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走向職業化——高職高專“十三五”規劃教材·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系列經濟學基礎(第3版)/李海東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24936
- 條形碼:9787111624936 ; 978-7-111-6249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向職業化——高職高專“十三五”規劃教材·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系列經濟學基礎(第3版)/李海東 本書特色
本書針對高職高專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要求和特點,對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發展線索以及重要理論的基本應用、政策措施做了全面的介紹,內容不僅涵蓋微觀經濟學,而且也涉及宏觀經濟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本書還根據課程的需要,精選了豐富而生動的案例和補充閱讀材料,這既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點,又提高了本書的可讀性和適用性。
走向職業化——高職高專“十三五”規劃教材·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系列經濟學基礎(第3版)/李海東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高職高專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要求和特點,對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發展線索以及重要理論的基本應用、政策措施做了全面的介紹,內容不僅涵蓋微觀經濟學,而且也涉及宏觀經濟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本書還根據課程的需要,精選了豐富而生動的案例和補充閱讀材料,這既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點,又提高了本書的可讀性和適用性。
走向職業化——高職高專“十三五”規劃教材·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系列經濟學基礎(第3版)/李海東 目錄
內容簡介
前言
教學建議
第1章 經濟學導論 1
學習目標 1
引言 2018,改革的不惑之年 1
1.1 經濟學的概念、特點和方法 2
1.1.1 經濟學的概念 2
1.1.2 經濟學的特點 4
1.1.3 經濟學的方法 6
1.2 經濟制度與資源配置方式 8
1.2.1 自然經濟制度 8
1.2.2 計劃經濟制度 8
1.2.3 市場經濟制度 9
1.2.4 混合經濟制度 10
1.3 生活中的經濟學 13
1.3.1 以寶馬車抵100萬元債務合同是否有效 13
1.3.2 傻根為什么選擇在高原干了5年才回家 14
1.3.3 為什么傻根選擇自帶6萬元而不是通過郵局匯款 14
1.3.4 黎叔為什么說這趟車“不打獵” 15
1.3.5 為什么黎叔 “不打獵”的指令沒有得到貫徹 16
1.3.6 為什么劫匪的行動沒有成功 17
1.4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20
1.4.1 微觀經濟學 20
1.4.2 宏觀經濟學 21
1.4.3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聯系 22
第2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25
學習目標 25
引言 機場里的大衣 25
2.1 需求理論 26
2.1.1 需求、需求表和需求曲線 26
2.1.2 需求曲線的例外 27
2.1.3 影響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數 32
2.1.4 需求量的變化和需求的變化 33
2.2 供給理論 36
2.2.1 供給、供給表和供給曲線 36
2.2.2 影響供給的因素和供給函數 38
2.2.3 供給量的變化和供給的變化 39
2.3 均衡理論及其應用 40
2.3.1 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 40
2.3.2 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 41
2.3.3 均衡的變動 41
2.4 均衡價格理論的應用:價格政策 44
2.4.1 價格對經濟的調節作用 44
2.4.2 價格政策 45
2.5 彈性理論 46
2.5.1 彈性的一般定義 47
2.5.2 需求彈性 47
2.5.3 供給彈性 50
2.5.4 收入彈性 51
2.6 彈性理論的應用 55
2.6.1 需求彈性與支出的關系 55
2.6.2 豐收悖論 55
第3章 消費者理論 65
學習目標 65
引言 框架效應 65
3.1 基數效用論:邊際效用分析 67
3.1.1 效用論的概述 67
