文獻 249第19章 標準體系的優化方法 25019.1 標準體系優化的原因和目標 25019.2 標準體系架構的優化 25119.3 標準體系中標準的適用性評價 25419.4 標準間重復、交叉、矛盾問題的整合方案提出 25519.5 標準體系新發展重點和需求的提出 25619.6 標準的通用性方案提出 25719.7 標準體系的綜合優化實施方案 258參考文獻 258第四篇 標準研制篇第20章 標準構建的方法論 25920.1 標準定位關系的格式化 25920.2 標準構建過程的程序化 26020.3 標準內容的結構化 26120.4 標準表述的概念化 26220.5 標準間關系的體系化 263參考文獻 263第21章 標準的標準 26421.1 標準的形式標準 26421.2 標準的內容標準 26721.3 標準的管理標準 27021.4 特點和應用 273參考文獻 274第22章 標準的編制和研制 27522.1 標準制定的概念 27522.2 標準的編制 27622.3 標準的研制 27922.4 砑制型標準和編制型標準的關系 28222.5 標準制定的標準化能力要求 283參考文獻 284第23章 產品標準的研制 28523.1 產品標準研制的需求背景 28523.2 產品標準研制的類型和方式 28623.3 產品標準內容的總體設計 28723.4 產品標準技術內容的研究 28923.5 產品標準內容的驗證與權衡 29223.6 標準制定的程序性工作 292參考文獻 292第24章 接口標準的研制 29324.1 接口標準的特點 29324.2 接口標準的內容結構 29424.3 機械接口標準的研究要素 29624.4 電力/電氣接口標準的研究要素 29724.5 信息接口標準的研究要素 29824.6 光學接口標準的研究要素 30024.7 軟件接口標準的研究要素 30124.8 接口標準的一般要求 301參考文獻 302第25章 試驗方法標準的研制 30325.1 測試類標準的特點 30325.2 標準名稱和內容結構的確定 30425.3 測試原理的研究與選擇 30525.4 測試條件的確定 30625.5 試劑和材料的確定 30625.6 設備/儀器/裝置的確定 30725.7 試樣及其制備 30825.8 測試程序的建立 30825.9 測試結果處理的方法 30925.10 測量不確定度分析方法 30925.11 洌試類標準的成果要求 31225.12 測試類概念的標準化 312參考文獻 318第26章 信息交換標準的研制 31926.1 信息交換標準的概念和需求 31926.2 信息交換標準的類型和使用對象范圍 32026.3 信息交換標準的結構 32126.4 信息交換傳輸模型的主題性內容 32326.5 信息交換字符的主題性內容 32626.6 通信接口標準的主題性內容 33026.7 通信協議的主題性內容 33326.8 數據格式的主題性內容 334參考文獻 336第27章 產品品種規格標準的研制 33727.1 產品品種規格標準的特點 33727.2 產品品種規格標準的內容結構 33827.3 產品品種規格的分類與命名 34027.4 產品品種規格的優選原則 34027.5 產品品種規格的優選 34127.6 產品品種規格標準的管理內容 34227.7 產品品種規格應用指導關系的設計 343參考文獻 343第28章 命名標準的研制 34428.1 命名標準的概念和用途 34428.2 命名標準的類型 34528.3 命名標準研制的主體定位 34728.4 命名代號的編號方法 34928.5 命名對象的分類方案 35128.6 命名標準的管理內容 352參考文獻 353第29章 術語標準的研制 35429.1 術語標準的概念和用途 35429.2 術語標準的類型 35529.3 術語標準的結構 35629.4 標準類型定位和術語概念體系設計 35729.5 術語和定義的表述 36129.6 術語標準的表述格式 363參考文獻 370第30章 分類和代碼標準的研制 37130.1 分類和代碼標準的概念和需求 37130.2 分類和代碼標準的類型 37130.3 分類和代碼標準的結構 37330.4 分類方案設計 37530.5 編碼設計 37730.6 信息分類與代碼表 38130.7 標準代碼的應用方式 382參考文獻 383第31章 圖形符號標準的研制 38431.1 圖形符號標準的概念和用途 38431.2 圖形符號標準的類型 38531.3 圖形符號標準的結構 38731.4 圖形符號的研制程序 38831.5 圖形符號的表示規則 38931.6 圖形符號的設計要求和方法 39131.7 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