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萬物留痕-舊物與空間設計的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23743
- 條形碼:9787518423743 ; 978-7-5184-2374-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物留痕-舊物與空間設計的藝術 內容簡介
《萬物留痕:舊物與空間設計的藝術/輕藝術系列叢書》圍繞“將舊物藝術介入室內設計”這一核心展開,主題定位在“場所精神”的塑造上,從理論、實踐兩個方面展開研究。首先對舊物的定義、美學特征進行多方面的研究,明晰它獨特的“認同感”,論述運用舊物藝術塑造室內空間場所精神的價值和意義。其次,按照場所精神的定義,分別從“詩性”和“棲居”兩個方面展開研究。將舊物藝術語言和空間設計語言結合,運用這樣藝術化的設計思維方法,將整個空間的布局、交通、界面設計、色彩、質感設計融為一個的系統,塑造具有獨特詩意的空間體驗特征。
萬物留痕-舊物與空間設計的藝術 目錄
引言
016 關于舊物與空間設計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016 國內研究現狀
020 國外研究現狀
025 本書寫作和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028 章 重新打量我們的世界
029 節 反思物與人的關系
029 生態性思考
030 “敬天惜物”精神的喚起
032 第二節 記憶情感的觀照
032 懷舊鄉愁情感的喚起
034 喚起個性化情感
037 第三節 基于舊物利用的藝術與設計前沿思考
040 第二章 舊物藝術的分析與闡釋
041 節 對舊物的定義和范疇闡釋
041 現成物、舊物、廢物的區分
045 “舊物”與“舊材料”的概念厘清
045 室內舊物藝術的范疇
046 裝置與舊物裝置
051 問題與不足
052 第二節 舊物的情感特質分析
052 舊物呈現“懷舊”的認同感
056 舊物成為“鄉愁”的載體
058 舊物演繹新的生活方式與態度
060 舊物作為個體的情境凸現
061 第三節 舊物的美學特征概要
062 舊物造型:時間明晰的敘事性特征
063 舊物質感:歲月陶冶的質感、肌理
065 舊物色彩:沉穩渾厚的熟性色彩
068 第四節 舊物的分類方法研究與創作表達
068 材質屬性與舊物藝術的關系
071 舊物慣常所屬生活場景的分類導向
073 第五節 當代舊物藝術的創作手法與啟示
075 舊物自身文化語境的隱喻
079 舊物呈現物境的夸張
080 舊物呈現物境的抽象
094 對舊物的解構、重構
097 小結
098 第三章 與舊物相關的藝術流派思想及文化梳理
099 節 物派藝術中舊物的觀念與創造
102 第二節 貧窮藝術中舊物的觀念與創造
104 第三節 當代裝置藝術中舊物的觀念與創造
107 第四節 蘊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惜物精神
109 第五節 日本侘寂文化中的舊物觀念與創造
110 小結
111 第四章 舊物認同:室內場所精神重塑的基點
112 節 室內場所精神的概念闡釋
112 室內場所
113 場所精神
117 “場所精神”與“三境”
131 “場所精神”與“氛圍”
133 第二節 舊物在場所精神中的認同感屬性
133 場所中舊物藝術的文脈、地域性認同
136 場所中舊物藝術的日常生活情境認同
138 第三節 場所中舊物認同感的優選化原則
140 第四節 適合具有場所精神的室內設計類型特征
140 純精神類空間
140 日常生活中以滿足精神需求為主的空間
142 小結
目錄011
143 第五章 舊物的“詩意性”室內場所精神構建
144 節 舊物藝術與室內空間場所“一體化”的詩意關系
145 第二節 空間舊物裝置藝術思維方法
145 由“三境”觸發的藝術思維方法
148 實驗性的藝術思維方法
149 第三節 詩意的空間舊物裝置體驗結構構建原理
150 以對舊物認同基礎上的場所精神體驗模式構建
154 室內空間舊物裝置的物境構建
160 空間舊物裝置的情境構建
167 裝置的意境構建
170 舊物與新物的空間共生構建
172 小結
173 第六章 舊物的“詩意性”室內場所精神體驗
175 節 詩意的舊物藝術空間體驗結構
177 以“舊物實體裝置藝術為主”的體驗模式
181 以“舊物虛體裝置為主”的體驗模式
182 場所中理想環境行為模式的互動體驗模式
186 第二節 不同空間類型的詩意的舊物藝術空間場所精神特征
187 舊物的“物境”表達為特征的空間體驗結構
188 舊物的“情境”表達為特征的空間體驗結構
190 以舊物的“意境”表達為特征的空間體驗結構
192 小結
012 萬物留痕:舊物與空間設計的藝術
193 第七章 當代語境下舊物藝術塑造室內場所精神的問題研究
194 節 自省:空間舊物藝術的場所精神
