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南亞智庫研究: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2805
- 條形碼:9787519502805 ; 978-7-5195-0280-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亞智庫研究:第二輯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介紹了南亞7國16家較為重要的智庫, 其中印度5家, 巴基斯坦3家, 斯里蘭卡3家, 阿富汗2家, 馬爾代夫、不丹和尼泊爾三國各1家。本書結構清晰, 資料翔實, 完整地展示了這些智庫的機構概況和研究特色。
南亞智庫研究:第二輯 目錄
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課題組2017年10月28日目錄前言…001
FOREWORD…003
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007
陸戰研究中心…018
空中力量研究中心…031
卡內基印度中心…044
布魯金斯學會印度中心…058
巴基斯坦地區研究所…074
巴基斯坦戰略研究所…086
巴基斯坦國際問題研究所…106
斯里蘭卡政策研究所…124
馬爾加研究所…134
區域戰略研究中心…151
阿富汗沖突與和平研究中心…166
阿富汗地區與戰略研究中心…183
不丹學與國民幸福指數研究中心…199
馬爾代夫研究所…221
尼泊爾外交研究所…232
附錄智庫信息匯總…244
ContentsForeword (Chinese)…001
Foreword (English)…003
Indian Council of World Affairs…007
Centre for Land Warfares Studies…018
Centre for Air Power Studies…031
Carnegie India…044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India Center…058
Institute of Regional Studies…074
Institute of Strategic Studies,Islamabad…086
Pakist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06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124
Marga Institute…134
Regional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151
Center for Conflict and Peace Studies…166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Regional Studies…183
Centre for Bhutan Studies and GNH Research…199
Maldives Research…221
Institute of Foreign Affairs…232
AppendixInformation of Think Tanks…244
南亞智庫研究:第二輯 節選
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Indian Council of World Affairs,英文簡稱ICWA,本章簡稱委員會)是位于印度新德里的外交問題專門智庫。委員會成立于1943年,是根據1860年《社團登記法》注冊的非營利機構,主要研究國際關系和外交事務,目前坐落于以創始人泰杰·巴哈杜爾·薩普魯(Tej Bahadur Sapru)命名的薩普魯大樓(Sapru House)。1956年,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正式成為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顧問機構。根據2001年的議會法案,委員會成為國家重要機構,轉型為印度外交部的半正式智庫,致力于鼓勵并促進對印度和國際事務的科學研究。目前,委員會主席由印度副總統擔任,副主席由印度外交部長擔任。委員會是亞太地區安全合作理事會(CSCAP)印度委員會的正式成員和秘書處,被媒體稱為印度*有影響力的智庫之一。 一、基本情況 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歷史悠久,在印度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舉辦過很多有較大影響的國際會議,如1947年舉行“亞洲關系會議”,依托會議在新德里成立了“亞洲關系組織”,并推舉尼赫魯為主席。此后,尼赫魯就經常訪問該機構并與知名學者和知識分子進行交流。 委員會目前有成員近40人,分別來自政界、學界和商界:研究隊伍由1名研究負責人和23名研究員組成;管理架構有15人,多具有印度政府官方身份。