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通信經濟學(第3版)/儲成祥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495150
- 條形碼:9787115495150 ; 978-7-115-4951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通信經濟學(第3版)/儲成祥 本書特色
1.內容新穎,實踐性強。本書具有內容系統全面、深入淺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特點,反映了近年來通信行業變革和通信經濟研究領域的*新進展。 2.結構安排合理。本書對教材章節安排重新做了調整,進一步完善了教材體系結構,以更好地適應教學需要。 3.資源豐富。本書提供PPT課件、參考答案等教學資料。
通信經濟學(第3版)/儲成祥 內容簡介
在經濟學的體系中,產業經濟學是研究國民經濟各種產業共通的運行規律的應用經濟學。但是,國民經濟各個行業還有其特殊性和運行規律,如工業經濟、商業經濟和運輸經濟等。通信經濟同樣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通信經濟學就是一門帶有通信行業特色的產業經濟學。 本書內容包括通信的起源與發展、通信業的地位與職能、通信業與社會信息化、通信業的產業屬性與經濟特征、通信網與網間互聯、通信企業及邊界、通信產品、通信產品成本、通信資費、通信收入與通信產業績效、通信市場發育與結構及通信規制。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通信行業不錯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
通信經濟學(第3版)/儲成祥 目錄
一、通信經濟學的性質和研究對象 1
二、通信與信息化 4
三、通信經濟學研究的指導思想及
發展 7
四、通信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8
第 1章 通信的起源與發展 10
1.1 通信產生發展的歷史進程 10
1.1.1 通信的起源 10
1.1.2 通信發展的階段劃分 10
1.1.3 影響通信業發展的因素 11
1.2 通信方式 11
1.2.1 郵政通信與電信通信的
區別 11
1.2.2 兩種通信方式各自的優勢 11
1.3 我國通信業發展的歷史沿革 12
1.3.1 我國郵政通信業的發展 12
1.3.2 我國電信通信業的發展 13
1.4 世界通信業發展的趨勢及評價
指標 13
1.4.1 新技術、新經濟下的通信發展 14
1.4.2 信息通信業發展水平的評價
指標 14
復習思考題 16
第 2章 通信業的地位與職能 17
2.1 通信業范圍的界定 17
2.1.1 信息產業的范圍 17
2.1.2 廣義的通信業 18
2.1.3 狹義的通信業 19
2.2 通信業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 20
2.2.1 *重要的經濟資源 20
2.2.2 社會的基礎設施 21
2.2.3 經濟發展的先行產業 21
2.2.4 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
部分 22
2.3 通信業的職能 23
2.3.1 通信的軍事職能 23
2.3.2 通信的社會職能 23
2.3.3 通信的經濟職能 24
復習思考題 25
第3章 通信業與社會信息化 26
3.1 信息經濟與網絡經濟 26
3.1.1 信息經濟的概念與特征 26
3.1.2 網絡經濟的形成與發展 28
3.1.3 網絡經濟的特征 29
3.1.4 網絡經濟對社會經濟結構的
影響 31
3.2 社會信息化及其測度 33
3.2.1 信息化的內涵與層次 33
3.2.2 社會信息化的測度方法 35
3.2.3 我國社會信息化的特點 39
3.3 通信業在新經濟形態中的地位和
作用 40
3.3.1 通信業在信息經濟中的地位和
作用 40
3.3.2 通信業在網絡經濟中的地位和
作用 42
復習思考題 44
第4章 通信業的產業屬性與經濟特征 45
4.1 通信業的產業關聯 45
4.1.1 產業關聯的基本原理 45
4.1.2 電信產業鏈的發展 46
4.1.3 郵政產業鏈的打造 52
4.2 通信業的產業屬性 53
4.2.1 產業劃分的基本理論 53
4.2.2 通信業屬于第三產業 55
4.2.3 通信業屬于物質生產部門 55
4.2.4 通信業屬于信息產業 56
4.3 通信業的經濟特征 56
4.3.1 生產的網絡性 56
4.3.2 產品的服務性 57
4.3.3 產業的準公用性 57
4.3.4 產業的自然壟斷性 58
4.3.5 經營的網絡外部性 59
復習思考題 59
第5章 通信網與網間互聯 60
5.1 通信網的組織形式 60
5.1.1 通信網的概念和分類 60
5.1.2 通信網的基本組織形式 61
5.1.3 通信網的分層結構 63
5.1.4 通信網的發展趨勢 64
5.2 我國通信網的組成 65
5.2.1 電信通信網 65
5.2.2 郵政通信網 68
5.2.3 物聯網和泛在網 70
5.3 電信網間互聯 71
5.3.1 網間互聯的概念和意義 71
5.3.2 網間互聯的方式 72
5.3.3 網間互聯的原則 73
5.3.4 網間互聯結算 74
5.3.5 網間互聯協議 75
5.4 通信網絡安全 75
5.4.1 信息安全和通信網絡安全 76
5.4.2 信息安全威脅 76
5.4.3 網絡安全與防范 77
5.4.4 國內外信息安全法律法規 78
5.4.5 信息安全標準體系 79
復習思考題 80
第6章 通信企業及邊界 81
6.1 通信企業的性質和特點 81
6.1.1 通信企業的性質 81
6.1.2 通信企業的特點 82
6.2 通信企業的分類 84
6.2.1 郵政企業與電信企業 84
6.2.2 基礎電信業務運營商、增值
電信業務運營商和虛擬電信
運營商 84
6.3 通信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86
6.3.1 通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和特征 86
6.3.2 通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成
