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宜靜默宜從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25678
- 條形碼:9787569925678 ; 978-7-5699-2567-8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宜靜默宜從容 本書特色
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然后才能歸入潛默。 《宜靜默宜從容》是馮友蘭人生感悟的集大成之作,是馮友蘭感悟人生、體味人生的散文精華。 無論是《人生的意義及人生中的境界》《人生成功之因素》《對于人生問題的一個討論》《論命運》,還是《關于真善美》《性善與性惡》《境界》等文章,馮友蘭對于人生問題的理解,充實而穩重,渾厚而洞明。對于事物有了解者,能寬容;對于人生有了解者,能從容。 馮友蘭的一生,是與哲學和文學緊密相連的一生,他對人生的理解,是“極高明而道中庸”,是宜靜默宜從容,是看盡、看穿、看透之后的自在和圓融。 愿每個讀過馮友蘭的人,極高明也中庸,有得道之心境,可靜默,亦能從容。
宜靜默宜從容 內容簡介
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然后才能歸入潛默。《宜靜默宜從容》是馮友蘭人生感悟的集大成之作,是馮友蘭感悟人生、體味人生的散文精華。無論是《人生的意義及人生中的境界》《人生成功之因素》《對于人生問題的一個討論》《論命運》,還是《關于真善美》《性善與性惡》《境界》等文章,馮友蘭對于人生問題的理解,充實而穩重,渾厚而洞明。對于事物有了解者,能寬容;對于人生有了解者,能從容。馮友蘭的一生,是與哲學和文學緊密相連的一生,他對人生的理解,是“極高明而道中庸”,是宜靜默宜從容,是看盡、看穿、看透之后的自在和圓融。愿每個讀過馮友蘭的人,極高明也中庸,有得道之心境,可靜默,亦能從容。
宜靜默宜從容 目錄
宜靜默宜從容 相關資料
今日之談中國古代哲學者,大抵即談其今日自身之哲學者也。所著之中國哲學史者,即其今日自身之哲學史者也。其言論愈有條理統系,則去古人學說之真相愈遠...... ——陳寅恪 芝生先生以他那奇特的樂觀精神和適應能力,不斷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忠誠于自己的學術事業,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終于走完了人生長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我們可以說他是晚節善終,大節不虧。他走了一條中國老知識分子應該走的道路。在他身上,我們是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的。 ——季羨林 我覺得他不但會做學問,而且會做事和處世。他有做實際工作的能力,不是書呆子。給我印象更深的是,他為人處世非常厚道和寬容。知識分子常常也是有比較刻薄的時候,教授中間互相批評起來往往引經據典,頭頭是道,比常人還要刁鉆刻薄。可在馮先生那里從來聽不到刻薄的話。 ——資中筠 融貫東西,通釋古今 ——李慎之 馮友蘭的眼光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其真正的使命則落在了哲學的創造上。 ——蒙培元
宜靜默宜從容 作者簡介
馮友蘭,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后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他畢生的著述可以概括為“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他以《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等著作,成為中國近代以來能夠建立哲學體系的哲學家之一。他是在中國學術史上做出了重要貢獻的杰出學者,也是對20世紀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哲人。 代表作《中國哲學簡史》是世界各國大學“中國哲學史”課程通用教材。 哲學散文代表作《人生的意義及人生中的境界》《人生成功之因素》《對于人生問題的一個討論》《論命運》等,為無數人指明了人生道路。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