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地名與城市標識提升路徑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02198
- 條形碼:9787010202198 ; 978-7-01-02021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名與城市標識提升路徑探索 本書特色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地名部分、城市標識部分和建議部分。*部分以秦皇島市海港區、山海關區、及北戴河區(包含秦皇島開發區和北戴河新區在內)為研究對象,通過詳細調研區域道路名稱,準確分析道路地名指位功能和文化傳承功能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針對性改善、提升方案,以增強地名在城市資源導入、空間位置組織、地域文化傳承和國際形象塑造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對項目區域內地名標志和其他標志等標識系統進行詳細調研,準確分析現狀,歸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標識系統的外在形式、承載信息、關聯程度和設置位置等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增強規劃區內標識系統的科學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第三部分結合現狀分析,依據國家和地方法規,立足項目區現勢條件和未來發展需要,提出下一步的政策建議。
地名與城市標識提升路徑探索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地名部分、城市標識部分和建議部分。靠前部分以秦皇島市海港區、山海關區、及北戴河區(包含秦皇島開發區和北戴河新區在內)為研究對象,通過詳細調研區域道路名稱,準確分析道路地名指位功能和文化傳承功能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針對性改善、提升方案,以增強地名在城市資源導入、空間位置組織、地域文化傳承和靠前形象塑造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對項目區域內地名標志和其他標志等標識系統進行詳細調研,準確分析現狀,歸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標識系統的外在形式、承載信息、關聯程度和設置位置等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增強規劃區內標識系統的科學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第三部分結合現狀分析,依據國家和地方法規,立足項目區現勢條件和未來發展需要,提出下一步的政策建議。
地名與城市標識提升路徑探索 目錄
地名與城市標識提升路徑探索 作者簡介
中國地名研究所是民政部下屬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有下列幾個方面:研究地名學的基本理論;研究地名命名、更名的規律及其應用;研究地名管理的方法; 受部委托負責起草和修訂地名的各種技術規范;承擔國內外地名的翻譯任務;編輯出版各類地名圖書;研究并建立我國地名信息系統;受部委托組織國內外學術交流并承擔聯合國地名專家組的業務工作;完成部交辦的其它工作;承擔全國地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日常工作;承擔聯合國地名專家組日常工作。內設機構有辦公室(人事處)、應用理論研究室、地名譯寫研究室、地名信息系統研究室、實驗室,另全國地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研究所。張清華,1973年3月出生,山東東營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歷史地理學博士。任職于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主要從事地名應用理論和地名文化研究工作。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