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樂府故事/中華文史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69990
- 條形碼:9787534869990 ; 978-7-5348-699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樂府故事/中華文史故事 本書特色
中華傳統美德,傳萬世而鑄人品,蕩正氣而震四海。她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樂府故事/中華文史故事**輯》從博大久遠的五千年歷史中,精心選擇了七十二首樂府故事,以獨特的通俗的故事形式,生動形象的筆觸,再現了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事件。
樂府故事/中華文史故事 內容簡介
《中華文史故事》以獨特的通俗的故事形式,形象地再現歷史,弘揚民族文化。它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文學樣式分門別類地加以提煉,并將各種各樣的人物、事件、文學樣式都放進歷史文化背景之下加以再現,給后人展現各式各樣的文化現象。 《樂府故事/中華文史故事**輯》收錄了《飽經亂離寫七哀》、《黃雀難逃羅網》、《神女冢的傳說》、《義士除害》、《亂世當重任》、《宦海浮沉多磨難》等樂府故事。
樂府故事/中華文史故事 目錄
英雄悲歌
衣錦還鄉
人彘之歌
淪為階下囚的趙王
雙關田歌
淮南王歌
小心您的美人
李夫人歌
天龍配天馬
降將節臣訣別
和親者的悲歌
秋風辭
匈奴人的悲歌
以詩定情
白頭吟到白頭
怨曠思惟歌
霍光輔政
零落團扇
衛皇后歌
趙氏姊妹
采桑女
可憐父母心
孤兒苦
老將獻身武溪
五噫歌
仙詩緩歌
子嗣之爭
霍家丑奴
孔雀東南飛
羌民反叛
梁冀被誅
叛臣作亂王別姬
一戰定霸業
挽歌寫時事
歷史的樂章
詩言志
苦寒行話苦寒
求賢若渴誤殺才
亂世才女
二桃殺三士
飲馬長城窟行
飽經亂離寫七哀
愁苦悲傷自傷悼
悲歌悼父
皇帝寫的情歌
閭里小事
相思之苦
洛陽行者為薛靈蕓歌
春風得意馬蹄輕
黃雀難逃羅網骨肉相疑
神女冢的傳說
青溪小姑神
絕世樂才留一歌
青蓋入洛陽
花花公子斗富
石崇競豪
直言不諱的劉毅
義士除害
君臣對答
亂世當重任
拒絕為官自寫挽歌
多愁善感康樂公
宦海浮沉多磨難
代父從軍
一曲振軍威
不屈服的鮮卑女
才盡詩人
乘時借勢兩不誤
洛陽女兒名莫愁
太后的情人
因詩惹禍
樂府故事/中華文史故事 節選
《樂府故事/中華文史故事**輯》: 英雄悲歌 在《樂府詩集·琴集》里有一首《力拔山操》(操是琴曲名),又叫《垓下歌》,是歷史上有名的西楚霸王項羽所作。說起它的來歷,還有一段催人淚下的故事。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之后,又出現了項羽、劉邦領導的兩支起義軍隊。其中,項羽英勇善戰,逐漸滅亡了秦國,并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了十九個小王國。但是,西楚王朝僅僅建立了兩個月,戰爭又四處爆發。項羽不得不四處征服叛亂,陷入疲于奔命的戰爭泥沼。 遠在漢中(今陜西漢中南鄭區)的漢王劉邦乘機擴大了自己的勢力,并率大軍東征,討伐項羽。項羽從小和叔父學習兵法,用兵靈活,又勇猛過人,因而連連挫敗劉邦的漢軍。但是劉邦手下的良將韓信在掃蕩了黃河以北之后,又占領了故齊王國地區,開始抄掠項羽的后路。項羽陷于求戰不能、求勝無力的苦境。無奈之下,項羽和劉邦簽約,準備率軍東歸。但是劉邦背信棄約,項羽軍剛剛移動,便從其背后追擊。漢軍在韓信的指揮下,在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境內)設下十面埋伏,項羽陷入重圍,無法突破。此時他才發現,自己雖身經百戰、百戰百勝卻不能贏得這*后一戰。 一天夜晚,項羽憂心忡忡,在帳中飲酒。忽然聽到四面漢軍包圍之中,唱的都是楚國的歌,大驚失色,自知敗局已定,不禁百感交集。項王有一美人,名叫虞,經常隨從項王出征;他還有一匹駿馬,名叫騅,也是隨其出生入死。面對美人虞姬、駿馬騅,項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就是《力拔山操》歌,頭一句表現了項羽力大無窮、氣勢絕倫的雄姿,第二句卻說出了生不逢時、天當滅己的無可奈何,三、四句以問句結束,更顯示出了項羽的悲劇。整首歌蕩氣回腸,項王連唱數遍。虞美人哽咽著,作了一首和詩:“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說完,以舞劍自刎而死。項王傷心欲絕,熱淚盈眶,就連身邊諸將,也被感動得涕淚四下,不能抬頭。 后來的《虞美人曲》,也是根據此作的。 衣錦還鄉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發動了秦末農民起義.沛縣泗水亭(今江蘇沛縣東)的亭長劉邦,也手提三尺寶劍,參加領導了推翻暴秦統治的斗爭,并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平定天下,撥亂反正,開創了漢王朝的基業。建國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十月,他率領人馬擊潰了*后一個異姓王淮南王黥布的叛軍后,歸途經過故鄉沛縣,順道省視故鄉父老,也含有衣錦重歸的意思。 沛縣官吏,趕忙預備行宮,鋪陳盛排,等高祖到來,都走出城外跪在道旁迎接。高祖劉邦因他們都是故鄉之人.也另眼相看,就在馬上答禮,命他們起身,引入城中。城中的老百姓都扶老攜幼,歡迎高祖,香花載道,燈彩滿街,高祖瞧著,非常高興。一入行宮,即傳令下去父老子弟一塊兒進見,不必拘泥于禮節,分坐兩旁。沛中官吏早已備好筵席,擺設起來。高祖坐在上面,讓父老子弟一塊兒飲酒.又選出兒童二百二十人,在旁邊唱歌助興,兒童都是滿口鄉音,咿咿呀呀地唱了一番。高祖非常歡心,酒興正濃之際,更加暢適,就命左右取過筑來,親自擊節,信口作歌道: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如果說項羽的《垓下歌》抒發了失敗英雄窮途末路的浩然彌哀與纏綿悲慨,那么,高祖劉邦的《大風歌》則表現了勝利英雄的躊躇滿志號恢宏氣度。 劉邦自從起兵,奠定漢家基業,到*終“駕崩長安宮”,歷經了十二年,身經百戰,戎馬倥傯。歌詩的首句以風云起興.描繪了自然界雄偉壯闊的景象,也象征了當時政治、軍事局勢如風云激蕩,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劉邦自己力挫眾敵,開創基業過程中叱咤風云、橫掃千軍的英雄氣概。第二句則點明自己是在平定內亂、威步四海的勝利形勢下回歸故鄉的。在社稷安定、威震天下之際,他勝利班師,榮歸故里,心情激動喜不自禁,難怪要與故人父老子弟慷慨高歌,回旋起舞了。他的故里之行,可謂衣錦還鄉,榮宗耀祖;同時久經沙場,游子思歸也是人之常情。第三句則顯露出帝王的遠謀,從創業轉向了守成,任用羅致等一批忠誠的猛士守御四方,維護統一,使自己親手開創的宏偉帝業萬世長存。 ……
樂府故事/中華文史故事 作者簡介
張巨才,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曾出版、主編《宋詞一萬首》《歷代名篇賞析》《二十五史歷史故事》《中華文史故事》等多種著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