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半坡尋遺-被喚醒的史前村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75779
- 條形碼:9787510875779 ; 978-7-5108-7577-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半坡尋遺-被喚醒的史前村莊 本書特色
半坡遺址是我國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的代表,也是黃河流域*代表性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村落遺址之一。本書由半坡遺址博物館專業人士撰寫,內容豐富,介紹了半坡先民們的生活與生產情況,包括母系時期的房屋構造、陶器工藝、生活器具、喪葬儀式等文化習俗,并配有大量珍貴的文物圖片,圖文并茂,為青少年讀者生動地展現了一幅遠古時代的生活畫卷,展現了當時原始村落鮮活的生活場景。本書圖文并茂,富有趣味性,是一本增長知識,陶冶情趣,兼具科普價值和人文價值,進行博物愛國教育的好書。
半坡尋遺-被喚醒的史前村莊 內容簡介
打開一本書,走進一座博物館
探尋半坡遺址,喚醒一座史前村莊人文 科普,涵養當代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半坡尋遺-被喚醒的史前村莊 目錄
**章 無名規劃師和建筑師的杰作/ 001
**節 “原”來如此——小小半坡村的巨大地理背景/ 002
第二節 二級階地——關中地區原始先民對居址的*早選擇/ 003
第三節 生活生產巧安排——村落的功能布局/ 006
第四節 村莊的防御工事——大圍溝(局部)/ 008
第五節 營窟巢成往事——方房子、圓房子的技術和社會內涵/ 010
(一)會議中心——居住區*大的大房子/ 010
(二)眾星拱月——環繞在大房子四周的小房子/ 013
(三)方圓規矩——半坡人對建筑形式的嫻熟把握/ 013
(四)套路與創新——自始至終的匠心/ 019
(五)建造步驟/ 021
(六)其他建筑遺址/ 022
第六節 *早的風水?/ 024
第二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025
——那些引領時代的生產工具
**節 農業生產工具/ 026
(一)只幾個石頭磨過——劃時代的石器制造方法/ 027
(二)生產工具種類的暗示/ 028
第二節 狩獵和捕魚生產工具/ 037
(一)與先民為伴的動物——氣候與環境的可靠證據/ 037
(二)漁獵工具——堪稱神品的巧思/ 040
第三節 豐富多彩的手工業工具/ 047
(一)紡輪——告別“未有麻絲、衣其羽皮”的時代/ 047
(二)穿針引線——生活就這樣越來越精致/ 048
(三)石硯——升級版的研磨器,還是史前**塊硯臺?/ 051
第三章 衣萬世/ 053
半坡尋遺-被喚醒的史前村莊 作者簡介
張禮智
男,1959年生,現任西安半坡博物館館長,文博研究館員。198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歷史學專業,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博物館業務研究及管理工作,多年來持之以恒的研究陜西省博物館的由來與發展,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著書《縣級博物館研究》、《陜西博物館百年史》等5部,全面介紹了陜西省百年博物館發展史。其中編寫的《遺址博物館研究——兼述陜西遺址博物館》一書榮獲陜西省文物事業管理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陜西博物館百年史》榮獲“2014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評選”文化遺產優秀圖書殊榮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