2018年5月改組后的*新管理結構如下:委員會主席由印度副總統M文卡亞·奈杜(MVenkaiah Naidu)擔任,副主席由現任外長斯瓦拉杰(Sushma Swaraj)、印度議會外交常設委員會主席夏希·塔魯爾(Shashi Tharoor)、聯邦院(議會上院)前議員西塔拉姆·亞丘里(Sitaram Yechury)等人擔任,主任(Director General)是前印度外交官拉加萬(TCA Raghavan),另有副主任庫瑪爾(Ajaneesh Kumar)、聯合秘書斯里瓦斯塔瓦(Piyush Srivastava)、副秘書長拉杰什·拉爾(Rajesh Lal)、財務處副主任桑杜(Harcharan Singh Sandhu)、信息技術與網絡負責人賴伊(Rajneesh Kumar Rai)、會議主管CP夏爾瑪(Chetan Prakash Sharma)、出版物負責人N夏爾瑪(Nirdosh Sharma)、維護處比什特(Kamal Singh Bisht)等。該機構下設5個委員會,其中計劃委員會7人,薩尼教授(ProfVarun Sahni)任主席;財務委員會5人,印度前副外長、前印度駐華大使薩爾曼·海德爾(Salman Haidar)任主席;研究委員會8人,前大使達斯古普塔(CDasgupta)任主席;圖書館委員會9人,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杰出研究員曼諾杰·喬希(Manoj Joshi)任主席;網絡委員會7人,拉賈戈帕蘭(RRajagopalan)任主席。 ·00· 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00· 南亞智庫研究(第二輯)不難發現,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的人員構成主要為印度外交部等政府部門的官員,雖然委員會自稱非官方、非政治和非營利組織,但其與印度政府尤其是外交部聯系極為緊密,經常為外交部出謀劃策,實際上是服務于印度外交部的智囊機構。這種特殊性也體現在其經費來源上。查閱資料可發現,委員會的主要經費來源是印度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財政撥款,也有一小部分來自機構自身收益,如圖書館收入、版稅和出版物收入、儲蓄存款利息等。委員會在2014—2015、2015—2016兩個財年分別獲得總撥款102億盧比和119億盧比,自身收益分別為20845萬盧比和13506萬盧比。圖1是委員會在2012—2019年的財政預算總額簡況,可以看出2014—2015年、2016—2017年均較上一年度有所下滑,但總體上顯然呈上漲趨勢,且2018—2019年上漲幅度較大。此外,委員會每個財年均會宣布一項資助計劃,可資助入選大學以國際關系和外交政策為主題舉辦國內國際會議,一般說來每個會議資助費用不超過20萬印度盧比。 委員會重點研究印度周邊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局勢,同時追蹤亞洲、非洲、歐洲和美國的發展趨勢,這里僅集中介紹其非洲研究、拉美研究和口述史三個特色方向。委員會的非洲項目組織了非洲問題專家14人,旨在通過與印非兩地的其他組織聯合開展活動,積極促進印非關系,傳播關于非洲事務的信息和知識。在2011—2014年期間,委員會受委托舉辦了9次印非關系學術會議,例如2011年5月11—12日在埃塞俄比亞舉辦首圖1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2012—2019年財政預算簡況資料來源:據委員會歷年財務預算數據自行繪制。 屆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非洲—印度學術會議,被稱為“非洲與印度:促進發展與增長的伙伴關系”[與非洲聯盟委員會和埃塞俄比亞國際和平與發展研究所(EIIPD)合辦]。委員會每年舉辦兩次非洲專題講座,分別是非洲日講座(大約每年5月25日)和阿爾弗雷德·恩佐紀念講座(Alfred Nzo Memorial Lecture)。此外,委員會還組織圓桌會議并與非洲政要及非洲事務學者交流,并積極與非洲智庫和大學建立合作關系,接待來自非洲的短期訪問學者。委員會現有兩項關于印非關系的研究項目,分別是“印度與東非交往的現狀:機遇和關切”和“非洲的資源動態:印度前景”。委員會組建了拉美專家組,成員有12人,主要研究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政治、經濟、對印關系等現實問題。委員會還設立了口述歷史項目,安排印度前高級外交官講述其服務期間的親身經歷,筆錄內容以小冊子形式印刷并保存在委員會的圖書館、外交部圖書館和印度外交學院圖書館,目的是保存資料,為研究者提供便利,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印度外交政策,服務于印度政府官員的業務工作。 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是亞太地區安全合作理事會(CSCAP)印度委員會的正式成員和秘書機構,積極組織各種活動和圓桌討論,與印度各地的大學、智庫和學術機構聯系較多。