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電視藝術的視覺性思維-影視與傳播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6065728
- 條形碼:9787306065728 ; 978-7-306-0657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電視藝術的視覺性思維-影視與傳播叢書 本書特色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電視內容的不斷豐富,圍繞電視藝術的理論研究越來越多,包括“電視藝術學”“電視美學”“電視藝術哲學”“電視文化學”等,之后,隨著高校電視藝術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一些學者又運用社會學、心理學理論對電視藝術展開了豐富的研究。然而,近些年,網絡新媒體內容的豐富以及電影產業的繁榮轉移了學者們對電視藝術的關注,電視藝術的理論研究逐漸變冷,而圍繞不斷出新的電視節目的現象分析成為電視研究的主體。
本書從視覺文化的角度來解讀當代電視藝術的特征,圍繞電視藝術中較為主流的電視藝術類型和亞類型,包括電視音樂、電視綜藝、電視劇、電視紀錄片、電視廣告等,結合文本分析,從藝術審美、傳播法則、技術變革等多個角度出發,分析了當代電視藝術的視覺文化特征,豐富了當代視覺文化研究和電視藝術美學研究的內容體系。
當代電視藝術的視覺性思維-影視與傳播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從文化研究的視覺中心轉向入手,分析電視藝術作為當下很主要的視覺文化內容的審美特征,在建立電視藝術的合法性特征和審美體系的基礎上,分析電視藝術的視覺審美方式、電視藝術生產背后的視覺消費動力、電視藝術語言的發展體系,用審美主體、藝術創作以及藝術語言構建了電視藝術視覺研究的基本框架,具體研究了電視藝術表現對象與日常生活之間的互動與互換,電視藝術表現內容中身體視覺化、審美化、景觀化。
當代電視藝術的視覺性思維-影視與傳播叢書 目錄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緣起
二、研究現狀及目標
三、本書的研究方法、思路
**章 視覺文化時代的電視藝術
**節 視覺文化時代藝術批評的轉向
一、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
二、視覺文化研究的對象
三、視覺文化研究的藝術批評方法
第二節 圖像時代的電視藝術批評
一、電視藝術合法地位的危機
二、電視藝術的文化屬性定位
第三節 電視藝術的審美特征
一、電視藝術的多元分類體系
二、電視藝術審美的多層級特征
三、電視藝術批評的多維視角與獨特性
第二章 電視藝術的“收”和“看”
**節 視覺藝術審美方式的變遷
第二節 瀏覽:電視藝術內容的淺層閱讀
一、“瀏覽”式接收的淺閱讀特征
二、“瀏覽”式接收的內在必然性
三、“瀏覽”式接收中展現的視覺權力的博弈
第三節 圍觀:電視藝術欣賞的目的性和集體性
一、“圍觀”的界定
二、電視“圍觀”產生的原因
三、電視藝術“圍觀”式審美的影響
第四節 靜觀:電視藝術審美中的精英思維
一、電視藝術“凝神觀照”式審美接受的表現
二、“靜觀”式審美的文化功能
第五節 窺視:電視藝術閱讀中的“窗”意識
一、影視藝術接受中的“窺視”行為
二、電視藝術“窺視”的“視窗”特征
三、電視觀眾“窺視”行為的對象和心理
第三章 電視藝術創作與視覺消費
**節 藝術創作的美學解讀
一、藝術創作是一種勞動生產活動
二、藝術創作是一種精神活動
三、藝術活動的普及
四、消費:藝術生產的動力
第二節 電視藝術作品的兩重屬性特征
一、電視藝術作品屬性的確立
二、電視藝術產品屬性與商品屬性的關系
三、電視藝術生產的特殊性
第三節 電視藝術視覺消費的受眾心理分析
一、電視藝術視覺消費中的替代性滿足心理
二、電視藝術視覺消費中的“揮霍”心理
三、電視藝術視覺接受中的“炫耀性消費”心理
第四節 電視藝術視覺消費的生產機制
一、電視藝術生產過剩的現象
二、電視藝術生產過剩的原因
三、電視藝術生產中的分層特征
