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百年蕭殷紀念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87835
- 條形碼:9787536087835 ; 978-7-5360-8783-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年蕭殷紀念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為兩大部分, 前半部分收入“紀念文藝評論家蕭殷逝世十周年暨蕭殷文藝思想研討會”的紀念與研究文章及有關資料, 后半部分則是公開發表過的有關蕭殷的紀念文章。
百年蕭殷紀念文集 目錄
舊詩一組悼蕭殷
新詩一組懷蕭殷
斯人風范永在——在蕭殷雕像落成典禮大會上的講話
致蕭殷雕像落成典禮信函
發揚蕭殷精神加強廣東文學理論隊伍建設
緬懷蕭殷業績,努力把蕭殷家鄉建設好
《蕭殷文學書簡》序
成灰蠟炬魂如火
“逝者活在人們心中”——兼談《蕭殷傳》
蠟炬精神的禮贊
賀電·賀信選載
蕭殷雕像揭幕典禮追記
病中的蕭殷
蕭殷——不聲不響的向導
……
第二輯 文化之脈
第三輯 時代之子
百年蕭殷紀念文集 節選
《百年蕭殷紀念文集》: 斯人風范永在——在蕭殷雕像落成典禮大會上的講話 我要代表中國作協書記處和我們幾個曾在蕭殷同志領導下,曾深受蕭殷同志教誨的同志說幾句話。 我們首先要感謝惠陽地委、龍川縣委縣政府和作協廣東分會,為對我國卓有貢獻的革命文學家蕭殷同志立了這樣一個莊嚴而親切的紀念像。蕭殷同志以他辛勞勤奮的一生,為發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和培養社會主義文學新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不僅是龍川縣人民的光榮,也是文學界的光榮,是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 在蕭殷同志領導《文藝報》時期,自1950年我在他領導下工作了幾年。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30多年了。那時我只是個22歲的文學編輯,現在回想那幾年在蕭殷同志領導下工作,朝夕與共,時時刻刻受到他的教導和指點,他的親切的音容笑貌直到現在仿佛還在眼前。回想起來,他給我們的影響和熏陶是多方面的,他并不是一個喜歡耳提面命、經常教訓人的人,他留給我們的印象正像許多同志所感受到的那樣,他是一位忠厚長者,一位卓有識見的學者,一位辛勤耕耘的文學園丁,一位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師。 他是一個身教重于言教的出色的共產黨員。在這里,我想講幾點他留給我們*深的印象: 一、他的熱愛群眾、關心群眾的觀點。那時《文藝報》經常接到許多文學青年、文學愛好者的來信、來稿。那時許多來稿水平并不高,許多來信提出的問題也比較幼稚,甚至五花八門,相當混雜,但是蕭殷同志總是十分仔細地閱讀,給他們的稿件提出意見,給他們提出的問題寫答復。而對某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他就寫成文章加以分析和說明。那時《文藝報》有個欄目叫《讀稿隨談》,蕭殷同志有些答復和文章正是在該欄目上發表的。蕭殷這種極端認真負責和一絲不茍的精神極大地教育了我們每個人,使我們懂得了如何尊重群眾、關心群眾,如何做好關系到廣大文學青年成長的工作。我們那時確實做到了每信必復,每問必答,而我們也正是通過這樣的鍛煉提高了自己。 二、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精神。20世紀50年代,由于新中國成立不久,文學界的思想情況是比較復雜的。對于文學的社會功能、作用、價值,也有各種各樣的理解,當時文藝界思想斗爭相當激烈。在這種錯綜復雜的情況下,蕭殷同志總是能保持清醒的實事求是的精神,對一些糊涂的、錯誤的認識能通過細致的分析加以論述和引導,而對于那些形而上學、教條主義、脫離實際的批評,則決不會隨聲附和或去隨便支持。他筆下的文章的文風,總是明快的、親切的、說理的、平易近人的,這和他一貫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三、蕭殷同志是一個異常勤奮的人,甚至可以說為了革命文學事業的發展和對文學青年的培養達到了奮不顧身的程度。他確實是如同蠟燭一樣,為了照亮別人,他默默地以自己全身心燃燒自己,直到*后一刻。據說在他病危時,在病床上仍然還堆滿了文學青年給他的來信和來稿,和他的沒有寫完的回信。這說明廣大文學青年對他的信任和愛戴,也說明他的忘我的獻身精神強有力吸引著他們,他們從他那里汲取到了巨大的溫暖和力量。 在接到龍川縣委發給我的請柬以后,對蕭殷同志的懷念和往日的美好印象紛至沓來。對他的光明磊落的一生,我想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不趨時,不媚俗,斯人風范永在。 重群眾,重事業,仁者遺愛長存。 剛才瞻仰了紀念像,蕭殷同志含著微笑,用期待的眼睛望著我們。 他期望我們一些什么呢?我想,他是期望我們繼承他的革命遺志,期望我們像他那樣發揚重群眾、重事業、奮斗不息的精神。如果我們能做到那樣,那就是對蕭殷同志*好的紀念了。 ……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