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與鳥兒一起飛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849304
- 條形碼:9787535849304 ; 978-7-5358-493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與鳥兒一起飛翔 本書特色
鄭作新早年謝絕美國高薪聘請,回到祖國。他領導中國鳥類研究,主持鳥類圖譜、鳥類分布目錄。鳥類檢索表等工具書的編著,到邊遠和空白地區科學考察,發現許多鳥類新亞種。 作者在《與鳥兒一起飛翔(插圖珍藏版)》這本書中敘述的一些經歷,相信能對青少年朋友有所啟發和幫助。
與鳥兒一起飛翔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生命之樹仍然一片蔥綠》、《聽奶奶講故事》、《從小養成好習慣》、《無怨無悔的抉擇》、《我要自己去找掛墩》、《峨眉山上的新發現》、《找到丟失10年的書稿》等故事。
與鳥兒一起飛翔 目錄
與鳥兒一起飛翔 節選
1978年,英國世界雉類協會來函,邀請我參加在蘇格蘭召開的年會。當時,我已73歲。這次會議有來自英、法、美、德等國的七八十人參加。在會上我作了《中國的松雞和墨琴雞》和《中國雉類的地理區劃》等學術報告,受到與會者的歡迎。當地報紙對此作了報道,廣播電臺邀我講話,協會的會刊還發表了我的報告。會議結束時,我被選為該會副會長,1986年又當選為會長,1996年被推選為終生會長。他們以此作為慶賀我90歲生日的禮物。在該協會歷史上,由中國人當會長還是**次。我想,這是出于他們對中國的尊重與重視吧。我是為此才感到高興的。當生命之樹刻下90年輪之時,回顧我的一生,我有許多話想說。我想講講過去,也許對青少年朋友會有所啟發和幫助。現在,每當我聽到“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聲時,總禁不住要停筆靜思,深為自己過早地失去母愛而傷感。因為在我5歲時,母親陳水蓮就因病去世,從那以后,是慈祥的祖母撫養我長大。她老人家把一片愛心傾注在我身上,她是我*早的啟蒙老師。我的父親鄭森藩(守仁)當時在福州鹽務局任職,經常被派往各地聯系業務,長年在外,家中就剩下奶奶、妹妹和我3人。奶奶郭仁慈當時已年過半百,但身體健壯。她除操持家務外,還要做些女紅以補貼家用。她小時候聰明好學,雖然沒進過學校,可也認識字,能閱讀書刊。她記憶力好,給我講過許多故事,其中我印象*深的要算精衛鳥填海的故事了。奶奶說:“很古的時候,有個炎帝。他有個女兒,名字叫女娃。女娃長得濃眉毛,大眼睛,好看極了。她不光長得非常漂亮,而且聰明、勇敢。這么好的孩子,炎帝當然喜歡她,總希望她待在自己身邊。可是,女娃卻想到處走走、看看,想到更遠的地方去。有一天,女娃搖著一只小船,劃進了大海。“大海風平浪靜時,女娃可以劃著小船漂得很遠。這時候女娃覺得就像坐在搖籃中,像躺在母親的懷抱里,舒服極了。有時候,海面風急浪高,浪頭一個接一個地向小船涌來,大風吼叫著,大海像一頭發怒的野獸,把小船一會兒舉上天,一會兒又摔到萬丈深的漩渦里,真是太可怕了!可是,勇敢的女娃一點也不膽怯,她迎著風浪,在大海中拼搏。“有一天,女娃又劃著船出海。劃著劃著,突然天氣變了,大風呼呼地刮了起來,大海也變了臉,黑色的大浪躥著跳著向小船打來。女娃的小船像一片落葉,顛來簸去。猛然,一個大浪劈頭蓋腦地砸下來,小船翻進海里,啊喲,女娃被大海吞沒淹死了。“女娃死后,變成了一只鳥,這只鳥就是精衛。精衛長得很美麗,白色的羽衣,深紅色的嘴,橙黃色的腳,善于飛翔。精衛飛到大海邊一座多巖石的山上安了家。它發誓要向大海報仇雪恨,要把大海填平。大海知道了‘嘿嘿’冷笑起來,它沖著山上的精衛喊道:‘你填吧,你填不了,我不怕你!’“精衛鳥不聲不響,一會兒銜來一個石子,一會兒又叼來幾根樹枝,從早到晚,不停地銜啊,叼啊,不停地填喲填喲。今天填一點,明天又填一點,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日積月累,越填越多,大海的冷笑聲也隨之越來越少,越來越小,快聽不到了。“后來,精衛還同海燕結了婚,生了兩個孩子,男的像海燕,女的像精衛,它們也加入了填海的行列,每日銜啊,飛啊,填啊……精衛鳥填海不止。”……
與鳥兒一起飛翔 作者簡介
鄭作新(1906年11月18日-1998年6月27日),國際著名的動物學家,中國鳥類學界的泰斗,中國鳥類學研究和動物地理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為使我國動物學研究走向世界,他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在半個多世紀的鳥類區系調查和系統分類的研究工作中,寫出1000多萬字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向著重鳥類亞種分化的研究,并提出物種起源地的估測及低等亞種被排擠的觀點,為生物進化論提供了有力的補充論證,為世界動物學研究與保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全世界的鳥類學界譽為鳥類學研究的一代宗師。 鄭作新1926年畢業于福建協和大學農科生物系。