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一封如此長的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826149
- 條形碼:9787517826149 ; 978-7-5178-2614-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封如此長的信 本書特色
《一封如此長的信/非洲人文經典譯叢·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文庫》以主人公拉瑪杜萊的丈夫心臟病發去世而拉開序幕。在葬禮過后,要求寡婦單獨過四個月零十天的守制生活,拉瑪杜萊便開始向遠在華盛頓的好友阿伊薩杜寫信,回憶兩人的過往,以排遣內心的痛楚和寂寞。隱居結束后,拉瑪杜萊相繼拒絕了兩個人的求親,分別是丈夫的哥哥和自己年輕時的追求者,因為他們都是一夫多妻的簇擁者。小說的*后一章,阿伊薩杜即將返回塞內加爾,這封“如此長的信”也就相應而止,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一封如此長的信/非洲人文經典譯叢·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文庫》曾在法蘭克福書展上獲得了**屆非洲諾瑪文學獎。
一封如此長的信 內容簡介
拉瑪杜萊的丈夫莫多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在四個月零十天的守制期中,拉瑪杜萊向遠在美國的好友阿伊薩杜寫信,追憶過往,排遣內心的痛楚和寂寞。守制結束后,莫多的哥哥與她年輕時的追求者達烏達相繼向她求婚,她卻斷然拒絕……
一封如此長的信 目錄
第二章 葬禮
第三章 禮金
第四章 米拉斯
第五章 審視
第六章 相愛
第七章 學校
第八章 非議
第九章 我們
第十章 新非洲
第十一章 返鄉
第十二章 小娜布
第十三章 比娜圖
第十四章 走或留
第十五章 她們
第十六章 獨自
第十七章 為什么
第十八章 唐希爾
第十九章 達烏達
第二十章 求婚
第二十一章 拒絕
第二十二章 達芭
第二十三章 “三劍客”
第二十四章 闖禍
第二十五章 薩勒
第二十六章 教育
第二十七章 歸來
一封如此長的信 節選
《一封如此長的信/非洲人文經典譯叢·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文庫》: **章 傷逝 阿伊薩杜: 來信收悉。為了給你回信,我翻開了這個本子。在這六神無主的時刻,寫信能給我力量。我們彼此間長久的友誼已經印證了一條真理:傾訴可以使人遺忘痛苦。 你出現在我的生命里并非偶然。我們的祖母是鄰居,她們的家之間只隔著一塊“塔帕德”①,她們每日都要聊天、交流信息。我們的母親相互抱怨看管弟妹的差事。我們倆則上同一所學校,走同一條石子路,一起用壞無數纏腰布②,穿壞無數涼鞋。我們在同一個洞里埋下乳牙,祈求鼠仙讓自己變得更美麗。 如果說現實中夢想隨著歲月的推移而逐漸破滅,我們的回憶卻始終停留在我的腦海里,珍貴無比。 你可還記得?——過去的回憶帶來情感的洶涌。我閉上眼,感知如潮水般襲來:炎熱與暈眩、嘴里的甜美、青芒的微辛、輪流的啃咬。我閉上眼,圖像如潮水般襲來:你母親離開廚房,赭色的臉上布滿汗珠;女孩們從水井邊歸來,渾身濕透,三五成群結伴聊天。 我們倆從小到大走的都是同樣的路,路上鋪滿過往的回憶。 朋友,朋友,朋友!我叫你三次。①昨天,你離了婚。今天,我成了寡婦。 莫多死了,我不知從何說起。我們無法預知命運。命運在既定的時刻到來,帶走所選之人。命運會迎合你的期許,帶來圓滿與感動。可更多的時候,命運會打破平衡,帶來傷害,我們只能忍受。那天,命運用一通電話顛覆了我的人生。 出租車!快!再快點!嗓子干得要命,心臟幾乎停止跳動。快!再快點!終于,醫院!膿水和酒精的混合氣味。醫院!扭曲的臉。不管我認不認識,在場的人都神情哀傷,見證這出殘酷的悲劇。走廊在拉長,不斷地拉長。盡頭,一問病房。房間里,一張床。床上,躺著莫多,已經離開人世,一塊白布覆蓋全身。一只手伸出來,顫抖著緩緩拉開白布。一件細條紋的藍色襯衫胡亂掩蓋著毛茸茸的胸膛,再也不會起伏的胸膛。這張還帶有痛苦與驚惶神情的臉龐是他的,這微禿的額頭是他的,這半張的嘴也是他的。我想抓住他的手,卻被人帶走。我聽見他的醫生朋友馬沃多向我解釋:當時他正在辦公室口述一封信,突發心肌梗死,秘書即刻給馬沃多打了電話。馬沃多稱自己和救護車趕到時,已經無力回天。我心想:死神比醫生早一步降臨。馬沃多稱自己做了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但沒有任何作用。我又想:面對死神的旨意,這都是可笑的無用功。 我感覺到一種奇特而又神圣的氛圍:我能聽見旁人在說話,自己卻好像被隔絕開來。死亡是一條通道,連接了兩個相反的世界,一個嘈雜,一個寂靜。 我能在何處休息?我的身體勉強還能維持住尊嚴。我急切地一顆顆撥動手里的念珠,盡管雙腿綿軟,卻仍堅持挺立。我的腰傳來陣陣緊縮感,就像分娩時一樣。 我的腦海中掠過生命的片段、大段的《古蘭經》經文,間或聽到旁人的安慰。 馬沃多說:出生是喜悅的奇跡,死亡是悲傷的奇跡。在兩者之間,是人生,是命運。 ……
一封如此長的信 作者簡介
瑪利亞瑪·芭(1929―1981),塞內加爾女作家,一生只完成了兩部法語小說,但這兩部作品都是非洲女性文學的經典之作。她曾在小學任教職多年,后加入婦女組織協會,成為一名社會活動家。1979年,她出版了自己的靠前部小說《一封如此長的信》,該作在次年的法蘭克福書展上榮獲首屆非洲諾瑪文學獎。1981年,芭去世,遺作《猩紅之歌》于同年發表,并獲當年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文學大獎。芭的作品講述一夫多妻制的丑惡,以及女性作為這一習俗的犧牲品所經歷的痛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