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科學傳播:文化、身份認同與公民權利:culture,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93757
- 條形碼:9787030593757 ; 978-7-03-05937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傳播:文化、身份認同與公民權利:culture,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內容簡介
《科學傳播 : 文化、身份認同與公民權利》對當代鮮傳播的現狀和發賭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討論,包括鮮傳播職業化,學術資本主義帶來的科學傳播公關化,科學全球化、市場化和商業化的趨勢如何形塑科學傳播以及加何被科學傳播所形塑,科學傳播在文化、身份認同和民主實踐方面的作用,科學傳播與物質、情感相互糾纏的方式等,描繪了科學傳播領域的當代學術地圖。
科學傳播:文化、身份認同與公民權利:culture,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目錄
目錄
總序 i
譯者序 iii
致謝 ix
**章 緒論:科學傳播作為一種文化 001
什么是科學傳播? 003
作為生態系統的科學傳播 006
作為文化的科學傳播 008
科學傳播中的身份認同 012
科學傳播的生產 014
科學傳播的表現形式/再現 016
科學傳播的消費 017
科學傳播的規制 019
作為啟發方法的文化流通 020
第二章 歷史:關于當代科學傳播、本書及我們的研究來自何處的故事 026
啟蒙、科學與民主 029
爭議與抵制 031
從公眾理解科學到公眾參與科學 033
對話、協商與參與 035
模塑科學傳播 037
作為本構和物質的傳播 039
第三章 身份認同:科學家如何代表集體、建構身份與理解科學 047
作為戰略表現手段的科學傳播 050
賦予組織意義 054
代表科學 058
名人科學家 061
雙重承諾與解耦 065
第四章 科學傳播正在變化的性質:多元化、教育與職業化 072
變化中的媒體景觀 073
科學傳播的生態系統正在多樣化 075
科學傳播的整合與職業化 077
科學傳播的職業化 080
培訓科學傳播從業者 082
科學傳播的規范與價值觀 085
當前對科學傳播職業化的研究 087
第五章 正在變化的科學本質:學術資本主義、企業型大學與公共關系 094
企業型科學與學術資本主義 096
科學傳播與科學市場化 099
跨學科與跨部門的協作 100
科學的企業傳播 103
作為品牌的科學卓越性 105
科學公關 107
媒體政策與辦公室 109
科學的危機傳播 112
接口專家的興起 113
科學正在變化 115
第六章 未來:作為操演性、規范性與利益驅動的創新傳播 122
科學傳播創造未來 124
創新傳播 127
期望的操演性 130
期望的規范性 133
期望與利益 137
我們應該怎樣研究與傳播期望? 140
第七章 圖像、空間與情感:科學傳播的非話語方面 146
科學傳播中的圖像 149
圖像社會學 152
探究科學傳播的物質性 153
物體、結構、空間與場所的可供性 156
科學傳播的情感 161
厭倦與不當行為 165
第八章 科學公民:科學傳播在民主中的角色 173
科學公民 174
科學公民與公民科學 178
科學傳播作為能力建設 180
一種系統的審議方法 183
權力的動力學 188
通過科學傳播履行科學公民的義務 192
第九章 缺失與對話:重新框架科學傳播研究和實踐 197
關鍵主題與理念 199
從缺失到對話 201
承認科學傳播的多元歷史 203
承認科學傳播(研究)的生態系統 205
承認科學傳播的多樣文化 206
承認科學傳播的多樣性 208
承認更廣泛的社會、政治與經濟動力 211
結語 212
參考文獻 216
關鍵詞索引 240
總序 i
譯者序 iii
致謝 ix
**章 緒論:科學傳播作為一種文化 001
什么是科學傳播? 003
作為生態系統的科學傳播 006
作為文化的科學傳播 008
科學傳播中的身份認同 012
科學傳播的生產 014
科學傳播的表現形式/再現 016
科學傳播的消費 017
科學傳播的規制 019
作為啟發方法的文化流通 020
第二章 歷史:關于當代科學傳播、本書及我們的研究來自何處的故事 026
啟蒙、科學與民主 029
爭議與抵制 031
從公眾理解科學到公眾參與科學 033
對話、協商與參與 035
模塑科學傳播 037
作為本構和物質的傳播 039
第三章 身份認同:科學家如何代表集體、建構身份與理解科學 047
作為戰略表現手段的科學傳播 050
賦予組織意義 054
代表科學 058
名人科學家 061
雙重承諾與解耦 065
第四章 科學傳播正在變化的性質:多元化、教育與職業化 072
變化中的媒體景觀 073
科學傳播的生態系統正在多樣化 075
科學傳播的整合與職業化 077
科學傳播的職業化 080
培訓科學傳播從業者 082
科學傳播的規范與價值觀 085
當前對科學傳播職業化的研究 087
第五章 正在變化的科學本質:學術資本主義、企業型大學與公共關系 094
企業型科學與學術資本主義 096
科學傳播與科學市場化 099
跨學科與跨部門的協作 100
科學的企業傳播 103
作為品牌的科學卓越性 105
科學公關 107
媒體政策與辦公室 109
科學的危機傳播 112
接口專家的興起 113
科學正在變化 115
第六章 未來:作為操演性、規范性與利益驅動的創新傳播 122
科學傳播創造未來 124
創新傳播 127
期望的操演性 130
期望的規范性 133
期望與利益 137
我們應該怎樣研究與傳播期望? 140
第七章 圖像、空間與情感:科學傳播的非話語方面 146
科學傳播中的圖像 149
圖像社會學 152
探究科學傳播的物質性 153
物體、結構、空間與場所的可供性 156
科學傳播的情感 161
厭倦與不當行為 165
第八章 科學公民:科學傳播在民主中的角色 173
科學公民 174
科學公民與公民科學 178
科學傳播作為能力建設 180
一種系統的審議方法 183
權力的動力學 188
通過科學傳播履行科學公民的義務 192
第九章 缺失與對話:重新框架科學傳播研究和實踐 197
關鍵主題與理念 199
從缺失到對話 201
承認科學傳播的多元歷史 203
承認科學傳播(研究)的生態系統 205
承認科學傳播的多樣文化 206
承認科學傳播的多樣性 208
承認更廣泛的社會、政治與經濟動力 211
結語 212
參考文獻 216
關鍵詞索引 240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