1927年和1930年分別獲美國密歇根大學碩士和科學博士學位,他還被學院頒予SigmaXi金鑰匙獎——這是美國大學研究院獎勵學生的Z高榮譽。時年,鄭作新年僅23歲。 畢業后,鄭作新謝絕了美國研究所的聘用,回到了祖國,被母校福建協和大學聘為動物學教授兼系主任。 鄭作新率先用中文編寫了《大學動物學實驗教程》,后又出版了《脊椎動物分類學》和《普通生物學》等教材,并被廣泛采用。由于他不斷的努力,當時在我國還是一片空白的鳥類研究,終于開展起來了。 1945年3月,鄭作新被美國國務院文化司聘為“客座教授”赴美講學和訪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鄭作新由南京調到北京中國科學院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工作。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后改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鄭作新歷任研究員、脊椎動物研究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北大學、蘭州大學等校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兼自然歷史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動植物科學委員會主任、《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動物學暨動物地理學主編。 在50年代末期(1955—1958),鄭作新發表了《中國鳥類分布名錄》。此書詳列了當時所知的中國鳥類及其在國內的分布,是研究中國鳥類的必要工具書。 1963年,由他主編出版的《中國經濟鳥類志》,美國商業部把它譯成英文本,并制成了縮影膠印本廣泛發行。為了適應國際上的需要,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社和聯邦德國的PaulPareyScientificPublishers出版公司邀請鄭作新用英文編寫《中國鳥類區系綱要》一書,并在1987年出版。 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協會(NationalWildlifeFederation)評選鄭作新為1988年度國際自然保護特殊成就獎的獲得者,并推派會長海爾(Hair)博士來京參加于1989年5月26日隆重舉行的頒獎儀式。該獎項的授獎儀式在美國國外舉行,在歷史上尚屬首次。同時,這也是頭一次頒發給一位中國的學者。 鄭作新是我國鳥類學的奠基人之一,鳥類地理學的開拓者。他對中國鳥類學和動物地理學做出了很大貢獻。他曾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學獎三項(1978),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979、1985)、特等獎(1986),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7)、一等獎(1989),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9);還獲得美國密歇根大學科學榮譽獎(1981),及美國國家動物協會的國際特殊科學成就獎(1988)。1989年獲科學院頒發的科學榮譽章。1992年他把所得獎金捐獻出來,成立鳥類科學青年獎基金。1993年獲林業部頒發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終身榮譽獎”。1995年獲“蔡冠深中國科學院院士榮譽基金會”獎。1996年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杰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由于學術上的突出成就,1980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還被推選為日本、德國、英國鳥類學會通訊會員,美國鳥類學會榮譽會員,三次連任英國世界雉類協會副會長、會長、終身會長,國際鶴類基金會首屆顧問,第22屆國際鳥類學大會名譽主席。 鄭作新是中國動物學會發起人之一(1934年),歷任秘書長、副理事長、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職。他也是中國鳥類學會的發起人之一(1980),被推為頭一任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兼任世界鶴類研究中心、中國動物園協會、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學術團體和組織的顧問。 鄭作新一生致力于鳥類學研究工作,直至1998年逝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