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有意思的生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33176
- 條形碼:9787559433176 ; 978-7-5594-331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意思的生活 本書特色
精心挑選76篇周作人生活趣味散文。時間跨度從1921年到1963年左右,品味周作人不同時期的寫作風格和狀態。清新淡雅,如話家常的白話文,洋溢著深厚的中國、東洋、西洋古典與近現代文化素養。周作人的散文可說是中國散文的一個高峰。篇目選自周作人知名文集作品。文章多出自《雨天的書》《看云集》《談龍集》《瓜豆集》《木片集》《知堂集外文》《苦茶隨筆》《書房一角》《立春以前》《談虎集》等文集,取之生活日常的精華耐讀部分呈現給讀者們。三輯主題,展現人生苦樂事。苦茶苦竹、談龍談虎、看云看雨,周作人以溫和、沖淡之筆書寫個人的閑適、寂寞與不平,把玩人生的苦趣。
有意思的生活 內容簡介
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還要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本書精選76篇收錄于《雨天的書》《知堂文集》《看云集》《談龍集》《瓜豆集》《木片集》等周作人知名文集內的散文、隨筆,均是周作人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與喜怒哀樂。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且有意思的。苦茶苦竹、談龍談虎、看云看雨三輯內容看下來,讓人更了解周作人生平的那些有趣的時光。
有意思的生活 目錄
**輯︱苦茶苦竹
故鄉的野菜 003
北京的茶食 006
談酒 008
喝茶 012
菱角 016
吃菜 019
關于苦茶 024
結緣豆 028
賣糖 033
炒栗子 037
帶皮羊肉 041
楊梅| 043
記鹽豆 044
臭豆腐| 045
吃豆腐| 047
咬菜根 049
紹興酒 051
冷開水 053
吃蟹 055
“總理衙門” 057
甘蔗荸薺 059
關于荸薺 060
南北的點心 062
羊肝餅| 069
窩窩頭的歷史| 071
糯米食 073
吃茶 075
第二輯︱談龍談虎
談“目連戲” 081
破腳骨 085
濟南道中 089
濟南道中之二 092
濟南道中之三 096
苦雨 100
蒼蠅 104
鳥聲 108
金魚 111
虱子 116
兩株樹 122
莧菜梗 128
水里的東西 132
案山子 137
關于蝙蝠 143
村里的戲班子 150
廠甸 154
入廁讀書 159
談筆記 164
談娛樂 171
蚯蚓 176
爆竹 183
泥孩兒 186
不倒翁 189
愛竹 192
貓打架 194
鬼念佛 198
第三輯︱談龍談虎
山中雜信 205
賣汽水的人 220
自己的園地 224
懷舊 227
懷舊之二 230
初戀 233
娛園 236
若子的病 240
死之默想 244
生活之藝術 248
日記與尺牘 252
烏篷船 256
日本的衣食住 259
北平的春天 270
中秋的月亮 274
緣日| 277
蘇州的回憶 282
雨的感想 288
東昌坊故事 293
石板路 298
風的話 303
水鄉懷舊 308
有意思的生活 節選
北京的茶食 在東安市場的舊書攤上買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嵐力的《我的書翰》,中間說起東京的茶食店的點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幾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還做得好點心,吃起來餡和糖及果實渾然融合,在舌頭上分不出各自的味來。 想起德川時代江戶的二百五十年的繁華,當然有這一種享樂的流風余韻留傳到今日,雖然比起京都來自然有點不及。 北京建都已有五百余年之久,論理于衣食住方面應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實際似乎并不如此,即以茶食而論,就不曾知道什么特殊的有滋味的東西。 固然我們對于北京情形不甚熟悉,只是隨便撞進一家餑餑鋪里去買一點來吃,但是就撞過的經驗來說,總沒有很好吃的點心買到過。難道北京竟是沒有好的茶食,還是有而我們不知道呢?這也未必全是為貪口腹之欲,總覺得住在古老的京城里吃不到包含歷史的精煉的或頹廢的點心是一個很大的缺陷。 北京的朋友們,能夠告訴我兩三家做得上好點心的餑餑鋪么? 我對于二十世紀的中國貨色,有點不大喜歡,粗惡的模仿品,美其名曰國貨,要賣得比外國貨更貴些。新房子里賣的東西,便不免都有點懷疑,雖然這樣說好像遺老的口吻,但總之關于風流享樂的事我是頗迷信傳統的。 