3.1.2 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 67
3.2 邊際分析和消費者均衡 67
3.2.1 總效用和邊際效用 67
3.2.2 消費者均衡 71
3.2.3 消費者均衡和需求曲線 73
3.2.4 消費者剩余 73
3.3 序數效用論:無差異曲線分析 75
3.3.1 無差異曲線 75
3.3.2 消費者均衡 80
3.3.3 消費者均衡的變動 81
第4章 廠商理論 88
學習目標 88
引言 被專利毀掉的萊特兄弟 88
4.1 廠商的投入與產出 89
4.1.1 生產、生產要素與生產函數 89
4.1.2 短期生產函數:一種生產要素的連續合理投入 90
4.1.3 長期生產函數: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的*優投入組合 94
4.1.4 規模報酬 97
4.2 成本分析 98
4.2.1 成本的概念 98
4.2.2 短期成本分析 103
4.2.3 長期成本分析 105
4.3 收益、利潤與產量 106
4.3.1 收益分析 106
4.3.2 利潤與產量分析 107
第5章 市場結構 111
學習目標 111
引言 為什么可樂幾乎沒漲價 111
5.1 市場結構 113
5.1.1 劃分市場結構的標準 113
5.1.2 市場結構與企業行為的關系 114
5.2 完全競爭市場結構 118
5.2.1 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形成條件 119
5.2.2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價格、需求曲線、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119
5.2.3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短期均衡 120
5.2.4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長期均衡 122
5.2.5 完全競爭市場的評價 123
5.3 完全壟斷市場結構 124
5.3.1 完全壟斷市場的需求曲線、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124
5.3.2 完全壟斷市場上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 124
5.3.3 完全壟斷市場的定價策略 125
5.3.4 完全壟斷市場的評價 128
5.4 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 128
5.4.1 壟斷競爭市場上的均衡 129
5.4.2 壟斷競爭條件下的產品差別競爭 129
5.4.3 壟斷競爭市場的評價 129
5.5 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 130
5.5.1 寡頭壟斷市場的特點 130
5.5.2 寡頭壟斷市場的形成原因 131
5.5.3 寡頭壟斷市場的分類 131
第6章 分配理論 139
學習目標 139
引言 被誤用的“平均” 139
6.1 收入分配的原理 140
6.1.1 要素市場供求的基本原理 141
6.1.2 生產要素的需求 142
6.1.3 生產要素的供給 142
6.1.4 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143
6.2 工資理論 144
6.2.1 社會工資水平的決定 144
6.2.2 工會對工資的影響 145
6.3 地租理論 148
6.3.1 地租的決定 148
6.3.2 準地租與經濟租 149
6.4 利息理論 150
6.4.1 早期的利息理論 150
6.4.2 利率的決定 150
6.4.3 利率在經濟中的作用 151
6.5 利潤理論 152
6.6 社會收入的分配與再分配 153
6.6.1 社會收入分配不平均的原因 153
6.6.2 社會收入再分配政策 153
6.6.3 平等與效率 155
第7章 公共物品與
前言
教學建議
第1章 經濟學導論 1
學習目標 1
引言 2018,改革的不惑之年 1
1.1 經濟學的概念、特點和方法 2
1.1.1 經濟學的概念 2
1.1.2 經濟學的特點 4
1.1.3 經濟學的方法 6
1.2 經濟制度與資源配置方式 8
1.2.1 自然經濟制度 8
1.2.2 計劃經濟制度 8
1.2.3 市場經濟制度 9
1.2.4 混合經濟制度 10
1.3 生活中的經濟學 13
1.3.1 以寶馬車抵100萬元債務合同是否有效 13
1.3.2 傻根為什么選擇在高原干了5年才回家 14
1.3.3 為什么傻根選擇自帶6萬元而不是通過郵局匯款 14
1.3.4 黎叔為什么說這趟車“不打獵” 15
1.3.5 為什么黎叔 “不打獵”的指令沒有得到貫徹 16
1.3.6 為什么劫匪的行動沒有成功 17
1.4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20
1.4.1 微觀經濟學 20
1.4.2 宏觀經濟學 21
1.4.3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聯系 22
第2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25
學習目標 25
引言 機場里的大衣 25
2.1 需求理論 26
