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遠處的青山:外國經典散文青春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43351
- 條形碼:9787020143351 ; 978-7-02-01433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遠處的青山:外國經典散文青春版 本書特色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選編的《遠處的青山(青春版外國經典散文)》是為初中至高中年齡的青少年精選的外國經典散文隨筆集,均出自各國文學大師或思想家之手,譯者也大多是我國一流的翻譯家。這些美妙的散文,從十六世紀法國大作家蒙田的隨筆到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無不散發著對大自然,對自由,對愛、友誼、美的歌頌和贊揚,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
遠處的青山:外國經典散文青春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精選的外國經典散文隨筆集, 均出自各國文學大師或思想家之手, 譯者也大多是我國一流的翻譯家。這些美妙的散文, 從十六世紀法國大作家蒙田的隨筆到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 無不散發著對大自然, 對自由, 對愛、友誼、美的歌頌和贊揚, 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
遠處的青山:外國經典散文青春版 目錄
目 錄
培 根
論美 1
談讀書 2
盧伯克
談自我教育(節選) 5
蕭伯納
貝多芬百年祭 8
加德納
年輕的美國 14
高爾斯華綏
遠處的青山 19
貝洛克
論貧窮 24
比爾博姆
送行 29
切斯特頓
躺在床上 35
托馬斯
夏天——蘇塞克斯 40
林 德
無知的樂趣 46
勞倫斯
鳥啼 52
愛丁頓
科學與宗教 57
伍爾夫
萊斯利·斯蒂芬 62
奧威爾
射象 69
蒙 田
論年齡 77
自我評價 79
盧 梭
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里 81
夏多布里昂
別了,法蘭西! 85
大仲馬
獵狼記 87
雨 果
巴爾扎克之死 90
桑
冬天之美 96
波德萊爾
時鐘 98
法朗士
塞納河岸的早晨 100
列那爾
一個樹木的家庭 102
羅 蘭
論創造 104
阿 蘭
讀書之樂 107
紀 德
沙漠 112
西多尼·科萊特
松鼠 115
加 繆
蒂巴薩的婚禮 120
歌 德
自然
——斷片 127
里克特
兩條路 131
海 涅
倫敦 133
施托姆
春到海堤 137
霍普特曼
遠處的青山:外國經典散文青春版 節選
兩 條 路 (德)里克特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佇立在窗前。他悲戚地舉目遙望蒼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凈的湖面上。老人又低頭看看地面,幾個比他自己更加無望的生命正走向它們的歸宿——墳墓。老人在通往那塊地方的路上,也已經消磨掉六十個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過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沒有得到任何別的東西。他老態龍鐘,頭腦空虛,心緒憂郁,一把年紀折磨著老人。 年輕時代的情景浮現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莊嚴的時刻,父親將他置于兩條道路的入口——一條路通往陽光燦爛的升平世界,田野里豐收在望,柔和悅耳的歌聲四方回蕩;另一條路卻將行人引入漆黑的無底深淵,從那里涌流出來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滿處蠕動,吐著舌箭。 老人仰望昊天,苦惱地失聲喊道:“青春啊,回來!父親喲,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會選擇一條正路的!”可是,父親以及他自己的黃金時代卻一去不復返了。 