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湖南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36836
- 條形碼:9787511636836 ; 978-7-5116-368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湖南卷 本書特色
“中國名村變遷與農民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傳統村落調研項目由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發起,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進行傳統村落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已經完成的有安徽、浙江、江蘇和湖南四省。分別形成了《中國傳統村落記憶·安徽卷》《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浙江卷》《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江蘇卷》《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湖南卷》四冊書稿。《中國傳統村落記憶》叢書以傳統村落為對象,以記憶為主線,深入發掘了傳統村落的地理、環境、社會、歷史、文化、經濟、科技、農業、軍事、信仰等方面內容,以及民族習慣、婚嫁風俗、兒童游戲等內容,通過數據統計、文字記錄、圖片展示等方式保藏了傳統村落的基本檔案資料和歷史、文化記憶。選取保護開發較好的村落作為案例,分析探討傳統村落的發展之路,以及在新農村建設中傳統村落的重要作用及其傳承與發展。湖南卷與其他省份有所不同,湖南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構成了多彩的湘楚之地,所以在傳統村落記憶研究方面,更關注湖南傳統村落概況、傳統村落的歷史特征、社會管理與集體組織、地方民間信仰與宗教文化的互動、婚姻、養老和育兒觀念、禮俗信仰和娛樂生活、醫療衛生現狀,以及傳統村落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對湖南省四批傳統村落的梳理與總結,為讀者呈現出豐富立體的傳統村落記憶。
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湖南卷 內容簡介
“中國名村變遷與農民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傳統村落調研項目由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發起,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進行傳統村落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已經完成的有安徽、浙江、江蘇和湖南四省。分別形成了《中國傳統村落記憶·安徽卷》《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浙江卷》《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江蘇卷》《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湖南卷》四冊書稿。《中國傳統村落記憶》叢書以傳統村落為對象,以記憶為主線,深入發掘了傳統村落的地理、環境、社會、歷史、文化、經濟、科技、農業、軍事、信仰等方面內容,以及民族習慣、婚嫁風俗、兒童游戲等內容,通過數據統計、文字記錄、圖片展示等方式保藏了傳統村落的基本檔案資料和歷史、文化記憶。選取保護開發較好的村落作為案例,分析探討傳統村落的發展之路,以及在新農村建設中傳統村落的重要作用及其傳承與發展。湖南卷與其他省份有所不同,湖南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構成了多彩的湘楚之地,所以在傳統村落記憶研究方面,更關注湖南傳統村落概況、傳統村落的歷史特征、社會管理與集體組織、地方民間信仰與宗教文化的互動、婚姻、養老和育兒觀念、禮俗信仰和娛樂生活、醫療衛生現狀,以及傳統村落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對湖南省四批傳統村落的梳理與總結,為讀者呈現出豐富立體的傳統村落記憶。
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湖南卷 目錄
中國傳統村落記憶—湖南卷 作者簡介
王思明,1961年生,湖南株洲人,農學博士,現任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主任,國家核心期刊《中國農史》雜志主編。長期從事農業史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出版多部著作,發表論文100余篇。主持國家科技部、農業部、教育部、國家社科基金、中宣部及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科研課題20余項。先后入選農業部“神農計劃”、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省“333人才工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當選江蘇省政協委員。目前,還擔任聯合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成員、農業部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南京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以及多個學會理事。主要代表作有《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文庫》叢書,其中部分書籍多次獲省級以上獎項。《中國農業文化遺產》獲2015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