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經典譯林名人傳/(法國)羅曼.羅蘭/經典譯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74673
- 條形碼:9787544774673 ; 978-7-5447-7467-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典譯林名人傳/(法國)羅曼.羅蘭/經典譯林 本書特色
《名人傳》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的傳記名著,被評為“人類有史以來的30本好書”之一。經典譯林版《名人傳》采用翻譯家傅雷先生經典譯作,自述青年時代深受影響,著名作家、翻譯家楊絳先生親為作序。貝多芬供大家享樂的音樂,是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米開朗琪羅留給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里,描述了萬千生靈的渺小與偉大,描述了他們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諧,借以播送愛的種子。
經典譯林名人傳/(法國)羅曼.羅蘭/經典譯林 內容簡介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的合稱。三位傳主都是人類歷目前極富天才的偉大人物,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藝術家的共通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惑的人生征途上歷盡苦難與顛躓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凸現(xiàn)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經典譯林名人傳/(法國)羅曼.羅蘭/經典譯林 節(jié)選
譯者序 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唯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唯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讀到本書時所得的教訓。 不經過戰(zhàn)斗的舍棄是虛偽的,不經劫難磨煉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xiàn)實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茍且,小智小慧,是我們的致命傷:這是我十五年來與日俱增的信念。而這一切都由于貝多芬的啟示。 我不敢把這樣的啟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譯了本書。現(xiàn)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我們比任何時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時都更需要堅忍、奮斗、敢于向神明挑戰(zhàn)的大勇主義。現(xiàn)在,當初生的音樂界只知訓練手的技巧,而忘記了培養(yǎng)心靈的神圣工作的時候,這部《貝多芬傳》對讀者該有更深刻的意義。——由于這個動機,我重譯了本書。*這部書的初譯稿,成于一九三二年,在存稿堆下埋藏了有幾十年之久。——出版界堅持本書已有譯本,不愿接受。但已出版的譯本絕版已久,我始終未曾見到。然而我深深地感謝這件在當時使我失望的事故,使我現(xiàn)在能全部重譯,把少年時代幼稚的翻譯習作一筆勾銷。 此外,我還有個人的理由。療治我青年時世紀病的是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戰(zhàn)斗意志的是貝多芬,在我靈智的成長中給我大影響的是貝多芬,多少次的顛撲曾由他攙扶,多少的創(chuàng)傷曾由他撫慰,——且不說引我進音樂王國的這件次要的恩澤。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澤轉贈給比我年輕的一代之外,我不知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償還我對貝多芬,和對他偉大的傳記家羅曼·羅蘭所負的債務。表示感激的*好的方式,是施予。 為完成介紹的責任起見,我在譯文以外,附加了一篇分析貝多芬作品的文字。我明知道是一件越俎的工作,但望這番力不從心的努力,能夠發(fā)生拋磚引玉的作用。 譯者 一九四二年三月 原序 二十五年前,當我寫這本小小的《貝多芬傳》時,我不曾想要完成什么音樂學的著作。那是一九二年。我正經歷著一個騷亂不寧的時期,充滿著兼有毀滅與更新作用的雷雨。我逃出了巴黎,來到我童年的伴侶,曾經在人生的戰(zhàn)場上屢次撐持我的貝多芬那邊,尋覓十天的休息。我來到波恩,他的故里。我重復找到了他的影子和他的老朋友們,就是說在我到科布倫茨訪問的韋格勒的孫子們身上,重又見到了當年的韋格勒夫婦。在美因茲,我又聽到他的交響樂大演奏會,是魏因加特納指揮的。然后我又和他單獨相對,傾吐著我的衷曲,在多霧的萊茵河畔,在那些潮濕而灰色的四月天,浸淫著他的苦難,他的勇氣,他的歡樂,他的悲哀;我跪著,由他用強有力的手攙扶起來,給我的新生兒約翰·克利斯朵夫行了洗禮;在他祝福之下,我重又踏上巴黎的歸路,得到了鼓勵,和人生重新締了約,一路向神明唱著病愈者的感謝曲。那感謝曲便是這本小冊子。先由《巴黎雜志》發(fā)表,后又被貝璣拿去披露。我不曾想到本書會流傳到朋友們的小范圍以外。可是“各有各的命運……” 恕我敘述這些枝節(jié)。但今日會有人在這支頌歌里面尋求以嚴格的史學方法寫成的淵博的著作,對于他們,我不得不有所答復。我自有我做史家的時間。我在《韓德爾》和關于歌劇研究的幾部書內,已經對音樂學盡了相當的義務。但《貝多芬傳》絕非為了學術而寫的。它是受傷而窒息的心靈的一支歌,在蘇生與振作之后感謝救主的,我知道,這救主已經被我改換面目。但一切從信仰和愛情出發(fā)的行為都是如此的。而我的《貝多芬傳》便是這樣的行為。大家人手一編地拿了去,給這冊小書走上它不曾希望的好運。那時候,法國幾百萬的生靈,被壓迫的理想主義者的一代,焦灼地等待著一聲解放的訊號。這訊號,他們在貝多芬的音樂中聽到了,他們便去向他呼吁。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誰不記得那些四重奏音樂會,仿佛彌撒祭中唱《神之羔羊》——誰不記得那些痛苦的臉,注視著祭獻禮,因它的啟示而受著光輝的燭照?生在今日的人們已和生在昨日的人們離得遠遠了。(但生在今日的人們是否能和生在明日的離得更近?)在本世紀初期的這一代里,多少行列已被殲滅:戰(zhàn)爭開了一個窟窿,他們和他們*優(yōu)秀的兒子都失了蹤影。我的小小的《貝多芬傳》保留著他們的形象。出自一個孤獨者的手筆,它不知不覺地竟和他們相似。而他們早已在其中認出自己。這小冊子,由一個無名的人寫的,從一家無名的店鋪里出來,幾天之內在大眾手里傳播開去,它已不再屬于我了。 我把本書重讀了一遍,雖然殘缺,我也不擬有所更易。作者預備另寫一部歷史性的和專門性的書,以研究貝多芬的藝術和他創(chuàng)造性的人格。*按此書早已于一九二八年正月在巴黎出版。因為它應當保存原來的性質,和偉大的一代神圣的形象。在貝多芬百年祭的時候,*按一九二七年適為貝多芬百年死忌。我紀念那一代,同時頌揚它偉大的同伴,正直與真誠的大師,教我們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師。 羅曼羅蘭 一九二七年三月
經典譯林名人傳/(法國)羅曼.羅蘭/經典譯林 作者簡介
羅曼·羅蘭,1866年生于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03年,羅曼·羅蘭發(fā)表《貝多芬傳》,引起當時公眾的廣泛關注。隨后他開始撰寫古今名人傳記,宣揚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英雄主義,先后發(fā)表《米開朗琪羅傳》《彌萊傳》《托爾斯泰傳》《甘地傳》等名人傳記。他的小說代表作有《約翰·克利斯朵夫》和《母與子》。1915年,為了表彰“他在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及對真理的熱愛”,羅曼·羅蘭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傅雷,著名翻譯家、作家、教育家、學者,鋼琴家傅聰的父親。早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他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包括《名人傳》《約翰·克利斯朵夫》《藝術哲學》以及巴爾扎克系列作品,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閱讀。中國法語文學翻譯*高獎“傅雷翻譯獎”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與傅聰的通信集《傅雷家書》已成為中國人的必讀書。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