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網絡程序開發(第2版)/何波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06768
- 條形碼:9787302506768 ; 978-7-302-5067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網絡程序開發(第2版)/何波 本書特色
《C#網絡程序開發(第二版)》涵蓋C#網絡程序開發的理論、實驗和課程設計。課程設計部分包括課程設計目的求和題目等。實驗部分以理論課例程為基礎進行擴展和提高,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 遵循由淺入深,逐步深入的原則,本書提供配套的課件和源程序。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教材。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網絡程序開發(第2版)/何波 內容簡介
本書是C#網絡程序開發的經典教材,涵蓋C#網絡程序開發的理論、實驗和課程設計。全書共包含五大部分:靠前部分為C#網絡程序開發基礎,包括網絡程序開發基礎知識和C#網絡程序開發基礎; 第二部分為C#網絡傳輸程序開發,包括TCP、UDP和P2P網絡程序開發技術; 第三部分為Internet應用程序開發,包括FTP、電子郵件、HTTP和Web Service網絡程序開發技術; 第四部分為C#網絡程序開發實踐,包括TCP、UDP、P2P、FTP、電子郵件、HTTP和Web Service網絡程序開發實踐; 第五部分為C#網絡程序開發課程設計,包括課程設計目的、題目及要求、考核方式。 本書遵循由淺入深、逐步深入的原則,實驗以理論課例程為基礎進行擴展和提高,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進而牢固地掌握網絡程序開發技術。本書提供了配套的課件和源程序。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信息技術領域教師、學生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網絡程序開發(第2版)/何波 目錄
**部分C#網絡程序開發基礎
第1章C#網絡程序開發基礎知識
1.1網絡通信模型及分類
1.1.1分散式、集中式與分布式系統
1.1.2C/S、B/S與P2P網絡通信架構
1.2TCP/IP網絡模型及協議
1.2.1TCP/IP網絡架構
1.2.2TCP協議和UDP協議
1.2.3IP協議
1.3網絡程序通信機制
1.3.1端口與套接字
1.3.2基于套接字的網絡進程通信機制
第2章C#網絡程序開發基礎
2.1Visual Studio.NET集成開發環境概述
2.2開發環境的安裝與常見C#網絡編程簡介
2.2.1開發環境的安裝
2.2.2C#網絡編程簡介
2.3C#.NET網絡程序開發基本類
2.3.1IPAddress類
2.3.2IPHostEntry類
2.3.3IPEndPoint類
2.3.4Dns類
2.3.5Ping及相關類
2.4C#套接字與網絡流
2.4.1Socket類
2.4.2套接字的類型與使用方法
2.4.3網絡流
2.4.4網絡數據編碼與解碼
2.5多線程技術
2.5.1多線程概述
2.5.2多線程的創建與使用
2.5.3多線程的同步
2.5.4線程池的概念與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C#網絡傳輸程序開發
第3章TCP網絡程序開發
3.1TCP程序開發主要技術
3.1.1使用套接字進行TCP傳輸
3.1.2使用TCP類進行網絡傳輸
3.1.3同步與異步
3.2基于同步TCP的網絡聊天程序開發
3.2.1功能介紹及界面設計
3.2.2服務器程序編寫
3.2.3客戶端程序編寫
3.3基于異步TCP的網絡聊天程序開發
3.3.1異步程序編程方法
3.3.2界面設計
3.3.3服務器端程序編寫
3.3.4客戶端程序編寫
第4章UDP網絡程序開發
4.1UDP程序開發的主要技術
4.1.1UDP與TCP的區別與優勢
4.1.2使用UDP類進行網絡傳輸
4.1.3UDP下的同步與異步通信
4.2UDP的廣播與組播程序開發
4.2.1廣播與組播的基本概念
4.2.2組播組的加入與退出
4.3基于廣播和組播的網絡會議程序開發
4.3.1功能介紹及頁面設計
4.3.2程序實現代碼
第5章P2P網絡程序開發
5.1P2P基礎知識
5.1.1P2P的發展歷程
5.1.2P2P的架構
5.1.3P2P通信步驟
5.2.NET下的P2P程序開發
5.2.1對等名稱解析協議
5.2.2PeerToPeer命名空間
5.3P2P資源注冊與發現程序開發
5.3.1P2P資源發現過程
5.3.2P2P資源注冊程序開發
5.3.3P2P資源發現程序開發
第三部分Internet應用程序開發
第6章FTP網絡程序開發
6.1FTP原理及規范
6.1.1FTP概述
6.1.2FTP工作原理和數據傳輸
6.1.3FTP規范
6.2FTP程序開發相關類
6.2.1FtpWebRequest類
6.2.2FtpWebResponse類
6.2.3NetworkCredential類
6.3編寫FTP的文件上傳下載器
6.3.1FTP服務器的配置
6.3.2功能介紹及界面設計
6.3.3上傳文件程序開發實現
6.3.4下載文件程序開發實現
第7章SMTP與POP3網絡程序開發技術
7.1郵件發送與接收協議
7.1.1郵件發送與SMTP協議
7.1.2郵件接收與POP3協議
7.1.3.NET下的郵件收發相關類
7.2郵件客戶端程序開發實現
7.2.1功能介紹及頁面設計
7.2.2郵件發送模塊程序開發實現
7.2.3郵件接收模塊程序開發實現
第8章基于HTTP的Web程序開發技術
8.1HTTP簡介
8.1.1HTTP工作原理及特點
8.1.2HTTP協議
8.2.NET下的HTTP程序開發技術
8.2.1HTTP程序開發相關類
8.2.2Web中的數據提交
