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沙城之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38634
- 條形碼:9787506838634 ; 978-7-5068-386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沙城之戀 本書特色
謝挺的小說,與文字間透出對人性的思考和追問,在當代小說家中,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同時,他的小說還涉及愛情、親情,處處透出溫馨和懷念,在《沙城之戀》《扶貧扎記》等篇幅中,體現得尤其突出。 謝挺著的《沙城之戀(精)/中國書籍文學館》收入了作者十余篇中短篇小說。 “中國書籍文學館”并非一個場所,它是一套中國當代文學、當代小說的大型叢書。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關注、值得期待的。所以“中國書籍文學館”又真正構成了一個場所,在這個場所中,我們不僅能鑒賞當代文學中那些*為引人注目的成果,更能懷著發現的驚喜,去尋訪當代文學中那相對安靜的區域,那里或許是曲徑幽處,或許是別有洞天,或許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著名文學評論家 李敬澤
沙城之戀 內容簡介
《沙城之戀》收入了作者十余篇中短篇小說,謝挺的小說,與文字間透出對人性的思考和追問,在當代小說家中,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同時,他的小說還涉及愛情、親情,處處透出溫馨和懷念,包括對人生哲理的參透等,在《沙城之戀》《扶貧扎記》等篇幅中,體現得尤其突出。
沙城之戀 節選
**章 一 林飛**次去北京是在 1996 年 2 月,當時春節剛剛過去,早春的北京還被嚴寒籠罩著。對一個沒有經歷過北方冬天的人來說,這的確像一次冒險,畢竟零下 10 攝氏度的情形無法想像。如果換種理由,如果不是因為吳小蕾,林飛都不會選擇這個時候去北京,但人說起來就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你可能畏首畏尾,怕熱畏寒,但需要的時候這些東西都可以為更高的目標讓步,何況他是為了愛情,拯救愛情,已經想不出比這更悲壯的理由了。 春節那段假期林飛是和吳小蕾一起回家度過的。當時吳小蕾已經借調到了部委,事后來看,那時候她就應當有了和他分手的念頭,因為照他們的計劃,春節本來是他們訂婚的時間,但被吳小蕾以種種理由推遲了。如果這些能稱為跡象,那么吳小蕾似乎又在掩蓋這些跡象,她裝作若無其事,甚至還趁大人們外出拜年時和他睡了一覺。這些對林飛來說自然已經超出了他能容忍的范圍,他無法理解了,一個準備和你分道揚鑣的人在分手的當口卻和你睡了一覺!所以等春節后吳小蕾回北京,他回廣東,吳小蕾在追身電話里支支吾吾告訴他想分手時,林飛所能感到的已經不是震驚,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耳朵,開始懷疑那個和他說話的人究竟是不是吳小蕾。真相的確如此,隨后的電話中他逐漸證實了這一點,吳小蕾也分批分步驟地交代了她和一個叫程天鵬的人的交往,那是她去年去北京出差時認識的,正是靠著這個叫程天鵬的人她才借調到了北京。 事情至此給人一種真相大白的感覺,換個人也許真會像吳小蕾希望的那樣和氣地分手,體面地退出,即使罵上幾句也僅僅是為了出口惡氣。但林飛卻犯了混,他固執地認為他和吳小蕾的感情其實很有基礎,只是吳小蕾糊涂了,才會做出這種錯誤的決定,她遲早都要為這個決定后悔的。那個星期他們光長途就打了近一千,反正吳小蕾后來什么樣的絕情話都說出來了,但它們都對林飛無效,因為在他看來這些話其實都不真實,都是迫不得已的。他要拯救吳小蕾。 吳小蕾哭了,在電話里抽抽搭搭,讓林飛替她著想,其實她也不想這樣。林飛說,那你回來吧,我們就像從前一樣,就當什么也沒發生過。 問題是怎么可能呢? 去北京是他臨時的主意,忽然間閃現的念頭,卻把吳小蕾嚇壞了,何必呢?她說,打電話不是一樣,我們不是都說清楚了? 林飛卻猛然在那邊悲憤起來,對著話筒大喊 :“我們五年了,五年了——總不能就這么隨隨便便幾句話說完就完了吧?!”吳小蕾不說話,她故意沉默著,的確,想像不出這種時候這種情形下一個失戀的男人會在北京干出點什么。 后來為了緩和,林飛開玩笑說 :“至少我也應該去把那只鉆戒拿回來吧,那可是我送給孩子他媽的。”這么說吳小蕾才無法阻攔,她有些無可奈何地說,那,來吧,你來吧。 ……
沙城之戀 作者簡介
謝挺,男,1966年10月生于湖南省郴州市。1988年畢業于云南大學地球物理系。1990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迄今已在國內重要文學期刊發表各類體裁文學作品百萬余字,部分作品為quan wei選刊轉載,并入選各種選本,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想像中的風景》、《有青草環抱的房間》,長篇小說《愛別離》、《留仙記》。曾獲《北京文學》獎、貴州省政府文藝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居貴陽。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