我在西四牌樓以南走過,望著異馥齋的丈許高的獨木招牌,不禁神往,因為這不但表示他是義和團以前的老店,那模糊陰暗的字跡又引起我一種焚香靜坐的安閑而豐腴的生活的幻想。我不曾焚過什么香,卻對于這件事很有趣味,然而終于不敢進香店去,因為怕他們在香盒上已放著花露水與日光了。 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可憐現在的中國生活,卻是極端地干燥粗鄙,別的不說,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終未曾吃到好點心。 炒栗子 日前偶讀陸祈孫的《合肥學舍札記》,卷一有“都門舊句”一則云: “住在都門得句云,栗香前市火,菊影故園霜。賣炒栗時人家方蒔菊,往來花擔不絕,自謂寫景物如畫。后見蔡浣霞鑾揚詩,亦有栗香前市火,杉影后門鐘之句,未知孰勝。” 將北京的炒栗子做進詩里去,倒是頗有趣味的事。我想薌嬰居士文昭詩中常詠市井景物,當必有好些材料,可惜《紫幢軒集》沒有買到,所有的雖然是有“堂堂堂”藏印的書,可是只得《畫屏齋稿》等三種,在《艾集》下卷找到“時果”三章,其二是“栗”云: “風戾可充冬,食新先用炒。手剝下夜茶,饤柈妃紅棗。北路雖上番,不如東路好。” 居士畢竟是不凡,這首詩寫得很有風趣,非尋常詠物詩之比,我很覺得喜歡,雖然自己知道詩是我所不大懂的。說到炒栗,自然**聯想到的是放翁的《筆記》,但是我又記起清朝還有些人說過,便就近先從趙云松的《陔馀叢考》查起,在卷三十三里找到“京師炒栗”一條,其文云: “今京師炒栗*佳,四方皆不能及。按宋人小說,汴京李和炒栗名聞四方,紹興中陳長卿及錢愷使金,至燕山,忽有人持炒栗十枚來獻,自白曰,汴京李和兒也,揮涕而去。蓋金破汴后流轉于燕,仍以炒栗世其業耳,然則今京師炒栗是其遺法耶。” 這里所說似乎有點不大可靠,如炒栗十枚便太少,不像是實有的事。其次在郝蘭皋的《曬書堂筆錄》卷四有“炒栗”一則云: “栗生啖之益人,而新者微覺寡味,干取食之則味佳矣,蘇子由服栗法亦是取其極干者耳。然市肆皆傳炒栗法。余幼時自塾晚歸,聞街頭喚炒栗聲,舌本流津,買之盈袖,恣意咀嚼。其栗殊小而殼薄,中實充滿,炒用糖膏則殼極柔脆,手微剝之,殼肉易離而皮膜不黏,意甚快也。及來京師,見市肆門外置柴鍋,一人向火,一人坐高凳子上,操長柄鐵勺頻攪之令勻遍。其栗稍大,而炒制之法,和以濡糖,藉以粗沙,亦如余幼時所見,而甜美過之。都市炫鬻,相染成風,盤饤間稱佳味矣。偶讀《老學庵筆記》二,言故都李和炒栗名聞四方,他人百計效之,終不可及。紹興中陳福公及錢上閣出使虜庭,至燕山忽有兩人持炒栗各十裹來獻,三節人亦人得一裹,自贊曰李和兒也。揮涕而去。惜其法竟不傳,放翁雖著記而不能究言其詳也。” 所謂宋人小說,蓋即是《老學庵筆記》,十枚亦可知是十裹之誤。郝君的是有情趣的人,學者而兼有詩人的意味,故所記特別有意思,如寫炒栗之特色,炒時的情狀,均簡明可喜,《曬書堂筆錄》中可取處甚多,此其一例耳。糖炒栗子法在中國殆已普遍,李和家想必特別佳妙,趙君以為京師市肆傳其遺法恐未必然。紹興亦有此種炒栗,平常系水果店兼營,與北京之多由干果鋪制售者不同。案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卷八,“立秋”項下說及李和云: “雞頭上市,則梁門里李和家*盛。士庶買之,一裹十文,以小新荷葉包,糝以麝香,紅小索兒系之。賣者雖多,不及李和一色揀銀皮子嫩者貨之。” 李李村著《汴宋竹枝詞》百首,曾詠其事云: “明珠的的價難酬,昨夜南風黃嘴浮。似向胸前解羅被,碧荷葉裹嫩雞頭。”這樣看來,那么李和家原來豈不也就是一爿鮮果鋪么? 放翁的筆記原文已見前引《曬書堂筆錄》中,茲不再抄。三年前的冬天偶食炒栗,記起放翁來,陸續寫二絕句,致其懷念,時已近歲除矣,其詞云: “燕山柳色太凄迷,話到家園一淚垂。長向行人供炒栗,傷心*是李和兒。” “家祭年年總是虛,乃翁心愿竟何如。故園未毀不歸去,怕出偏門過魯墟。”先祖母孫太君家在偏門外,與快閣比鄰,蔣太君家魯墟,即放翁詩所云“輕帆過魯墟”者是也。案《嘉泰會稽志》卷十七草部,“荷”下有云: “出偏門至三山多白蓮,出三江門至梅山多紅蓮。夏夜香風率一二十里不絕,非塵境也,而游者多以晝,故不盡知。” 出偏門至三山,不佞兒時往魯墟去,正是走這條道,但未曾見過蓮花,蓋田中只是稻,水中亦惟有大菱茭白,即雞頭子也少有人種植。近來更有二十年以上不曾看見,不知是什么形狀矣。 廿九年三月二十日
有意思的生活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原名櫆壽(后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知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曾經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后,與鄭振鐸、沈雁冰(茅盾)、葉紹鈞(葉圣陶)、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并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