他看見陰暗的沼澤地上空閃爍著幽光,那光亮游移明滅,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輕拋浪擲的年華。他看見天空中一顆流星隕落下來,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喪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臟。他記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們,他們走的是高尚、勤奮的道路,在這新年的夜晚,載譽而歸,無比快樂。 高聳的教堂鐘樓鳴鐘了,鐘聲使他回憶起兒時雙親對他這浪子的疼愛。他想起了發蒙時父母的教誨,想起了父母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禱。強烈的羞愧和悲傷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親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淚珠兒泫然墜下,他絕望地大聲呼喚:“回來,我的青春!回來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來了。原來,剛才那些只不過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兒時做的一個夢。盡管他確實犯過一些錯誤,眼下卻還年輕。他虔誠地感謝上天,時光仍然是屬于他自己的,他還沒有墮入漆黑的深淵,盡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條正路,進入福地洞天,豐碩的莊稼在那里的陽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門口徘徊逡巡,躊躇著不知該走哪條路的人們,記住吧,等到歲月流逝,你們在黢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蹌時,再來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來!還我韶華!”那只能是徒勞的了。 遠處的青山 (英)高爾斯華綏 不僅僅是在這剛剛過去的三月里(但已恍同隔世),在一個充滿痛苦的日子——德國發動它*后一次總攻后的那個星期天,我還登上過這座青山嗎?正是那個陽光和煦的美好天氣,南坡上的野茴香濃郁撲鼻,遠處的海面一片金黃。我俯身草上,暖著面頰,一邊因為那新的恐怖而尋找安慰,這進攻發生在連續四年的戰禍之后,益發顯得酷烈出奇。 “但愿這一切快些結束吧!”我自言自語道,“那時我就又能到這里來,到一切我熟悉的可愛的地方來,而不致這么傷神揪心,不致隨著我的表針的每下嘀嗒,就又有一批生靈慘遭涂炭。啊,但愿我又能——難道這事便永無完結了嗎?” 現在總算有了完結,于是我又一次登上了這座青山,頭頂上沐浴著十二月的陽光,遠處的海面一片金黃。這時心頭不再感到痙攣,身上也不再有毒氛侵襲。和平了!仍然有些難以相信。不過再不用過度緊張地去諦聽那永無休止的隆隆炮火,或去觀看那倒斃的人們,張裂的傷口與死亡。和平了,真的和平了!戰爭繼續了這么長久,我們不少人似乎已經忘記了1914年8月戰爭全面爆發之初的那種盛怒與驚愕之感。但是我卻沒有,而且永遠不會。 在我們一些人中——我以為實際在相當多的人中,只不過他們表達不出罷了——這場戰爭主要會給他們留下了這種感覺:“但愿我能找到這樣一個國家,那里人們所關心的不再是我們一向所關心的那些,而是美,是自然,是彼此仁愛相待。但愿我能找到那座遠處的青山!”關于忒俄克里托斯的詩篇,關于圣法蘭西斯的高風,在當今的各個國家里,正如東風里草上的露珠那樣,早已渺不可見。即或過去我們的想法不同,現在我們的幻想也已破滅。不過和平終歸已經到來,那些新近被屠殺掉的人們的幽魂總不致再隨著我們的呼吸而充塞在我們的胸臆。 和平之感在我們思想上正一天天變得愈益真實和愈益與幸福相連。此刻我已能在這座青山之上為自己還能活在這樣一個美好的世界而贊美造物。我能在這溫暖陽光的覆蓋之下安然睡去,而不會醒后又是過去的那種懨懨欲絕。我甚至能心情歡快地去做夢,不致醒后好夢打破,而且即使做了噩夢,睜開眼睛后也就一切消失。我可以抬頭仰望那碧藍的晴空而不會突然瞥見那里拖曳著一長串猙獰可怖的幻象,或者人對人所干出的種種傷天害理的慘景。我終于能夠一動不動地凝視著晴空,那么澄澈而蔚藍,而不會時刻受著悲愁的拘牽,或者俯視那光滟的遠海,而不致擔心波面上再會浮起屠殺的血污。 