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云南園林-筑苑-01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024874
- 條形碼:9787516024874 ; 978-7-5160-2487-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南園林-筑苑-010 本書特色
從我國殷周時期和西亞亞述的“囿”“獵苑”,秦漢時期供帝王游憩的“宮苑”,直到西晉張翰《雜詩》“暮春和氣應,白日照園林”,“園林”一詞才開始泛指供人們使用的各種游憩環境。時至今日,園林指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來創作,造就美的環境和游憩境域。
園林同人類的生活環境休戚相關,它為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環境供我們游覽,給我們居住,愉悅我們的精神,因而它是人類創造的完美的藝術之一。中國傳統園林倡導以自然或人造的山水、建筑、觀賞植物融為一體的游賞環境,體現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與自然美融合,詩畫情趣與意境文化彰顯的特征。
云南的園林在云南這塊紅土高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因此,它有許多與這個母體特征緊密關聯的鮮明個性,如同其他類型的鄉土建筑或是土生土長的云南人一樣,有讓人眷戀的獨特環境風貌和割舍不斷的鄉土情懷。很明顯,云南園林的特點,主要是依托自然天成的山水環境,加以適量的人工點綴,形成自然質樸、視覺開朗與風光秀麗的景觀環境。 從我國殷周時期和西亞亞述的“囿”“獵苑”,秦漢時期供帝王游憩的“宮苑”,直到西晉張翰《雜詩》“暮春和氣應,白日照園林”,“園林”一詞才開始泛指供人們使用的各種游憩環境。時至今日,園林指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來創作,造就美的環境和游憩境域。
園林同人類的生活環境休戚相關,它為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環境供我們游覽,給我們居住,愉悅我們的精神,因而它是人類創造的完美的藝術之一。中國傳統園林倡導以自然或人造的山水、建筑、觀賞植物融為一體的游賞環境,體現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與自然美融合,詩畫情趣與意境文化彰顯的特征。
云南的園林在云南這塊紅土高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因此,它有許多與這個母體特征緊密關聯的鮮明個性,如同其他類型的鄉土建筑或是土生土長的云南人一樣,有讓人眷戀的獨特環境風貌和割舍不斷的鄉土情懷。很明顯,云南園林的特點,主要是依托自然天成的山水環境,加以適量的人工點綴,形成自然質樸、視覺開朗與風光秀麗的景觀環境。
云南的古典園林,大多與寺觀廟宇等宗教寺院緊密結合,融自然的山、水和古建筑、園藝為一體,特別是與整體的山形和水體關系密切,或因山借勢,或以水取勝,如昆明西山、賓川雞足山、巍山巍寶山、通海秀山、昆明大觀樓、麗江黑龍潭、蒙自南湖等。“真山真水真自然”成為云南園林典型的資源環境特色,少了“文人雕琢氣”,多了“自然天成意”,獨具別于中原文化的園林風骨。
改革開放40 年來,以大理三塔倒影公園、云南民族村、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為代表的現代園林,不僅精彩地傳承了山水相依的造園手法,更薈萃了云南多民族人文和自然景觀,融入了現代植物學研究的生態科學價值觀,使得云南園林建設與理念與時俱進,在“一帶一路”發展中凸顯與東盟各國“一江連六國”的文化交流優勢。
本書由四個章節組成,有以下人員參與編寫,具體為:毛志睿負責各章節的總體編寫,*章云南園林概述中云南園林的歷史沿革、云南的多元人文環境由楊大禹編寫,第二章云南山地園林部分實例由譚文超、黎瑩、陳曦參與梳理,第三章云南水景園林部分由譚文超、陳歌參與梳理,第四章云南城市園林由董世豪、陳歌參與梳理,各章節的園林分布位置示意圖由譚文超完成。
云南園林-筑苑-010 內容簡介
從我國殷周時期和西亞亞述的“囿”“獵苑”,秦漢時期供帝王游憩的“宮苑”,直到西晉張翰《雜詩》“暮春和氣應,白日照園林”,“園林”一詞才開始泛指供人們使用的各種游憩環境。時至今日,園林指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來創作,造就美的環境和游憩境域。 園林同人類的生活環境休戚相關,它為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環境供我們游覽,給我們居住,愉悅我們的精神,因而它是人類創造的完美的藝術之一。中國傳統園林倡導以自然或人造的山水、建筑、觀賞植物融為一體的游賞環境,體現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與自然美融合,詩畫情趣與意境文化彰顯的特征。 云南的園林在云南這塊紅土高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因此,它有許多與這個母體特征緊密關聯的鮮明個性,如同其他類型的鄉土建筑或是土生土長的云南人一樣,有讓人眷戀的獨特環境風貌和割舍不斷的鄉土情懷。很明顯,云南園林的特點,主要是依托自然天成的山水環境,加以適量的人工點綴,形成自然質樸、視覺開朗與風光秀麗的景觀環境。 云南的古典園林,大多與寺觀廟宇等宗教寺院緊密結合,融自然的山、水和古建筑、園藝為一體,特別是與整體的山形和水體關系密切,或因山借勢,或以水取勝,如昆明西山、賓川雞足山、巍山巍寶山、通海秀山、昆明大觀樓、麗江黑龍潭、蒙自南湖等。“真山真水真自然”成為云南園林典型的資源環境特色,少了“文人雕琢氣”,多了“自然天成意”,獨具別于中原文化的園林風骨。 改革開放40 年來,以大理三塔倒影公園、云南民族村、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為代表的現代園林,不僅精彩地傳承了山水相依的造園手法,更薈萃了云南多民族人文和自然景觀,融入了現代植物學研究的生態科學價值觀,使得云南園林建設與理念與時俱進,在“一帶一路”發展中凸顯與東盟各國“一江連六國”的文化交流優勢。 本書由四個章節組成,有以下人員參與編寫,具體為:毛志睿負責各章節的總體編寫,**章云南園林概述中云南園林的歷史沿革、云南的多元人文環境由楊大禹編寫,第二章云南山地園林部分實例由譚文超、黎瑩、陳曦參與梳理,第三章云南水景園林部分由譚文超、陳歌參與梳理,第四章云南城市園林由董世豪、陳歌參與梳理,各章節的園林分布位置示意圖由譚文超完成。
云南園林-筑苑-010 目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