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一枝一葉總關情-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譜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06944
- 條形碼:9787203106944 ; 978-7-203-10694-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枝一葉總關情-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譜志 本書特色
《一枝一葉總關情: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譜志》是就其族內自褚英特別是杜度以降,整個家族發展、演變的歷史記載與人物生平事跡傳稿。志稿以家族世襲爵位的各位先輩為主軸,旁及相關者,講述近三百年間家與國的歷史、家族的變遷,鉤稽沉隱,搜集靡遺,且每以辨析及案斷。
一枝一葉總關情-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譜志 內容簡介
揭開微觀一角,解讀歷史細節,講述一個家族的生命史! 作為努爾哈赤的長孫、褚英的長子,愛新覺羅·杜度能征善戰,功勛卓著;作為政治斗爭的失敗者,杜度一支屢遭打壓,命運多舛;所幸子孫奮發有為,英才輩出……
一枝一葉總關情-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譜志 目錄
卷首語:有容乃大
建州三同山之一、創建正白旗的旗主廣略貝勒褚英
智勇善戰、悲情壓抑的多羅安平貝勒杜度
沙場陣亡的敬謹莊親王尼堪
杜度直系后裔承爵譜系紀要
多羅愨厚貝勒杜爾祜;固山恪恭貝子敦達及其后繼
孤懸一幼,族倚振興——將軍輔國公恒寧及其后繼
杜度九世孫崇善
貝子銜勤愍輔國公光裕;輔國將軍,副都統,福陵、昭陵、永陵守護大臣德裕及其后繼
[附文1]創辦八旗學堂、八旗軍械廠
彭翼仲與陳干
[附文2]清末中日遼東地區軍事談判
[附文3]守護永陵,造福一方——追憶我的二祖父德裕
[附文4]記東三省八旗軍謀劃勤王的內幕——清帝退位詔書的歷史意義
[附文5]《清代盛京城》節錄
中華民國大總統令:任命承蔭承襲輔國公。后由承藻續襲
[附文]金承藝和他的老師胡適之
杜度三世孫貝子準達及其子普泰
杜度三世孫良將良臣蘇努
[附文1]再述蘇努一支及其遭遇
[附文2]右衛緬祖祭
[附文3]我的父祖與故居
杜度四世孫普奇(普琦)、阿布蘭及其后繼
[附文]杜度曾孫阿布蘭后裔中一支的延續
族史研究備覽
外公喜塔臘氏——清國戚、清太祖努爾哈赤舅舅家世
杜度部分后裔的府邸、墓葬及碑文
(1)《東北各官署》檔案記載安平貝勒府地冊
(2)《安平貝勒杜度陵墓及其后裔》一文摘要
(3)貝子蘇努宅的前世今生——象房舊址
(4)安平貝勒杜度部分后裔在北京的墓葬
(5)碑文匯
杜度碑文
尼堪碑文
杜爾祜碑文
準達碑文
滿族的整合及其命名日“頒金節”
謹識我們的家譜——《愛新覺羅宗譜》
滿族、八旗及愛新覺羅氏族一些問題釋疑
論譜說史——《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譜志》讀后(代編后記)
編輯記事
一枝一葉總關情-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譜志 節選
《一枝一葉總關情: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譜志》: 褚英,是老罕王努爾哈赤的嫡長子,庚辰年生(萬歷八年,1580年),生母是努爾哈赤于萬歷五年(1577)、18歲時迎娶的嫡福晉,她是撫順名門顯貴家族佟佳氏塔木巴彥之女,名哈哈納扎青,謚號元妃,有漢文名佟春秀。褚英以軍功封廣略貝勒,組建掌領正白旗,是正白旗**任旗主。褚英18歲時(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即奉命統軍一千,長途奔襲征伐東海女真安楚拉庫部,奏凱而歸。對他出色的戰果,大汗賜號“洪巴圖魯”(充沛頑強的大勇士),晉封為貝勒。嗣后經常參加戰爭。萬歷二十九年(1601)領正白旗之主。萬歷三十五年(1607)建州部與以布占泰為首的烏拉部首次單獨較量,褚英率代善、扈爾汗以1200人奮戰烏拉軍1萬人,鏖戰由午時持續到天黑,俘獲敵大將軍常柱、瑚里布,奪取戰馬500匹、盔甲3000副,殺敵眾多,建州軍大勝。此戰嚴重削弱了烏拉部的力量,壯大了建州部,開辟了建州通向烏蘇里江、黑龍江中下游一條寬闊的通道。