委員會與38個國際合作伙伴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具體涉及中國人民外交學會(CPIFA)、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歐盟安全研究所(EUISS)、大韓民國外交與國家安全研究所(IFANS)、尼泊爾世界事務委員會(NCWA)、莫斯科國立國際關系學院(MGIMO)等。委員會與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共同主辦的“中印關系對話”從2013年至今已舉辦五次,每次都會涉及不同的主題。*近一次對話于2018年9月25日在北京舉行,雙方代表從雙邊和國際視角出發,圍繞武漢會晤后中印如何共同推進更緊密的發展伙伴關系,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合作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第五次中印關系對話在京舉行”,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網站,2018年9月27日,ttp://wwwcpifaorg/article/content/view?id=1291(2018年10月28日)。 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高度重視擴大自身的政策影響和社會影響,積極拓寬影響渠道。一是通過媒體發布觀點,影響社會輿論,擴大影響力。委員會研究人員在機構網站定期發布新聞簡報、政策簡報及觀點文章,積極在媒體上刊登文章,參與電視訪談、網絡訪談等,旨在深入分析重要的外交政策問題,吸引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以期影響政府外交政策。 二是發表專題報告、專著等研究成果來影響政府決策。機構通過出版著作、期刊、研究報告和簡報等方式來闡述觀點并提出政策建議,從側面積極影響決策者的外交政策思考。委員會出版的《印度季刊》(India Quarterly)是同行評議的國際事務期刊,1945年創刊,迄今已出版259期。刊物傳統上關注印度和亞洲地區,后來逐步擴展到可能影響印度全球利益的各種主題,積極鼓勵對國際事務的客觀分析,重點關注環境問題、能源安全、國際沖突、人口的跨境流動、槍支管理、恐怖主義、公共衛生安全、全球和區域政治經濟等得到區域和全球關心的問題。此外,委員會從1946年至今共出版各類書籍81本,2009—2017年發表各類觀點文章80篇,問題簡報175篇,政策簡報34篇,學術影響較大。此外,還有關于影響印度當代外交政策問題的參考文件集《薩普魯大樓文件》(Sapru House Paper);由大使和高級外交官編寫的《外交遺產》(Heritage of Diplomacy)(共119本),收錄了外交軼事、回憶錄、自傳和印度對外關系點滴。 ·0· 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0· 南亞智庫研究(第二輯)三是舉行并參加各種會議。委員會研究人員積極參與印度和國外的國際會議,向印度和外國學術期刊提供論文,參加專題討論會、講座和研討班。委員會經常就國內外熱點重點問題舉行對公眾開放的論壇、研討會、新書發布會、紀念會等,還定期舉辦各類學術研討會。這些會議不僅有學術人士參加,還有印度官員、商界精英和其他社會人士參加。委員會通過活躍的學術交流促進了多學科研究協同,提升了自身研究能力和外部形象。2008年至2017年11月上旬,委員會組織或參加的各類論壇和研討會多達386場,包括許多重大的國際會議,如2009年舉辦的“新興中國:亞洲合作前景”會議是為了紀念“亞洲關系會議”,有來自15個國家的25名外國學者致辭,各國學者、外交官和政策制定者均有出席。2016年12月9—10日,委員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在新德里聯合主辦首屆中印智庫論壇,來自中印兩國的200多名學界、政界嘉賓圍繞“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印發展伙伴關系”,從加強戰略溝通、推進經濟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和塑造區域與全球議程等多個層面進行了廣泛交流。中印智庫論壇是中印兩國思想界迄今層次*高、規模*大的智庫交流平臺,為兩國學者搭建符合共同利益的問題研究框架并向兩國政府建言獻策創造了機會。“增進交流加深理解——首屆中印智庫論壇側記”,《人…… ……
南亞智庫研究:第二輯 作者簡介
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設南亞經濟發展、南亞外交安全、南亞社會文化、中國與南亞關系等四個研究室,并合作設有南亞與中國西部合作發展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是我國高校唯*專門研究南亞的學術機構,也是全國研究時間*長、研究人員*集中、研究資料*完整、研究設施*先進、研究成果*多的南亞研究機構,在全國南亞學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國際南亞學界也有一定影響。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