8.2.3Web數據交換舉例
8.3編寫HTTP下的多線程文件下載器
8.3.1網絡資源有效性檢測
8.3.2使用多線程下載文件
第9章Web Service程序開發技術
9.1Web Service技術概述
9.1.1Web Service基本概念
9.1.2Web Service的優勢與短處
9.1.3Web Service的架構
9.2創建和使用Web服務
9.2.1創建Web服務
9.2.2調用Web服務
9.3Web Service實用程序開發舉例
9.3.1使用Web Service編寫天氣預報程序
9.3.2使用Web Service查詢股票行情
第四部分C#網絡程序開發實踐
實驗一C#網絡程序開發基礎——使用多線程掃描主機及端口
實驗二TCP程序開發實踐——C/S模式的局域網聊天程序開發
實驗三UDP程序開發實踐——局域網視頻聊天程序開發
實驗四P2P程序開發實踐——雙人對戰五子棋
實驗五FTP程序開發實踐——編寫自己的FTP服務器
實驗六電子郵件程序開發實踐——電子郵件客戶端
實驗七HTTP程序開發實踐——編寫自己的簡單Web瀏覽器
實驗八Web Service程序開發實踐——學生網絡選課管理程序
第五部分C#網絡程序開發課程設計
參考文獻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網絡程序開發(第2版)/何波 節選
第3章TCP網絡程序開發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連接導向)的、可靠的、基于字節流的、全雙工的傳輸層(transport layer)通信協議。在簡化的計算機OS模型中,TCP位于IP層之上,用于完成傳輸層的指定功能。TCP的工作過程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打電話相似,要經過建立連接、傳輸數據和連接終止3個步驟。 3.1TCP程序開發主要技術 TCP程序開發的主要技術有使用套接字進行TCP傳輸、使用TCP類進行網絡傳輸和TCP同步異步等。 3.1.1使用套接字進行TCP傳輸 套接字分為兩種: 一種是面向連接的(connectionoriented)套接字,另一種是無連接的(connectionless)套接字。使用TCP協議編程的套接字是面向連接的,通過它建立兩個IP地址端點之間的會話,一旦建立了這種連接就可以在設備之間進行可靠傳輸。 根據連接的啟動方式和本地套接字要連接的目標,套接字的連接過程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 (1) 服務器監聽: 是指服務器套接字并不定位具體的客戶端套接字,而是處于等待連接的狀態,實時監控網絡狀態。 圖31面向連接的套接字編程 (2) 客戶端請求: 是指由客戶端的套接字提出連接請求,要連接的目標是服務器的套接字。為此,客戶端的套接字必須首先描述它要連接的服務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務器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號,然后再向服務器套接字提出連接請求。 (3) 連接確認: 是指當服務器套接字監聽到客戶端套接字的連接請求時,它就響應客戶端套接字的請求,把服務器套接字的信息發給客戶端,一旦客戶端確認了此信息,連接即可建立。而服務器套接字繼續監聽其他客戶端套接字的連接請求。面向連接的套接字編程框架如圖31所示。 1. 建立連接 服務器和客戶端通信的前提是服務器首先在指定的端口監聽是否有客戶端的連接請求,當客戶端向服務器發起連接請求并被服務器接收后,雙方即可建立連接。 (1) 服務器編程。在服務器程序中,首先創建一個本地套接字對象。例如: Socket localSocket=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然后將套接字綁定到用于TCP通信的本地IP地址和窗口上。Bind方法用于完成綁定工作。例如: IPHostEntry local=Dns.GetHostByName(Dns.GetHostName()); IPEndPoint iep=new IPEndPoint(local.AddressList[0], 1180); localSocket.Bind(iep); 將套接字與端口綁定后,就用Listen方法等待客戶端發出連接嘗試。例如: locatSocket.Listen(10); Listen方法自動將客戶端連接請求放到請求隊列中,參數指出系統等待用戶服務程序排隊的連接數,超過連接數的任何客戶端都不能與服務器進行通信。 在Listen方法執行之后,服務器已經做好了接收任何連接的準備。這時,可用Accept方法從請求隊列中獲取連接。例如: localSocket.Accept(); 程序執行到Accept方法時被阻塞,直到接收到客戶端的連接請求后才繼續執行下一條語句。服務器一旦接收了客戶端的連接請求,Accept方法立即返回一個與客戶端通信的新的套接字。該套接字中既包含了本機的IP地址和端口號,也包含了客戶端的IP地址和端口號。然后就可以利用此套接字與該客戶端進行通信了。 (2) 客戶端編程。客戶端利用Socket的Connect方法向遠程主機的端點發起連接請求,并將自身綁定到系統自動分配的端點上。例如: IPAddress remoteHost=IPAddress.Parse("192.168.0.1"); IPEndPoint iep=new IPEndPoint(remoteHost, 1180); Socket localSocket=new Socket( 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SocketType.Stream,ProtocolType.Tcp); localSocket.Connect(iep); 程序運行后,客戶端與服務器端建立連接之前,系統不會執行Connect語句下面的語句,而是處于阻塞狀態,直到連接成功或出現異常為止。 ……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