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金融法學文庫互聯網金融監管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30307
- 條形碼:9787519730307 ; 978-7-5197-303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法學文庫互聯網金融監管研究 本書特色
《互聯網金融監管研究》主要論述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問題。主體包括五個部分:*部分為背景知識介紹及監管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紹了相關的理論;第三部分介紹了現有的監管模式和監管原則;第四部分對監管制度進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是作者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完善建議。在國外資料奇缺的情況下,本書*后能夠出版很不容易,作為一本國內*談論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研究型著作,有不可替代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金融法學文庫互聯網金融監管研究 內容簡介
《互聯網金融監管研究》主要論述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問題。主體包括五個部分:部分為背景知識介紹及監管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紹了相關的理論;第三部分介紹了現有的監管模式和監管原則;第四部分對監管制度進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是作者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完善建議。在國外資料奇缺的情況下,本書很后能夠出版很不容易,作為一本靠前專享談論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研究型著作,有不可替代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金融法學文庫互聯網金融監管研究 目錄
**章 互聯網金融概述與監管的必要性
**節 互聯網金融的內涵界定與特征分析
一、互聯網金融的內涵界定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征分析
第二節 互聯網金融的功能界定與模式分類
一、互聯網金融的功能界定
二、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分類
第三節 互聯網金融的價值定位
一、宏觀視角下互聯網金融的價值定位
二、微觀視角下互聯網金融的價值定位
第四節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監管的必要性
一、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
二、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分析
小結
第二章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理論基礎與價值取向
**節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理論基礎
一、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經濟學基礎
二、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法學基礎
三、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社會學基礎
第二節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價值取向
一、平衡效率與安全
二、維護公平
三、包容創新
小結
第三章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既有模式分析與監管原則的確定
**節 互聯網金融監管既有模式及評析
一、互聯網金融功能監管模式及評析
二、互聯網金融目標監管模式及評析
第二節 互聯網金融監管基本原則的確定
一、鼓勵創新與風險防范相結合原則
二、適度原則
三、金融消費者保護原則
四、依法監管原則
五、監管協調原則
小結
第四章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制度設計與績效評估
**節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制度設計
一、功能監管模式下的制度設計
二、目標監管模式下的制度設計
第二節 互聯網金融監管制度設計的績效評估
一、功能監管模式下制度設計的績效評估
二、目標監管模式下制度設計的績效評估
小結
第五章 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完善構想
**節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現狀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價值取向、模式選擇與基本原則界定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價值取向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模式選擇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基本原則的界定
第三節 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制度完善
一、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基礎性法律法規的完善建議
二、征信與網絡安全方面的基礎性制度的完善建議
三、互聯網金融各業務類型監管制度的完善建議
小結
結 論
參考文獻
后 記
附錄 互聯網金融監管文件法規一覽表
金融法學文庫互聯網金融監管研究 作者簡介
何劍鋒,1976年生,陜西彬州市人,西安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研究方向主要為金融法和民族法。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已結項),參與國家社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和國家民委項目各一項(均已結項)。在《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理論月刊》、《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西藏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參與編寫《銀行法學》,合著《新形勢下西藏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一書;曾獲第三屆中國民族區域法治論壇征文三等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