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拐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77913
- 條形碼:9787511377913 ; 978-7-5113-779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拐賣 本書特色
一部母親千里尋兒、感人至深的血淚文書。 一部智障兒成為“超人”,天佑神慧的特教教材。 一部大愛無疆,文字勾人的現實版《蜘蛛俠》。
拐賣 內容簡介
《拐賣》是梅國云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男孩“若水”被拐賣的跌宕起伏、催人淚下的故事。 小說以細膩的筆觸書寫了主人公若水身上所承載的“至善”及永不停止追求善良、真誠的精神。
拐賣 目錄
本書是梅國云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男孩“若水”被拐賣的跌宕起伏、催人淚下的故事。小說以細膩的筆觸書寫了主人公若水身上所承載的“至善”及永不停止追求善良、真誠的精神。
拐賣 節選
《拐賣》: **章 土疙瘩村 土疙瘩村的景色很別致,其實一點都不土。 長江下游里下河有個河汊深處自然地隆起一個像島一樣的土墩子,面積不是很大,也就三十來畝的樣子。土墩子上到處是茂密的樹木,一條小河調皮地從這墩子上嘩嘩嘩地扭動了身子穿過。河上架著一座木橋,于是這個小村子的景色就多了一份雅致。聽村民們講,相傳在秦朝某年之前,這里都是蘆葦和瘋長的野草,沒有人家居住。后來某一日,土墩子上的稻米成熟的香味順著河水和河道里的風一起吹到了下游,下游的人才知道這個土墩子上已經居住了人。小舢板在幾個壯漢的腳下逆流上來,壯漢們在河道的草叢中發現這個土墩子在樹叢的掩映下有飛檐翹起,似乎不是一兩戶人家,而且還有穿了袍子的人捻了胡子訓導子孫,聽那言語卻是斷文識字的主。于是壯漢們就劃了舢板順流而下,把情況告訴了村里的尊長。尊長是個厚道的老者,就召集族人說人家離咱們人口聚居的地方這么遠,在那么個水泊荒野之地都能把有飛檐翹起的村子建起來,什么能耐沒有,算了。還是不要打擾人家了,等人家啥時候主動愿意和咱們往來了再交往。村里人遂不再談論此事,光知道在河的上游有個村子。 是夜,居住在上游的土墩子上的人家有火光上來,下游的人聞到了竹子木頭燃燒的氣味,都出來看了,覺得不像是房屋走水,什么也沒有說,便各自回家睡了。下游村里有個回家省親的小官吏是個膽小之人,怕惹禍上身,和尊長商量后就沒有差人報告衙門。 上游村里晚上焚燒的是竹木簡,整整一百二十擔。那是始皇帝在灰地坡坑殺七百儒生的幾年之后。那晚上長胡須老者對數十口家人訓導說,祖龍愚黔首,讀書就是罪過,即日起,我族人世代不可讀書!子孫姓名,各由所好定之,或阿貓阿狗,或鱉孫王八,留得青山在,柴火還愁嗎? 于是村里在那夜之后就沒有了書籍,穿的長袍全部改成了短打衣衫。又過了一些年月,那長胡須老者死了,村子里就有人踩了舢板從河道下去,下游才知道村子里住的原來是當年僥幸從始皇帝手里逃脫的一個大官人及家人隨從。從那之后,這個村就再也沒有識字的了,后來因為這里人執意不讀書,下游人就笑話這個村子是圣人布道時遺漏的一個地方。再后來,這村子就被人喚為土疙瘩村了。因為這個村子的人土氣得要命,糶米之后不會算賬,生了孩子沒有大名,還真有叫豬崽鱉娃的。 后來村里一個尊長感到這樣長期下去不是個辦法,必須要讀書。當然尊長動員大家讀書是為了村里能出個出人頭地的人物。而有文化才有可能出人頭地。那個時候不像現在通信發達,消息傳得快。始皇帝死了若干年了,他們還仍以為讀了書就會被活埋掉。直到一天夜里尊長夢見先人了才醒悟過來。先人說你們可以讀書了,你看你們現在不知禮儀,遠遠地落后于人家了。