班師后,努爾哈赤授予他“阿爾哈圖土門”(漢譯廣略之意)稱號! ∑鋵嶑矣⑹墙ㄖ菡䴔嘀幸耘瑺柟酁槭祝c舒爾哈齊共同建政、執政的三固山之一(亦稱三統帥或三將),而非一般清史中所記僅代父執政數十天而已。建州女真在建政擴張中,以黃、白、藍三種旗色為標識,組成三支軍事力量,是謂三固山,即三旗。三旗分別由努爾哈赤、舒爾哈齊、褚英統率,任旗主。三旗人員以女真部落文化、漁獵組織牛錄為雛形組建,隨后在戰斗中不斷發展壯大,征服或吸收了眾多女真部族、部落,還有不同民族的人歸附。如何促使大批不同族裔的人相互融合,相處一堂,互不歧視,團結一心,是擺在統帥面前的一個難題。建州三旗,是在人力缺乏的條件下,經由在作戰、生產、生活中探索、總結,創造出一套軍民一體化、軍事生產相結合的旗民政治體制,實現了從原有的以血緣、姓氏、穆昆為繼承的部族組織文化提升為民族政權政治文化的飛躍。體制的創新、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滿族是八旗體制,八旗組織在先,定名為滿洲族在后,這在理論上恰合“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陰陽合而生,仇必和而解”的思想。創建八旗體制,作為三旗之一的正白旗旗主褚英有創新之功,功不可沒! ÷牸易謇陷吶苏務f,老祖褚英、杜度統率正白旗、鑲白旗,是因滿族崇尚白色,以白為貴。早期女真人一旦編人旗籍,成為旗民,不論來自哪個部族、是何姓氏,其生活待遇及在生產、戰斗中敘功授獎、功過賞罰,整齊一律,無歧視,不偏袒,一視同仁。旗民看到大家的權益基本等同相齊,心理上感到平衡順暢,也體會到旗籍是自身經濟生活的可靠依托,此謂齊人,由齊人達于齊心,這是**要義。第二,旗人生活大事,如婚喪嫁娶,旗里能給予經濟資助,還分給土地。男孩自幼就接受作戰、漁獵訓練,尚武精神、勇敢合群的性格及堅強的品質要從兒童時期培養,僅靠訓練和軍紀很難練出真勇士,養和育結合才能達到育人的目的,這是其二。第三,每個旗都是由來自各地不同部族的人員集合組成,均有各自傳統的生活習俗,精神文化的溝通、認可是建群的基礎,通過日常生活、生產、戰斗,互相感染融合,自然形成守望相助的鄰友、戰斗中相互呼應的戰友關系,旗民自會由衷地產生歸屬感,形成和諧團結的新族群。兩白旗兵將英勇善戰,多次以少勝多,充分彰顯出其時八旗制度的優越性。 當大清人主全國政權后,中樞主政者實際實施的是“內漢外滿”的政治理念,駐防八旗只當兵,不再從事生產,實行單一的旗兵錢糧薪給及老弱淘汰制,致使基層戰士家庭經濟生活困難,甚至度日艱難。將兵之間的官僚制,造成自弱戰斗力、扼殺創造力的局面,使八旗制未能在新環境中發展改革、與時俱進,但是滿族的族群整合過程自可視為中華民族小范圍融合的先行者! ∪f歷四十一年(1613)由于眾兄弟貝勒聯合五大臣訐告,褚英于三月二十六日被幽禁于高墻之內。這是一場為爭奪繼位大權而進行的深層次的政治斗爭,對于在血雨腥風中鍛煉成長勇于作戰的褚英來說,既缺乏政治權謀,又孤立無援,終于在萬歷四十三年(1615)八月二十二日死于禁所,終年36歲。他的死留下頗多疑點,在各史書上寫法亦不一致,因缺乏原始可信的資料都以模糊簡略為主。由于訐告內容均是言談想法及領導作風問題,不足以議罪,更罪不至死。天命九年(1624)四月甲申朔,太祖將皇子阿爾哈圖土門貝勒褚英靈柩隨景帝、顯祖、孝慈皇后梓宮隆重移葬于東京寢園(即今遼陽市太子墓園)。該墓園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地處遼陽市東京陵鄉! √烀四辏1623)五月,努爾哈赤斬殺額爾多尼(巴士克)的罪狀之一,為“在先大阿哥時額爾多尼、吳巴泰(烏爾古岱)二人曾讒告”,“進入遼東之后額爾多尼與四貝勒(皇太極)往來頻繁,不過又是‘行讒’罷了!” 沈陽市在名為奉天時期民間有一傳說:“老罕王晚年曾在輝山(現沈陽市沈北區棋盤山風景區)思念長子褚英,故該山亦名‘悔山’!钡芳疅o考。 《圣祖實錄.卷二三四》第13頁記載,康熙帝訓誡皇子時說:“諸阿哥中,倘有借此邀結人心,樹黨相傾者,朕斷不姑容也。昔太祖高皇帝時,因諸貝勒大臣訐告一案,置阿爾哈圖土門貝勒褚英于法!薄妒雷趹椈实蹖嶄洝ぞ矶返12頁談蘇努案時述及“阿爾哈圖土門貝勒褚英薨逝時”……康雍二帝以“樹黨相傾”“訐告”“薨逝”來表述褚英之死,似乎有公開宣稱褚英并非兇死之意!
一枝一葉總關情-后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后裔譜志 作者簡介
金承濤,愛新覺羅宗室后裔。 孟繁之,北京大學副教授,李零先生的助手,曾策劃了多部暢銷書。如《葉:百年動蕩中的一個中國家庭》《負暄閑語》《葉篤莊回憶錄》等。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