第四章 電視藝術語言的延伸與虛擬現實
**節 電視藝術語言體系及其特征
一、電視藝術語言體系的確立
二、電視藝術語言的技術特性
第二節 從“模仿”到“模擬”:電視藝術語言功能的發展
一、模仿藝術
二、模擬藝術
三、電視藝術的真實性魅力
四、電視藝術真實性手段的發展
第三節 從“紀實”到“奇觀”:電視藝術語言表達的變化
一、電視藝術語言的媒介特性
二、電視藝術語言的奇觀影像表達
第四節 從“實景”到“虛擬”:電視藝術語言的進化
一、虛擬技術帶來電視藝術語言新的表達形式
二、“虛擬”語言的功能
三、對“虛擬”語言表達的思考
第五章 電視藝術與日常生活審美化
**節 日常生活概述
一、日常生活的界定
二、現代日常生活的特征
第二節 電視藝術中審美化的日常生活
一、日常生活審美化
二、電視藝術的生活質感
三、電視藝術紀實與生活真實
第三節 電視藝術生活化的邊界
一、電視藝術合法“邊界”的確立
二、電視劇的生活質感與生活化的邊界
三、電視紀實藝術的記錄與“真實”的邊界
四、電視綜藝的編排設計與生活真實情感的邊界
第四節 日常生活審美化與生活泛審美化
一、電視藝術中生活泛審美化的表現
二、日常生活泛審關化的危害
三、日常生活泛審美化的解決之道
第六章 電視藝術中的身體審美化
**節 大眾文化時代的“身體”意識解讀
一、大眾文化中身體的屬性
二、視覺文化中的身體功能
第二節 電視藝術中的身體視覺化呈現
一、MV中的身體展示
二、電視廣告中的身體展示
三、綜藝節 目中的身體展示
四、電視劇中的身體塑造
五、身體展示的功能變化
第三節 電視藝術表現中身體的重塑
一、電視藝術對身體標準的確立
二、電視藝術身體展示中的美學反思
三、身體展示的符號意義
第四節 窺視中的身體:女性主義視角的解讀
第七章 電視的視覺暴力與青少年兒童的成長
**節 電視:青少年兒童成長的親密伙伴
一、電視為青少年兒童提供了認知窗口
二、電視是理想的陪伴者選項
第二節 電視如何成為了視覺暴力的源頭
一、電視暴力論的研究概況
二、電視暴力是一種什么樣的暴力形式
三、電視視覺暴力對青少年兒童的影響
第三節 從刺激到強刺激:兒童行為模式的發展
一、電視畫面的刺激加強
二、兒童行為模式的變化及影響
第八章 電視藝術視覺表現力:商業廣告
**節 廣告在電視中的視覺美及其表現手法
一、作為視覺文化構成的電視廣告
二、電視廣告作為電視亞藝術的理解
三、電視廣告作為視覺文化重要載體的理解
第二節 視覺文化與電視廣告的內容選擇
一、超視覺體驗的“奇觀化”鏡頭
二、“被塑造了”的完美女性形象
三、“被教化了的”女性主義制作立場
第三節 現代電視廣告制作的視覺優先性
一、明星到超級明星的注意力策略
二、性感到情色邊緣的注意力尺度
三、實景拍攝到虛擬合成的視覺轟炸
第四節 電視廣告的視覺性趨勢隱憂
一、電視廣告傳播引發的道德焦慮正在加強
二、文化焦慮同步發生
第九章 視覺技術發展帶來的電視藝術新思考
**節 新技術帶來的視覺新樣式
一、3D電視的出現
二、互動電視的出現
三、新電視技術帶來新的視覺體驗
四、新媒體的新寵——手機電視
第二節 新技術帶來的電視藝術視覺性思維
一、參與性審美思維的形成
二、開放性審美思維的形成
三、兼容性審關思維的形成
第三節 視覺文化時代的電視藝術未來趨勢
一、專業化生產與個性化傳播共存
二、接收終端融合與接受主體多元化并存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當代電視藝術的視覺性思維-影視與傳播叢書 作者簡介
王賢波,博士,副教授,金陵科技學院動漫學院副院長,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近些年先后主持了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后期資助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屆聯合會重點項目等課題,在《現代傳播》《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當代電視》《青年記者》等刊物上發表了理論文章近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