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廣西文場桂林山水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05072
- 條形碼:9787559805072 ; 978-7-5598-050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西文場桂林山水情 本書特色
柴倫黨、何紅玉、蘇俊敏著的《廣西文場桂林山水情》是一部介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文場的發展歷史、藝術形式、藝術特色、藝術傳承及代表藝術家、代表作品的普及性讀本,主要內容包括文場的源流、曲本、代表性劇目介紹、唱詞特征、曲調特征、曲目介紹、藝術成果、表演藝術家簡介等內容,是一部能夠較為全面介紹文場這一藝術形態的著作,被納入“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中央專項資金項目——音樂示范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讀本系列。同時,本書稿收錄傳統文場作品11首、原創現代文場作品10首,所有作品的介紹均為中英雙譯。文末附27個文場作品詞曲譜(包括簡譜與五線譜)。為了便于傳播,還配有光盤一張,內容為上述20余首作品的表演音像資料。此為本書的*大亮點,一為保護和傳承,二為普及和傳播。
廣西文場桂林山水情 內容簡介
廣西文場是研究古詩詞及明清音樂的“活化石”! 稄V西文場桂林山水情/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內容豐富,是一部圖、文、音、像、譜、解、譯并茂地介紹和學習廣西文場的普及性讀物,同時有配套DVD供欣賞和學習。書中既簡單普及文場的小知識,又收錄了耳熟能詳的曲譜、劇目,梳理文場傳承人及藝術成果、相關研究,以全面呈現文場這一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
廣西文場桂林山水情 目錄
文場文本、曲譜
**章 源流
第二章 曲本
(一)清唱劇本
(二)曲藝唱本
(三)唱詞特征
第三章 音樂
(一)四大調
【越調】
【灘簧】
【絲弦】
【南詞】
(二)常用小調
【馬頭調】
【寄生草】
【罵玉郎】
【打掃街】
【銀紐絲】
【剪剪花】
【滿江紅】
(三)器樂曲牌
(四)主奏樂器
揚琴
琵琶
胡琴
三弦
笛子
第四章 代表性傳統劇目簡介
《翠蓮對經》
《打花鼓》
《雙下山》
《武二探兄》
《琵琶上路》
《崔氏逼休》
《陳姑追舟》
《游湖借傘》
《劉備哭關》
《北樓自嘆》
第五章 現代優秀劇曲目簡介
《漓水情深》
《春蘭吟》
《榕湖春暖》
《月圓情深》
《情深意切》
《愛的女神》
《瑤山飛燕》
《敬酒》
《漓水情》
《和諧社會人歡欣》
《文蘭匯》
《橘花飄香》
《南瓜情》
《壯家五更郎》
第六章 經典劇曲目賞析
(一)傳統劇曲目
(二)現代劇作品
(三)過場音樂
人物、歷史
第七章 傳承人風采錄
(一)大家風范
金紫臣(1872年-1953年8月)
滿謙子(1903年9月14日-1985年1月11日)
王仁和(1913年農歷三月十二日-1968年8月2日)
劉玉瑛(1921年-2009年)
(二)行家風韻
黃放昌(1910年-1968年)
蔣順芳(1914年-1983年)
唐文富(1927年-1997年)
陽蕙瓊(1939年-)
何紅玉(1941年-)
李蔚。1941年-)
鄧佩珍(1942年-)
陽繼福(1943年-)
秦小桔(1943年-)
陳秀芬(1944年-)
莫孝衡(1944年-)
諸葛濟(1945年-)
鐘士聰(1947年-2017年12月)
莫重光(1948年10月-)
李偉群(1953年-)
鄧安琪(1956年-)
葉春桃(1975年-)
(三)耍家風雅
陶沛一(1882年-1958年6月18日)
李子忠(1884年-1944年)
胡宏保(1889年-1949年)
蔣鐵根(生卒年不詳)
海逢賢(1892年-1968年)
沈善文(1900年-1969年)
蔡華圃(1903年-1950年)
蘇煥章(1906年-1984年)
楊望楠(1907年-卒年不詳)
曾貴春(1910年-1992年)
廖岱(1912年-卒年不詳)
陳一旦(1914年-1985年)
劉有馨(1914年-卒年不詳)
盧必明(1915年4月14日-1983年12月5日)
馬直清(1915年6月-1966年)
唐玉明(1915年-1980年)
婁德沛(1915年-1997年6月12日)
石紫娟(1939年8月-)
陳麗文(1942年5月-)
陳守汾(1946年1月-)
第八章 傳承和發展
第九章 藝術成果
清朝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附錄:研究
活態保護廣西文場的策略研究
談王仁和的廣西文場新腔——【南詞訴板】
淺談廣西文場的傳承譜系
參考文獻
結束語
廣西文場桂林山水情 作者簡介
柴倫黨,1979年生于陜西周至,副教授,先后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聲樂演唱專業,F執教于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音樂系,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桂林本土音樂學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1項,參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4項。教學成果豐碩,所授學生在國內外各類聲樂比賽中屢次獲獎! 『渭t玉,1941年2月生于廣西荔浦縣。畢業于桂林理TI大學物探系。1959年調入桂林市文化局工作,拜著名盲藝人王仁和、劉玉瑛為師,學唱文場、漁鼓、大鼓、零零落,并從事曲藝編導、研究工作。編創作品有近30個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演播,10余個作品獲全國一級獎勵;在廣西人民廣播電臺撰文、記譜、主講了“廣西文場音樂”講座。出版專著《曲韻》《心韻》《戲韻》《音韻》《詞韻》《劇韻》,是《中國曲藝志廣西卷》《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廣西卷》的副主編! √K俊敏,1967年生。生長于梨園世家,六歲登臺飾演京劇《沙家浜》中的郭建光。20世紀90年代就職于桂林市曲藝團。2012年起就職于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院,主要從事曲藝節目的文學及音樂創作。出版叢書《廣西文場》《詞韻》,發表論文《淺談廣西文場的傳承譜系》《廣西文場小調唱詞芻議》等。主要代表作品有廣西文場《文蘭匯》《壯寨五更郎》等以及歌曲《盼你回來》《書香永恒》等。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