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東北黑土區溝蝕發生風險評價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63509
- 條形碼:9787509663509 ; 978-7-5096-635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北黑土區溝蝕發生風險評價研究 本書特色
在東北黑土區的土壤侵蝕問題中,溝蝕是土壤侵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坡面侵蝕相互作用,惡性循環,是當前農業生產和水土保持工作中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東北黑土區溝蝕發生風險評價研究》在遙感和GIS技術的支持下,以東北黑土區中的烏裕爾河、訥謨爾河流域為研究區,從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中提取侵蝕溝信息,分析影響黑土區侵蝕溝發育的地理環境因子,建立研究區侵蝕溝發生風險評價模型,推演整個烏裕爾河、訥謨爾河流域黑土區侵蝕溝發生分布概率以及侵蝕溝不同發生等級風險分布圖,試圖通過該區域的研究,為整個東北黑土區的侵蝕溝研究提供相關理論和技術支持。
東北黑土區溝蝕發生風險評價研究 內容簡介
在東北黑土區的土壤侵蝕問題中,溝蝕是土壤侵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坡面侵蝕相互作用,惡性循環,是當前農業生產和水土保持工作中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在遙感和GIS技術的支持下,以東北黑土區中的烏裕爾河、訥謨爾河流域為研究區,從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提取侵蝕溝信息,分析影響黑土區侵蝕溝發育的地理環境因子,建立研究區侵蝕溝發生風險評價模型,推演整個烏裕爾河、訥謨爾河流域黑土區侵蝕溝發生分布概率以及侵蝕溝不同發生等級風險分布圖,試圖通過該區域的研究,為整個東北黑土區的侵蝕溝研究提供相關理論和技術支持。
東北黑土區溝蝕發生風險評價研究 目錄
**節 選題背景、目的和意義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內外土壤侵蝕研究進展
二、國內外溝蝕研究進展
三、東北黑土區土壤侵蝕研究進展
第三節 研究內容、創新點及技術路線
一、研究內容與方法
二、創新點
三、技術路線
第二章 東北黑土區土壤侵蝕環境及侵蝕數據庫的建立
**節 東北黑土區侵蝕環境
一、黑土區范圍和面積的界定
二、東北黑土區概況
三、黑土區土壤侵蝕環境
第二節 研究區的選擇
一、研究區選擇
二、烏裕爾河、訥謨爾河流域概況
第三節 研究區土壤侵蝕數據庫構建
一、空間數據庫的構建原則
二、空間數據庫的結構
三、空間數據庫的建立
第三章 研究區侵蝕溝信息提取及模型構建分區
**節 侵蝕溝信息的提取
一、遙感數據源選擇
二、侵蝕溝研究對象界定
三、侵蝕溝野外調查及解譯標志的建立
四、侵蝕溝信息提取
第二節 研究區模型構建分區
一、分區原則
二、分區系統的指標體系
三、土壤侵蝕的區劃方法
四、分區系統
……
第四章 研究區溝蝕現狀及其與景觀格局的關系
第五章 溝蝕發生風險評價模型指標因子的構建
第六章 基于SA地貌臨界模型的溝蝕發生預測探討
第七章 多因素控制下黑土區溝蝕發生風險評價模型構建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東北黑土區溝蝕發生風險評價研究 作者簡介
王文娟,1983年生,山東青島人,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博士,河南財經致法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目前主要從事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在土壤侵蝕中的應用研究,主要是針對東北黑土區的土壤侵蝕原因、特點以及機理等方面開展應用研究,從土地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性角度,為土壤侵蝕防治提供科學支持。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級重大課題1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級項目1項;以首作者身份在《自然資源學報》《農業工程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4篇。講授本科課程為遙感圖像處理、數字地面模型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