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耕地污染監測與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99179
- 條形碼:9787030599179 ; 978-7-03-059917-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耕地污染監測與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我國長三角一帶經濟社會發展*具活力的蘇錫常地區進行解剖, 總結了本區*近幾十年來開展土壤環境地球化學調查、水環境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大氣降塵環境地球化學調查、大宗農產品元素含量等抽查、河 (湖) 沉積物環境地球化學調查、農田水土污染同步監測、重金屬污染源解析、地面沉降對水土地質環境演變分析、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研究等所取得的相關認識或新經驗, 圍繞人-地相互作用這一主線展示了大量**手生態環境地球化學數據, 探討了人為活動作用于地表水土地質環境的一般途徑與方式, 剖析了水土污染影響農產品質量的特點及控制農產品吸收重金屬的主要地球化學因素, 介紹了防治耕地鎘污染的實用修復技術及相關試驗效果。
耕地污染監測與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目錄
目錄前言第1章 研究背景及典型研究區篩選 11.1 研究背景 11.2 典型研究區選擇及其概況 61.2.1 典型研究區選取 61.2.2 蘇錫常地區生態地質環境概況 81.2.3 選取蘇錫常地區作為典型研究區的緣由 121.3 江蘇省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評價簡史 151.3.1 經歷的主要發展階段 151.3.2 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評價的特色 171.3.3 完成的標志性工作 181.4 主要資料來源 201.4.1 前人開展土壤污染監測與防治研究的大致進程 201.4.2 支撐研究的數據基礎 21第2章 有關地區土壤元素基準值及江蘇省耕地污染特征 242.1 土壤地球化學基準值與背景值 242.2 研究區土壤重金屬等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統計分析 312.3 江蘇省耕地污染基本概況 852.3.1 主要污染類型及其空間分布差異性 852.3.2 耕地重金屬污染主要成因 922.3.3 田塊尺度的土壤Cd分布不均勻性 93第3章 重金屬污染溯源及典型案例解剖 953.1 典型工業污染源案例解剖 953.1.1 熱電廠類 953.1.2 電池廠類 1053.1.3 陶瓷工藝品生產的影響 1103.2 河流在傳承污染方面的特殊作用 1183.2.1 典型地區河泥重金屬等分布特征 1183.2.2 河流重金屬污染對農產品的影響 1283.3 人為因素與土壤環境變化關系初探 1313.3.1 兩個環境土壤元素含量分布差異性分析 1313.3.2 影響土壤環境元素含量分布的人為活動因素淺析 1373.4 重金屬污染溯源解剖小結 142第4章 耕地污染監測技術研究及其資料分析 1464.1 蘇錫常地區土壤重金屬監測 1464.1.1 基本監測方法 1464.1.2 有關監測數據初步分析 1474.1.3 農用地土壤重金屬等污染監測技術要領 1514.2 蘇錫常地區土壤溶液監測 1514.2.1 基本監測方法 1524.2.2 土壤溶液監測數據分析 1544.3 蘇錫常地區大氣降塵的重金屬等監測 1694.3.1 基本監測方法 1694.3.2 大氣降塵監測數據分析 1724.4 耕地污染監測數據開發應用初探 1804.4.1 耕地污染監控網構建 1804.4.2 田塊尺度重金屬污染的識別及其應用 183第5章 耕地Cd污染生態修復技術研發及工程示范 1865.1 前人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研究評述 1865.2 植物修復試驗及其技術研發 1905.2.1 試驗研究方法 1905.2.2 試驗結果與討論 1915.2.3 柳樹修復技術應用前景分析 2055.2.4 其他植物修復試驗 2065.3 控制耕地Cd污染初步探索 2135.3.1 控制土壤Cd生物活性的探索 2145.3.2 控制稻米等吸收土壤Cd的主要地球化學因素 2265.3.3 全株水稻吸收土壤Cd的差異性研究 2345.4 實用鈍化技術研發及凹凸棒石環境修復材料應用效果 2375.4.1 天然凹凸棒石及其調控試驗背景 2385.4.2 施加凹凸棒石調控Cd污染土壤 2405.4.3 試驗結果討論及其結論 2525.5 Cd污染耕地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建設 255 5.5.1 植物修復示范 2555.5.2 鈍化修復示范 258第6章 地面沉降與水土地質環境演化 2606.1 典型地面沉降區水土地質環境變化 2606.2 典型地面沉降區環境地球化學特征 2626.2.1 地面沉降區土壤元素含量分布狀況 2636.2.2 地面沉降區潛水中元素含量等分布特征 2696.2.3 地面沉降區農田土壤的重金屬形態分布 2746.2.4 地面沉降區及其附近土壤沉積柱元素含量變化 2776.3 地面沉降對水土污染的影響 2846.3.1 重金屬元素的地表遷移機理分析 2856.3.2 地面沉降與水土污染的空間分布關系 2866.3.3 地面沉降控制水土污染的形式與特點 287第7章 耕地污染防治與生態安全利用相關問題探討 2897.1 天然富硒土地資源開發利用 2897.1.1 富硒土壤分布及其開發利用前景 2907.1.2 江蘇省境內富硒土壤的基本成因 2927.1.3 開發天然富硒土地資源的實例 3007.1.4 開發富硒土地資源應注意的有關問題 3087.2 土地整治可望在污染防治中發揮的作用 3107.3 污染防治技術篩選及其延伸研究 3147.3.1 污染防治技術選擇 3147.3.2 與污染防治技術選擇有關的延伸研究 3217.4 耕地污染生態安全風險評價及其準則 3257.4.1 耕地污染生態安全風險評價基本方法 3257.4.2 耕地污染風險評價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331參考文獻 336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