天空中各種禽鳥的飛翔,海鷗、白嘴鴨以及那往來徘徊于白堊坑邊的棕色小東西對我都是欣慰,它們是那樣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一只畫眉正鳴囀在黑莓叢中,那里葉間還晨露未干。輕如蟬翼的新月依然隱浮在天際;遠方不時傳來熟悉的聲籟;而陽光正暖著我的臉頰。這一切都是多么愉快。這里見不到兇猛可怕的蒼鷹飛撲而下,把那快樂的小鳥攫去。這里不再有歉仄不安的良心把我從這逸樂之中喚走。到處都是無限歡欣,完美無瑕。這時張目四望,不管你看看眼前的蝸牛甲殼,雕鏤刻畫得那般精致,恍如童話里小精靈頭上的細角,而且角端作薔薇色;還是俯瞰從此處至海上的一帶平蕪,它浮游于午后陽光的微笑之下,幾乎活了起來,這里沒有樹籬,一片空曠,但有許多炯炯有神的樹木,還有那銀白的海鷗,翱翔在色如蘑菇的耕地或青蔥翠綠的田野之間;不管你凝視的是這株小小的粉紅雛菊,而且慨嘆它的生不適時,還是注目那棕紅灰褐的滿谷林木,上面乳白色的流云低低懸垂,暗影浮動——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這是只有大自然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而且那觀賞大自然的人的心情也分外悠閑的時候,才能見得到的。 在這座青山之上,我對戰爭與和平的區別也認識得比往常更加透徹。在我們的一般生活當中,一切幾乎沒有發生多大改變——我們并沒有領得更多的奶油或更多的汽油,戰爭的外衣與裝備還籠罩著我們,報紙雜志上還充溢著敵意仇恨;但是在精神情緒上我們確已感到了巨大差別,那久病之后逐漸死去還是逐漸恢復的巨大差別。 據說,此次戰爭爆發之初,曾有一位藝術家杜門不出,把自己關在家中和花園里面,不訂報紙,不會賓客,耳不聞殺伐之聲,目不睹戰爭之形,每日唯以作畫賞花自娛——只不知他這樣繼續了多久。難道他這樣做法便是聰明,還是他所感受到的痛苦比那些不知躲避的人更加厲害?難道一個人連自己頭頂上的蒼穹也能躲得開嗎?連自己同類的普遍災難也能無動于衷嗎? 整個世界的逐漸恢復——生命這株偉大花朵的慢慢重放——在人的感覺與印象上的確是再美不過的事了。我把手掌狠狠地壓在草葉上面,然后把手拿開,再看那草葉慢慢直了過來,脫去它的損傷。我們自己的情形也正是如此,而且永遠如此。戰爭的創傷已深深侵入我們的身心,正如嚴霜侵入土地那樣。在為了殺人流血這樁事情而在戰斗、護理、宣傳、文字、工事,以及計數不清的各個方面而竭盡努力的人們當中,很少人是出于對戰爭的真正熱忱才去做的。但是,說來奇怪,這四年來寫得*優美的一篇詩歌,亦即朱利安·克倫菲爾的《投入戰斗!》竟是縱情謳歌戰爭之作!但是如果我們能把自那**聲戰斗號角之后一切男女對戰爭所發出的深切詛咒全部聚集起來,那些哀歌之多恐怕連籠罩地面的高空也盛裝不下。 然而那美與仁愛所在的“青山”離開我們還很遙遠。什么時候它會更近一些?人們甚至在我所偃臥的這座青山也打過仗。根據在這里白堊與草地上的工事的痕跡,這里還曾宿過士兵。白晝與夜晚的美好,云雀的歡歌,香花與芳草,健美的歡暢,空氣的澄鮮,星辰的莊嚴,陽光的和煦,還有那清歌與曼舞,淳樸的友情,這一切都是人們渴求不饜的。但是我們卻偏偏要去追逐那濁流一般的命運。所以戰爭能永遠終止嗎?…… 這是四年零四個月以來我再沒有領略過的快樂,現在我躺在草上,聽任思想自由飛翔,那安詳如海面上輕輕襲來的和風,那幸福如這座青山上的晴光。
遠處的青山:外國經典散文青春版 作者簡介
約翰·高爾斯華綏(1867—1933),英國著名作家。著有《福爾賽世家》等作品。193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希萊爾·貝洛克(1870—1953),英國作家,生于法國;其父是法國人,其母是英國人。他在英格蘭接受教育,后成為英國公民。盡管他基本上是一位活動家,卻在歷史、詩歌和隨筆諸方面都取得了成績。《論貧窮》一文是其隨筆代表作,令人讀后深獲余味。 夏爾·波德萊爾(1821—1867),十九世紀法國著名詩人、散文家,影響*大的作品是詩集《惡之花》。此外,波德萊爾還寫過兩本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郁》和《人造天堂》。 臺奧多爾·施托姆(1817—1888),德國小說家、詩人,十九世紀德國*杰出的小說家之一。1850年發表中篇小說《茵夢湖》,在德國文壇奠定了小說家的聲譽。他的《在大學里》《溺殤》或譯《淹死的人》及《騎白馬的人》尤其為讀者所歡迎。他的作品大多寫戀愛、婚姻和家庭生活,流露出纏綿悱惻的感情。 20個國家85位作家的散文、隨筆。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