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心呈意象:談書論畫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825505
- 條形碼:9787550825505 ; 978-7-5508-2550-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呈意象:談書論畫隨筆 內容簡介
此書稿是作者從廣漠的中國文化背景出發,以中國傳統的宇宙觀意識,融入儒釋道文化思想,經過自身的感悟中國豐富的文化意涵,思考論述中國書畫藝術的人文精神意味,并對中國手稿文化研究,以及將中國書畫藝術的視角審美,提升到“心靈秩序”審美的高度提出一系列新見解。此著對中國書畫藝術研究有著許多新的思考理念。
心呈意象:談書論畫隨筆 目錄
書為心極
中國書法的星空意象
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讀邢文先生“分形書法”
弘一大師書法與佛學意蘊
潘天壽書法藝術的哲學意蘊
中國古典書法藝術與現代精神生態美學
書法是漢字文化慧根上開放的花朵
——讀《書法與古籍》
書意心極神識悟化
——讀《姜立綱書法集》與《姜立綱書法文獻》
中國手稿的書法藝術
中國書法與中國手稿文化
以勢寫象與就勢觀象
——論邢文《楚簡書法探論——清華簡(系年)書法與手稿文化》
立意高古融會貫通
——讀邢文先生《道、理、禪與中國書畫》
手稿書法與人文背景的思考
——“云箋絮語一章方松與羅峰藝社同仁談藝書信手稿展”的感言
附
《云箋絮語·序》
文獻收藏的人文背景意義
——追思生命流痕中的情感
漢字書法審美宇宙觀隨想
仰觀宇宙和俯察江流
——中國書法章法與線條的審美談
漢字書法感思
書為文極
素箋心語
書法是鄉村的文化衣裳
海起書潮
——讀《龍灣書法》
從馬悅然的美感談到中國書法審美意味
心谷空靈似蘭斯馨
——追思書家蔡心谷先生
英文書法的審美意味
——與居延安教授關于英文書法藝術表現的討論
居延安教授復函
與居延安教授談《關于英文書寫中國書法藝術化》的設想
畫呈心象
道貫宇宙融匯博通
——序邢文先生《道、理、禪與中國書畫》
齊白石國畫藝術之人文精神
——紀念齊白石大師逝世四十周年
氤氳氣象人文之極
——論傅抱石山水畫
唯道集虛平和簡凈
——讀豐子愷漫畫
永嘉雙璧德藝超逸
——馬孟容馬公愚誕辰一百一十周年
天風海雨伯牙琴
——饒宗頤溫州情緣與書畫藝術
率道篤行天地美生
——觀《甌風雅頌——溫州百年書畫展》
大汶口“日月山”拓片的隨想
抽象藝術——是人類自性審美的展示
——讀居延安教授《抽象藝術:張泓的超具象孤旅》
附
抽象藝術:張泓的超具象孤旅
感覺至上,經驗置后
一封依然溫熱的書信
筆墨絮語
中國書法的星空意象
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讀邢文先生“分形書法”
弘一大師書法與佛學意蘊
潘天壽書法藝術的哲學意蘊
中國古典書法藝術與現代精神生態美學
書法是漢字文化慧根上開放的花朵
——讀《書法與古籍》
書意心極神識悟化
——讀《姜立綱書法集》與《姜立綱書法文獻》
中國手稿的書法藝術
中國書法與中國手稿文化
以勢寫象與就勢觀象
——論邢文《楚簡書法探論——清華簡(系年)書法與手稿文化》
立意高古融會貫通
——讀邢文先生《道、理、禪與中國書畫》
手稿書法與人文背景的思考
——“云箋絮語一章方松與羅峰藝社同仁談藝書信手稿展”的感言
附
《云箋絮語·序》
文獻收藏的人文背景意義
——追思生命流痕中的情感
漢字書法審美宇宙觀隨想
仰觀宇宙和俯察江流
——中國書法章法與線條的審美談
漢字書法感思
書為文極
素箋心語
書法是鄉村的文化衣裳
海起書潮
——讀《龍灣書法》
從馬悅然的美感談到中國書法審美意味
心谷空靈似蘭斯馨
——追思書家蔡心谷先生
英文書法的審美意味
——與居延安教授關于英文書法藝術表現的討論
居延安教授復函
與居延安教授談《關于英文書寫中國書法藝術化》的設想
畫呈心象
道貫宇宙融匯博通
——序邢文先生《道、理、禪與中國書畫》
齊白石國畫藝術之人文精神
——紀念齊白石大師逝世四十周年
氤氳氣象人文之極
——論傅抱石山水畫
唯道集虛平和簡凈
——讀豐子愷漫畫
永嘉雙璧德藝超逸
——馬孟容馬公愚誕辰一百一十周年
天風海雨伯牙琴
——饒宗頤溫州情緣與書畫藝術
率道篤行天地美生
——觀《甌風雅頌——溫州百年書畫展》
大汶口“日月山”拓片的隨想
抽象藝術——是人類自性審美的展示
——讀居延安教授《抽象藝術:張泓的超具象孤旅》
附
抽象藝術:張泓的超具象孤旅
感覺至上,經驗置后
一封依然溫熱的書信
筆墨絮語
展開全部
心呈意象:談書論畫隨筆 作者簡介
章方松,浙江溫州市人,布衣學人,曾出版學術與文學著作十來部。他喜歡孤獨對視宇宙星空,以自身的生命體驗、感悟,人類與自然與人文交流的人性人倫人道的情感,企求探索人類文化慧命的方向。他的學術與文學著作具有原創性的特征,以中國智慧,西方學理、佛教境界的多維視野,博采眾長,由博返約,以博馭約,開辟學術與文學創作的新思維,蘊意著深厚的中國文化精神內涵,體現著“天人合一”的人文意境。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