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京劇百部經典外譯系列第六輯·刺王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364077
- 條形碼:9787501364077 ; 978-7-5013-640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京劇百部經典外譯系列第六輯·刺王僚 內容簡介
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這話已近于“老生常談”。正因如此,隨著戲曲舞臺藝術的成熟,對于戲曲藝術的記錄兼顧文學劇本、音樂乃至表演動作、舞臺調度、舞臺美術,走“綜合路線”,實有著相當悠久的傳統。 以清代的昆曲演出劇目選本《審音鑒古錄))為例,相比于較早的《綴白裘》“錄劇而遺譜”,《納書楹曲譜》“譜曲而廢白”,該選本則以綜合記錄曲文、唱譜、穿關、科介、行頭,標記葉韻、板拍,注明字音舛誤為特色。如其錄《荊釵記·上路》一折,“八聲甘州”曲牌之下,錄“春深離故家,嘆衰年倦體”曲詞,詞下附小字“末引從左轉至右下立,外隨至中,副跟外行至左上,一流邊式,各對右下介”。又如《琵琶記·掃松》錄張廣才上場“白三髯、長方巾、帕打頭,繭綢襲(按即褶)、裙打腰,拄杖,執帚”。全書處處遵照這種體例,是為全面展示當時昆曲舞臺演出面目的開山之作。 較晚形成的京劇,在用文本記錄其藝術面貌的發展過程中,這種綜合、全面的思路,也成為一種非常必要的選擇。1937年至1940年,京劇研究家、劇作家潘俠風編纂《舊劇集成》凡16集,一改此前所出京劇劇本只錄唱念詞句的面貌,以便于習劇者、研究者學習為目的,在記錄文學劇本的同時附上曲譜,并增添角色舞臺動作和穿戴服飾介紹,極大地方便了專業、業余劇團和票社的排演與學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因循著這種以劇目為中心、全面介紹京劇藝術的編寫思路,《舊劇集成》增補加工為《京劇集成》,到今天仍是周整完備了解京劇舞臺藝術各個方面的重要資料。 直到近年來出版的許多京劇藝術文獻,或以匯編各流派劇目為特色,將文學劇本、音樂簡譜、舞臺動作等融為一爐,如“中國京劇流派藝術集成叢書”;或以藝術賞析為要務,在文學劇本前冠以導讀,詳解劇目來龍去脈、文化歷史背景和藝術特色,如<>
中國京劇百部經典外譯系列第六輯·刺王僚 目錄
壹 劇情梗概
貳 劇本文學
叁 演出情況
肆 主要藝術特占、賞析
伍 音樂伴奏
陸 主要人物造型及道具
《刺王僚》
曲譜與曲詞
壹 曲譜
貳 曲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