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病理學的任務和內容
二、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
三、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四、病理學的觀察方法
五、病理學的發展簡史
第1章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與修復
第1節
概述
第二節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
一、萎縮
二、肥大
三、增生
四、化生
第二節
細胞和組織的損傷
一、變性
二、細胞死亡
第三節
損傷的修復
一、再生
二、纖維性修復
三、創傷愈合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第1節
充血
一、動脈性充血
二、靜脈性充血
第二節
出血
一、病因和分類
二、病理變化
三、后果
第三節
血栓形成
一、血栓形成的條件
二、血栓形成過程及類型
三、血栓的結局
四、血栓對機體的影響
第四節
栓塞
一、栓子運行的途徑
二、栓塞的類型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第五節
梗死
一、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條件
二、梗死的類型及病理變化
三、梗死對機體的影響及結局
第三章
炎癥
第1節
概述
一、炎癥的概念
二、炎癥的原因
第二節
炎癥局部的基本病理變化
一、變質
二、滲出
三、增生
第三節
炎癥介質
一、炎癥介質的概念
二、炎癥介質的類型
第四節
炎癥的局部表現和全身反應
一、炎癥局部的臨床表現
二、炎癥的全身反應
三、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
第五節
炎癥的病理類型
一、變質性炎
二、滲出性炎
三、增生性炎
第六節
炎癥的臨床分型及炎癥的結局
一、炎癥的臨床分型
二、炎癥的經過和結局
第四章
腫瘤
第1節
腫瘤的概念
第二節
腫瘤的形態結構
一、腫瘤的形態
二、腫瘤的結構
第三節
腫瘤的異型性
一、腫瘤組織結構的異型性
二、腫瘤細胞的異型性
第四節
腫瘤細胞的代謝特點
一、糖代謝
二、蛋白質代謝
三、核酸代謝
四、酶系統的改變
第五節
腫瘤的生長和擴散
一、腫瘤生長的生物學
二、腫瘤的生長方式
三、腫瘤的擴散
四、腫瘤的分級與分期
第六節
腫瘤的命名與分類
一、腫瘤的命名
二、腫瘤的分類
第七節
腫瘤對機體的影響和良惡性腫瘤的鑒別
一、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二、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鑒別
第八節
癌前病變及其相關病變
一、癌前病變
二、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上皮內瘤變
第九節
腫瘤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一、腫瘤的病因
二、腫瘤的發病機制
第十節
常見腫瘤舉例
一、上皮組織腫瘤
二、間葉組織腫瘤
三、淋巴造血組織腫瘤
四、神經組織腫瘤
第五章
心血管系統疾病
第1節
動脈粥樣硬化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基本病理變化
三、主要動脈的粥樣硬化
第二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一、心絞痛
二、心肌梗死
三、心肌纖維化
四、冠狀動脈性猝死
第三節
高血壓病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類型和病理變化
第四節
風濕病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基本病理變化
三、風濕病各器官的病變
第五節
感染性心內膜炎
一、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二、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第六節
心瓣膜病
一、二尖瓣狹窄
二、二尖瓣關閉不全
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四、主動脈瓣狹窄
第七節
心肌病
一、擴張型心肌病
二、肥厚性心肌病
三、限制性心肌病
第六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1節
慢性支氣管炎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
四、并發癥
第二節
肺氣腫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類型及其病變特點
三、病理變化
四、病理臨床聯系
第三節
支氣管擴張癥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
四、并發癥
第四節
肺硅沉著癥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三、并發癥
第五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
第六節
肺炎
一、細菌性肺炎
二、病毒性肺炎
三、支原體肺炎
第七節
呼吸系統常見惡性腫瘤
一、肺癌
二、鼻咽癌
第七章
消化系統疾病
第1節
胃炎
一、急性胃炎
二、慢性胃炎
第二節
消化性潰瘍病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
四、結局及并發癥
第三節
闌尾炎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第四節
病毒性肝炎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基本病理變化
三、臨床病理類型
第五節
肝硬化
一、門脈性肝硬化
二、壞死后肝硬化
三、
膽汁性肝硬化
第六節
消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
一、食管癌
二、胃癌
三、大腸癌
四、原發性肝癌
第八章
泌尿系統疾病
第1節
腎小球腎炎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基本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
四、常見腎小球腎炎的病理類型
第二節
腎盂腎炎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分型
第三節
泌尿系統常見惡性腫瘤
一、腎細胞癌
二、腎母細胞瘤
三、膀胱尿路上皮腫瘤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統疾病和乳腺疾病
第1節
子宮頸疾病
一、慢性宮頸炎
二、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子宮頸癌
第二節
子宮體疾病
一、子宮內膜異位癥
二、子宮內膜增生癥
三、子宮內膜癌
四、子宮平滑肌瘤
第三節
滋養層細胞疾病
一、葡萄胎
二、侵襲性葡萄胎
三、絨毛膜癌
第四節
卵巢上皮性腫瘤
一、囊腺瘤
二、囊腺癌
第五節
乳腺疾病
一、乳腺增生癥
二、乳腺纖維腺瘤
三、乳腺癌
第十章
內分泌系統疾病
第1節
甲狀腺疾病
一、甲狀腺炎
二、甲狀腺腫
三、甲狀腺腫瘤
第二節
糖尿病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
第十一章
傳染病與寄生蟲病
第1節
結核病
一、概述
二、肺結核病
三、肺外結核病
第二節
傷寒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及病理臨床聯系
三、結局及并發癥
第三節
細菌性痢疾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及病理臨床聯系
第四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
四、結局和并發癥
第五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一、病因及傳染途徑
二、病理變化
三、病理臨床聯系
四、結局和并發癥
第六節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機會性感染
三、惡性腫瘤
第七節
阿米巴病
一、腸阿米巴病
二、腸外阿米巴病
第八節
血吸蟲病
一、病因及感染途徑
二、發病機制及病理變化
三、主要臟器病變及后果
附錄:病理學實驗指導
實驗一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與修復
實驗二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實驗三
炎癥
實驗四
腫瘤
實驗五
心血管系統疾病
實驗六
呼吸系統疾病
實驗七
消化系統疾病
實驗八
泌尿系統疾病
實驗九
女性生殖系統疾病和乳腺疾病
實驗十
內分泌系統疾病
實驗十一
傳染病與寄生蟲病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