2.1.1 需求、需求表和需求曲線 26
2.1.2 需求曲線的例外 27
2.1.3 影響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數 32
2.1.4 需求量的變化和需求的變化 33
2.2 供給理論 36
2.2.1 供給、供給表和供給曲線 36
2.2.2 影響供給的因素和供給函數 38
2.2.3 供給量的變化和供給的變化 39
2.3 均衡理論及其應用 40
2.3.1 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 40
2.3.2 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 41
2.3.3 均衡的變動 41
2.4 均衡價格理論的應用:價格政策 44
2.4.1 價格對經濟的調節作用 44
2.4.2 價格政策 45
2.5 彈性理論 46
2.5.1 彈性的一般定義 47
2.5.2 需求彈性 47
2.5.3 供給彈性 50
2.5.4 收入彈性 51
2.6 彈性理論的應用 55
2.6.1 需求彈性與支出的關系 55
2.6.2 豐收悖論 55
第3章 消費者理論 65
學習目標 65
引言 框架效應 65
3.1 基數效用論:邊際效用分析 67
3.1.1 效用論的概述 67
3.1.2 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 67
3.2 邊際分析和消費者均衡 67
3.2.1 總效用和邊際效用 67
3.2.2 消費者均衡 71
3.2.3 消費者均衡和需求曲線 73
3.2.4 消費者剩余 73
3.3 序數效用論:無差異曲線分析 75
3.3.1 無差異曲線 75
3.3.2 消費者均衡 80
3.3.3 消費者均衡的變動 81
第4章 廠商理論 88
學習目標 88
引言 被專利毀掉的萊特兄弟 88
4.1 廠商的投入與產出 89
4.1.1 生產、生產要素與生產函數 89
4.1.2 短期生產函數:一種生產要素的連續合理投入 90
4.1.3 長期生產函數: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的*優投入組合 94
4.1.4 規模報酬 97
4.2 成本分析 98
4.2.1 成本的概念 98
4.2.2 短期成本分析 103
4.2.3 長期成本分析 105
4.3 收益、利潤與產量 106
4.3.1 收益分析 106
4.3.2 利潤與產量分析 107
第5章 市場結構 111
學習目標 111
引言 為什么可樂幾乎沒漲價 111
5.1 市場結構 113
5.1.1 劃分市場結構的標準 113
5.1.2 市場結構與企業行為的關系 114
5.2 完全競爭市場結構 118
5.2.1 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形成條件 119
5.2.2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價格、需求曲線、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119
5.2.3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短期均衡 120
5.2.4 完全競爭市場上的長期均衡 122
5.2.5 完全競爭市場的評價 123
5.3 完全壟斷市場結構 124
5.3.1 完全壟斷市場的需求曲線、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 124
5.3.2 完全壟斷市場上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 124
5.3.3 完全壟斷市場的定價策略 125
5.3.4 完全壟斷市場的評價 128
5.4 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 128
5.4.1 壟斷競爭市場上的均衡 129
5.4.2 壟斷競爭條件下的產品差別競爭 129
5.4.3 壟斷競爭市場的評價 129
5.5 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 130
5.5.1 寡頭壟斷市場的特點 130
5.5.2 寡頭壟斷市場的形成原因 131
5.5.3 寡頭壟斷市場的分類 131
第6章 分配理論 139
學習目標 139
引言 被誤用的“平均” 139
6.1 收入分配的原理 140
6.1.1 要素市場供求的基本原理 141
6.1.2 生產要素的需求 142
6.1.3 生產要素的供給 142
6.1.4 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143
6.2 工資理論 144
6.2.1 社會工資水平的決定 144
6.2.2 工會對工資的影響 145
6.3 地租理論 148
6.3.1 地租的決定 148
6.3.2 準地租與經濟租 149
6.4 利息理論 150
6.4.1 早期的利息理論 150
6.4.2 利率的決定 150
6.4.3 利率在經濟中的作用 151
6.5 利潤理論 152
6.6 社會收入的分配與再分配 153
6.6.1 社會收入分配不平均的原因 153
6.6.2 社會收入再分配政策 153
6.6.3 平等與效率 155
第7章 公共物品與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