195 第二節 沉浸:豐富多樣的體驗價值
197 第三節 個性化:舊物空間獨有的精神體驗價值
199 第四節 舊物藝術介入空間設計所面臨的問題
204 小結
205 第八章 結論
016 關于舊物與空間設計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016 國內研究現狀
020 國外研究現狀
025 本書寫作和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028 章 重新打量我們的世界
029 節 反思物與人的關系
029 生態性思考
030 “敬天惜物”精神的喚起
032 第二節 記憶情感的觀照
032 懷舊鄉愁情感的喚起
034 喚起個性化情感
037 第三節 基于舊物利用的藝術與設計前沿思考
040 第二章 舊物藝術的分析與闡釋
041 節 對舊物的定義和范疇闡釋
041 現成物、舊物、廢物的區分
045 “舊物”與“舊材料”的概念厘清
045 室內舊物藝術的范疇
046 裝置與舊物裝置
051 問題與不足
052 第二節 舊物的情感特質分析
052 舊物呈現“懷舊”的認同感
056 舊物成為“鄉愁”的載體
058 舊物演繹新的生活方式與態度
060 舊物作為個體的情境凸現
061 第三節 舊物的美學特征概要
062 舊物造型:時間明晰的敘事性特征
063 舊物質感:歲月陶冶的質感、肌理
065 舊物色彩:沉穩渾厚的熟性色彩
068 第四節 舊物的分類方法研究與創作表達
068 材質屬性與舊物藝術的關系
071 舊物慣常所屬生活場景的分類導向
073 第五節 當代舊物藝術的創作手法與啟示
075 舊物自身文化語境的隱喻
079 舊物呈現物境的夸張
080 舊物呈現物境的抽象
094 對舊物的解構、重構
097 小結
098 第三章 與舊物相關的藝術流派思想及文化梳理
099 節 物派藝術中舊物的觀念與創造
102 第二節 貧窮藝術中舊物的觀念與創造
104 第三節 當代裝置藝術中舊物的觀念與創造
107 第四節 蘊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惜物精神
109 第五節 日本侘寂文化中的舊物觀念與創造
110 小結
111 第四章 舊物認同:室內場所精神重塑的基點
112 節 室內場所精神的概念闡釋
112 室內場所
113 場所精神
117 “場所精神”與“三境”
131 “場所精神”與“氛圍”
133 第二節 舊物在場所精神中的認同感屬性
133 場所中舊物藝術的文脈、地域性認同
136 場所中舊物藝術的日常生活情境認同
138 第三節 場所中舊物認同感的優選化原則
140 第四節 適合具有場所精神的室內設計類型特征
140 純精神類空間
140 日常生活中以滿足精神需求為主的空間
142 小結
目錄011
143 第五章 舊物的“詩意性”室內場所精神構建
144 節 舊物藝術與室內空間場所“一體化”的詩意關系
145 第二節 空間舊物裝置藝術思維方法
145 由“三境”觸發的藝術思維方法
148 實驗性的藝術思維方法
149 第三節 詩意的空間舊物裝置體驗結構構建原理
150 以對舊物認同基礎上的場所精神體驗模式構建
154 室內空間舊物裝置的物境構建
160 空間舊物裝置的情境構建
167 裝置的意境構建
170 舊物與新物的空間共生構建
172 小結
173 第六章 舊物的“詩意性”室內場所精神體驗
175 節 詩意的舊物藝術空間體驗結構
177 以“舊物實體裝置藝術為主”的體驗模式
181 以“舊物虛體裝置為主”的體驗模式
182 場所中理想環境行為模式的互動體驗模式
186 第二節 不同空間類型的詩意的舊物藝術空間場所精神特征
187 舊物的“物境”表達為特征的空間體驗結構
188 舊物的“情境”表達為特征的空間體驗結構
190 以舊物的“意境”表達為特征的空間體驗結構
192 小結
012 萬物留痕:舊物與空間設計的藝術
193 第七章 當代語境下舊物藝術塑造室內場所精神的問題研究
194 節 自省:空間舊物藝術的場所精神
195 第二節 沉浸:豐富多樣的體驗價值
197 第三節 個性化:舊物空間獨有的精神體驗價值
199 第四節 舊物藝術介入空間設計所面臨的問題
204 小結
205 第八章 結論
展開全部
萬物留痕-舊物與空間設計的藝術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于新穎,任教于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美術與設計系,從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和創作多年,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深厚的專業學養。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