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遺產保護研究的視野.方法.技術-時空中的遺產-(上.下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00931
- 條形碼:9787112200931 ; 978-7-112-2009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遺產保護研究的視野.方法.技術-時空中的遺產-(上.下卷)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主要是作者對遺產保護方法的思考,主要是就實際的遺產保護案例,著重總結文物建筑保護規劃編制的實踐經驗,檢驗并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方法論思維和可行的技術采用。隨著實踐的持續,遺產保護研究亦借此呈現出由淺入深、從點至面、從窄變寬的思維態勢。 本書適用于歷史建筑的研究與保護相關從業人員。
遺產保護研究的視野.方法.技術-時空中的遺產-(上.下卷)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主要是作者對遺產保護方法的思考,主要是就實際的遺產保護案例,著重總結文物建筑保護規劃編制的實踐經驗,檢驗并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方法論思維和可行的技術采用。隨著實踐的持續,遺產保護研究亦借此呈現出由淺入深、從點至面、從窄變寬的思維態勢。 本書適用于歷史建筑的研究與保護相關從業人員。
遺產保護研究的視野.方法.技術-時空中的遺產-(上.下卷) 目錄
序
前言
**編 帝國的邊界:明代長城防御體系的建造信息
導言
1.1 明代夯土長城的城墻材料與構造——以大同鎮段為例
1.2 基于軍事運作的明長城選址與布局特征——以小河口段為例
1.3 九門口長城水門數目及“一片石”所指探討
1.4 “中國明清城墻”申遺背景下的價值挖掘:興城古城外城墻考釋
1.5 明代磚砌空心敵臺的形制與構造特征——以鎮寧樓為例
第二編 神民之間:信仰與行為及其空間表征
導言
2.1 龍天與圣母:晉水流域民間信仰的在場與城鄉關系
2.2 鎮山與鎮廟:古代山川崇拜中的建筑與景觀呈現
2.3 通用的祭祀儀式與差異的建筑等級:鎮廟建筑的早期歷史及岳/廟、鎮廟的等級分化
2.4 官方態度與管理模式:鎮廟建筑群規模差異的緣由探析
2.5 田野考察(一):晉南稷王廟
2.6 晉南現存稷王廟調研與探析
2.7 田野考察(二):山西后土廟
第三編 故城故人有所思:城市遺產的當代轉型與公共空間化
導言
3.1 現代城市巨構中的古城記憶再現:大同東小城
3.2 碎片化古城中的公共空間重構:大同華嚴寺一善化寺地段
3.3 “次焦點”歷史地段的空間改造:南京鐘嵐里
3.4 以一座活的古城重建曠野間隱含的結構:晉陽古城遺址上的太原縣城
3.5 從對象到場域的文化景觀整合:太原太山龍泉寺
3.6 民間智慧的惠澤與反哺:邢臺英談村
3.7 約束的窗口:南京明城墻中央門西段
第四編 事件途徑:關于近現代文物建筑的保護規劃方法
導言
4.1 事件證據本體的真實性再現:平頂山慘案遺址
4.2 史實的信息鏈接與完整表達:戰犯管理所舊址
4.3 紀念物的保護對象構成及戰場遺存的保護模式:塔山阻擊戰革命烈士紀念塔
4.4 城市縫隙中的“一般性”文物建筑生存:銀岡書院
4.5 晚清海防體系的時空節點與多樣性選擇:西炮臺遺址
4.6 空間序列重塑下的歷史信息傳承:元帥林
第五編 錦繡:太原城的歷史營建
導言
5.1 太原府城:城市格局、職能建筑、商業街市
5.2 西山故事:山水城景、營建漫漫、筑景構境
第六編 造郭以守民:明代山西城池建設
導言
6.1 城市體系:地理特征、行政區劃、軍事防御、四大體系
6.2 城池修筑:六個階段、由北往南、十類項目、三段分期
6.3 工程組織:修城動因、人員組織
6.4 城池規模:城周大小、城垣高度、城門數量、防御要素
6.5 城樓配置
第七編 另一種版圖敘事:春秋至兩漢魯中南地區城市組群變遷
導言
7.1 魯中南地區的42座城址:信息搜集、組群要素
7.2 春秋戰國時期:戰事簡史、國都形勢、運行模式
7.3 兩漢時期:郡國并行、郡縣邑城、區域特征
附錄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