尊長醒來后就召集族人祭了先祖,決定從此辦學請先生。村里后來果真出了幾個官員。不過這個村子孩子的名字怎么取,還是照了先祖的遺訓,各由所好,阿貓阿狗,王八鱉孫地亂叫。 土疙瘩村出的人物回鄉了,村人還是叫其乳名。然而那些乳名在已經成為人物的人看來有些和身份不相符。私底下有個人物就交代尊長說,現在的我已經是人面前的人了,以后回來了就叫我“大人”,尊卑長幼還是應該有序的。于是慢慢地大人物的乳名就在村里被“大人”取代。只有在自己的家里,父親母親才叫乳名,人物自然答應。之所以人們如此堅定地為孩子取丑陋的乳名,傳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先人那晚焚燒書簡以來。給孩子取丑陋的乳名可保平安長大,直至富貴;而后來興起的一些大戶人家養的孩子因為被起了或儒雅或響亮的名字卻常有夭折,以至大戶人家也不敢違背先人的遺訓了。聽說有個做鹽買賣的生意人跑的地方多了就感覺我們的孩子怎么乳名一個個那么的難聽,這些名字在人家許多地方都是罵人的。于是就把自己家里一個叫“狼剩”的孩子改名叫了虎王。叫虎王是有原因的,因為狼剩生得敦實,村里人說這個孩子將來從了軍準做虎將。于是狼剩在他爸爸的作用下就叫了虎王。不幸的是,叫了虎王之后孩子的身體就一日不如一日,應該就是得了現在的肺結核之類的病。那個時候當地是有狼的,后來有一天虎王出門叫群狼給吃了,狼把虎王的骨頭據說都給嚼爛了,真正地成了“狼不剩”。虎王的媽媽那年已四十有余,因悲傷過度,罵了男的不聽老人的言語,非要給兒子改名,改了名競慘死狼口。女人半夜里和男人吵架被打之后想不開,就抱著另外一個兒子投河自盡了。男人第二天才知道,等撈出母子尸首,就一聲哀號撞死在了河邊的石頭上。于是,這一家人在給兒子改了乳名之后就家破人亡了。 由于這家人的凄慘是因為改名而起,后來村子里做父母的就再也沒有給孩子起好名字的想法了。大家慢慢相信這是祖上燒了圣人書簡觸怒了上天的緣故——你燒圣人的書簡,上天就讓你的子子孫孫失去享用好名字的資格,先人當初燒書簡時留下取名遺訓是有預感的。人觸怒了上天是這樣,國家燒書簡也是如此,不信你看看始皇帝焚書坑儒,結果秦朝才支撐了幾年?就連始皇帝自己不也是腐爛在出巡回都的路上?后來也有替祖上開脫的,說咱莊稼漢的孩子,一個字就是“賤”,起了好聽的名字受用不起,還是叫鱉孫王八狗娃豬娃的好,賤人配上賤名,就沒有水妖山怪惦記了,好養活。自此土疙瘩村給孩子起乳名不僅是為了遵從先祖,更重要的是怕上天降罪,怕水妖山怪惦記。 土疙瘩村給孩子起粗俗甚至惡俗的乳名就這樣一直延續著。即使是到了今天,基本上滿村都是文化人了,也沒有多大變化。因為計劃生育政策實行后,一對夫妻只能生一個孩子。把一個苗苗健康養大續下香火成了夫妻倆*大的心愿。他們可不敢為了破取乳名這個先祖遺訓拿孩子的性命開玩笑。所以,孩子的乳名與村子日新月異的文明進步很不協調。甚至有的夫妻給孩子取乳名與過去比反而有過之而無不及。有的說,過去一撇腿就可以生一個,萬一有個夭折的還有其他孩子保險著。現在就一個孩子,乳名越取得過分難聽就越保險。過去叫小豬的,現在叫成了小豬豬,這樣每叫一次乳名就多叫了一聲畜生。 ……
拐賣 作者簡介
梅國云,海南省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海南省文學院院長,出版有《第39天》《國防線》等多部長篇小說,多次獲解放軍昆侖文藝獎和武警文藝獎。 作者是當代實驗藝術的探索者,創立“筆外意象”概念,并以此概念指導藝術創作,每幅作品都有著難以置信的想象和構思,本書封面正是他的創意之作。曾在騰訊微博創造單幅作品2000萬閱讀紀錄。目前已跨界到陶瓷、刺繡、紫砂壺、硯臺、翡翠等物品上,出版藝術作品集《筆外意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