要素 87
6.3.3 通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
培育 89
6.4 通信企業的縱向邊界 90
6.4.1 企業邊界與企業縱向
一體化 90
6.4.2 企業的縱向邊界 92
6.4.3 縱向一體化戰略的優勢及
局限性 93
6.4.4 通信企業的縱向一體化
戰略 95
6.5 通信企業的橫向邊界 95
6.5.1 橫向一體化背景下企業邊界確定的依據 95
6.5.2 企業橫向邊界與多元化經營 97
6.5.3 多元化經營的優勢和風險 98
6.5.4 電信企業的橫向一體化
戰略 100
6.6 通信企業的資本運營 101
6.6.1 資本運營的概念 101
6.6.2 通信企業資本運營的類型 102
復習思考題 106
第7章 通信產品 107
7.1 通信產品的分類與計量 107
7.1.1 通信產品的界定與特征 107
7.1.2 通信產品的分類 108
7.1.3 通信產品的計量方法 110
7.2 通信產品的結構分析 111
7.2.1 郵政產品結構 111
7.2.2 電信產品結構 114
復習思考題 120
第8章 通信產品成本 121
8.1 通信產品成本構成及特點 121
8.1.1 產品成本的一般概念 121
8.1.2 通信產品成本的內涵及
構成 122
8.1.3 通信產品成本的特點 123
8.2 通信成本研究的不同視角和常用概念 125
8.2.1 通信行業研究成本的不同
角度 125
8.2.2 通信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
概念 127
8.2.3 市話網與移動網的增量成本結構分析 131
8.3 通信成本的測算 133
8.3.1 通信成本測算的重要性 133
8.3.2 電信成本測算的思路 133
8.3.3 電信成本測算方法及模型 136
復習思考題 143
第9章 通信資費 144
9.1 通信資費及其分類 144
9.1.1 通信資費的實質 144
9.1.2 通信資費的分類 144
9.1.3 通信資費的計價單位 146
9.2 通信資費水平的確定 146
9.2.1 通信資費確定的影響因素 146
9.2.2 通信資費確定的方法選擇 149
9.3 通信資費結構 156
9.3.1 電信單項業務資費結構 156
9.3.2 郵政單項業務資費結構 160
9.3.3 總體業務資費結構 161
9.4 通信資費體制 163
9.4.1 通信資費定價方式 163
9.4.2 政府對通信資費的管理 166
9.5 通信企業定價實踐 171
9.5.1 企業定價程序 171
9.5.2 企業定價方法 173
9.5.3 電信資費定價實踐 177
復習思考題 187
第 10章 通信收入與通信產業績效 188
10.1 通信收入及其影響因素 188
10.1.1 通信收入的基本概念 188
10.1.2 通信收入的分類 189
10.1.3 技術發展與通信收入構成的
變動 190
10.1.4 通信業務收入增長趨勢 190
10.1.5 影響通信收入增長的因素 193
10.2 通信業務收入的分配 195
10.2.1 通信收入分配的必然性和自
有收入 195
10.2.2 郵政通信網的專業核算 196
10.2.3 電信通信網間互聯結算 196
10.3 通信企業和產業績效 199
10.3.1 產業績效評價的視角 199
10.3.2 電信資費水平的國際
比較 199
10.3.3 通信市場績效 200
10.3.4 通信產業績效分析 204
10.3.5 通信企業績效 210
復習思考題 213
第 11章 通信市場發育與結構 214
11.1 通信市場及其主體 214
11.1.1 市場的一般概念 214
11.1.2 通信市場內涵及分類 215
11.1.3 通信市場的構成主體 216
11.2 通信市場發育與變革 221
11.2.1 壟斷的通信市場 221
11.2.2 通信市場競爭的形成與
發展 225
11.3 通信市場的有效競爭與有限
競爭 233
11.3.1 通信企業的競爭行為 233
11.3.2 有效競爭及必要性 239
11.3.3 合作與有序的競爭 240
11.3.4 有限的競爭、適度的競爭 241
11.3.5 主導運營商與網絡中立性 242
11.4 市場結構的基本理論 242
11.4.1 市場結構的概念 242
11.4.2 市場結構的典型類型 243
11.4.3 決定市場結構的主要因素 244
11.4.4 市場結構與市場運行效率 248
11.5 通信市場結構 249
11.5.1 通信市場結構的影響因素 249
11.5.2 通信市場結構的優化選擇 254
11.5.3 通信市場結構實證分析 256
復習思考題 265
第 12章 通信規制 266
12.1 規制理論與通信規制的必然性 266
12.1.1 規制的內涵及規制原因 266
12.1.2 通信網絡外部性與市場
失靈 269
12.1.3 政府對通信業規制的
必然性 273
12.2 通信業規制目標與政策 275
12.2.1 通信業規制目標 275
12.2.2 通信業規制內容 276
12.2.3 通信業規制政策 278
12.3 通信規制的對稱與非對稱 281
12.3.1 對稱規制與非對稱規制的
含義 281
12.3.2 實施非對稱規制的原因 281
12.3.3 非對稱規制對象的認定 282
12.3.4 互聯互通的非對稱規制 283
12.3.5 非對稱規制的相對性和
時間性 285
12.4 通信規制實踐 286
12.4.1 國外通信業規制實踐 286
12.4.2 我國通信業規制實踐 290
12.4.3 融合背景下通信規制的
發展 293
復習思考題 297
附錄1 術語表 298
附錄 2 中國電信業2010年電信業務
不變單價表 304
附錄 3 中國電信業2015年電信業務
不變單價表 306
參考文獻 307
通信經濟學(第3版)/儲成祥 作者簡介
儲成祥,教授,南京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曾在《通信企業管理》、《郵政研究》、《技術經濟與管理》等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教材多部,如《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年5月)、《通信企業管理》(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