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物理學咬文嚼字(卷四)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2046247
- 條形碼:9787312046247 ; 978-7-312-04624-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物理學咬文嚼字(卷四) 本書特色
物理學需要一種敘述性的語言作為其載體。不幸的是,這門語言不是我們的母語。不同的語言可能呈現給學習者不同的物理圖像,而不同的文化會塑造研究者不同的風格從而將物理學導入不同的方向。用中文表達的物理學,因為其間還要經過一個翻譯的過程,則那些物理學概念本來的一些內在關聯,就在不知不覺中丟失了。有些概念甚至會被完全曲解。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曹則賢教授在科研教學之余,長期關注物理學在中國傳播過程中所遭遇的語言問題。通過比照重要物理學文獻的英德法文原文,他對用中文修習物理學所遇到的一些因語言問題造成的缺憾,有了深切的認識。2007年7月,曹則賢教授在《物理》雜志上開辟“物理學咬文嚼字”專欄,為用中文修習物理學者說文解字。本書收錄了“物理學咬文嚼字”專欄文章的第76—100篇(有所增補),是一本值得物理學研習者珍藏的參考書。
物理學咬文嚼字(卷四) 內容簡介
【編輯薦語】 物理學,如同它的數學姐妹,本質上是一門語言。掌握物理學的語言,走入理性思維的境界。 【圖書特色】 (1)作者曹則賢研究員曾入選2016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2)期刊《物理》上的連載專欄; (3)物理概念的追根溯源、精彩辨析; (4)全書彩印,圖文并茂,妙趣橫生。
物理學咬文嚼字(卷四) 目錄
物理學咬文嚼字(卷四) 作者簡介
曹則賢,1966年生,1987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1997年在德國Kaiserslautern大學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1998年起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引進學者。編著有《物理學咬文嚼字》(4卷)、Thin Film Growth等書。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