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躬耕碧野撒希望 扎根基層只為農:最美農技員事跡匯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42234
- 條形碼:9787109242234 ; 978-7-109-2422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躬耕碧野撒希望 扎根基層只為農:最美農技員事跡匯編 內容簡介
基層農技推廣隊伍是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的有力支撐,是新時期“一懂兩愛”農業農村工作隊伍的中堅力量。長期以來,廣大農技人員以服務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為己任,示范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做好動植物疫病防控、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為“三農”事業發展付出了汗水,貢獻了才智。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正能量,更好地宣傳“美農技員”甘守清貧、敢于擔當、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2017年農業部在全國開展了“尋找美農技員活動”,從全國50多萬縣、鄉兩級基層農技人員中評選出100名品德高尚、業績突出、農民滿意的農技員,在全國農業系統和社會各界產生了良好反響。現將農技員的典型事跡以及有關宣傳報道等材料匯編成冊,以表揚先進、樹立典型,營造社會各界關注農技推廣事業、關心基層農技人員的良好氛圍,鼓勵廣大農技人員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躬耕碧野撒希望 扎根基層只為農:最美農技員事跡匯編 目錄
*美農技員先進事跡
房山種植業的科技服務員
——記北京市房山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徐凱
默默耕耘無私奉獻
——記天津市寶坻區畜牧技術推廣站何振伯
武清農民的好參謀
——記天津市武清區農業機械發展服務中心羅寨玲
把農民當“親兄弟”的基層農技員
——記河北省望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王建威
扎根基層服務農業
——記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楊建宏
扎根基層,做飛翔在農業生產一線的蜜蜂
——記河北省承德縣頭溝鎮農業技術推廣綜合區域站梁久杰
在基層農技推廣的崗位上奉獻青春
——記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李淑蘭
泥土寫就別樣美
——記山西省臨猗縣臨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武拴虎
用心服務百姓誠心實意為民
——記山西省太谷縣水秀鄉畜牧獸醫站梁鑫平
不忘初心厚植耕耘
——記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米志恒
情注“三農”成壯歌
——記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經濟作物工作站楊素榮
農技推廣的領頭雁農牧民群眾的貼心人
——記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農業技術推廣站韓麗萍
專注田疇用心推廣
——記遼寧省建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方子山
金秋碩果香百里玲瓏匠心惠“三農
——一記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金玲
乘風破浪正當時
——記吉林省東遼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王雪發
嫩江灣的農機探路者
——記吉林省鎮賚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曲德輝
責任在奉獻中升華
——記吉林省樺甸市永吉街道畜牧獸醫站孫家英
腳踏黑土地熱血獻”三農
——記吉林省東豐縣大陽農業技術推廣站張立君
農業的繼承者農民的貼心人
——記黑龍江省寶清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孫淑云
扎根沃土寫春秋
——記黑龍江省甘南縣寶山鄉農村經濟服務中心趙洪池
用熱愛詮釋農技推廣人的使命和擔當
——記黑龍江省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春艷
心系農民,深入田頭,為崇明農業奉獻光和熱
——記上海市崇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站周燕
為了鄉親們的土地長出“金子
——記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何健
放飛理想
——記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蔬菜技術推廣站余漢清
情系”三農“汗灑熱土
——記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農業服務中心俞同軍
農民身邊的”洪專家
——記江蘇省海安縣大公鎮農業服務中心洪芳
昔日“黃牛”趕“鐵牛”土里掘金促增收
——記江蘇省盱眙縣舊鋪鎮農業技術推廣站黃富強
水產養殖的引路人
——記浙江省溫嶺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丁理法
山區里的“老牛技術員
——記浙江省泰順縣筱村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吳振我
淡水魚都的”領路人
——記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沈學能
果實的芬芳有她的酸甜苦辣
-一記浙江省溫嶺市特產技術推廣站徐小菊
“水中求財”的領路人
——記安徽省蕪湖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王萬兵
情系農民的貼心“蓮姐
——記陜西省石泉縣池河鎮畜牧獸醫站廖元江
“科技使者”傳福音
——記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新墩鎮農業技術服務站于瓊
躬耕田地間,傾情奉獻農技推廣事業
——記甘肅省榆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牛建彪
躬耕田野千疇綠心系農業煥異彩
——記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蔬菜技術服務中心張國森
青藏高原上的農技尖兵
——記青海省玉樹市畜牧獸醫工作站阿保地
人民滿意的技術員
——記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畜牧水產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劉欣
“科技財神”引領百姓致富奔小康
一-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朱馬太·哈吉拜
農民心中的“貼心人
——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祖力皮亞·阿巴拜克力
……
媒體宣傳報道
躬耕碧野撒希望 扎根基層只為農:最美農技員事跡匯編 節選
《躬耕碧野撒希望 扎根基層只為農:*美農技員事跡匯編》: 黃河,滾滾滔滔,奔流不息,它抽出縷縷銀絲孕育了素有“塞外明珠”之稱的臨河區這塊2333千米2的綠色沃野。臨河區是國家糧食生產先進縣(區)和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區)。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多少年來活躍著一個基層農技推廣人員,他就是臨河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國家級推廣研究員米志恒。年過半百的他,已經在農業戰線上奮斗了三十個春秋,他的足跡幾乎踏遍了臨河的每一寸土地,當地的領導干部稱贊他,農民群眾熟悉他,稱他是“科技推廣的領頭雁”。 1987年,他從內蒙古農牧學院農學系畢業,分配到臨河區農業局任技術員。參加工作來,他就一直戰斗在基層農技工作的**線,他把自己的青春熱血都奉獻在農技推廣這個崗位上,他創立的科技示范園區多次接受了國家和自治區領導的視察,由他主持試驗研究的許多技術項目,在巴彥淖爾市河套平原的廣大土地上,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普及,為推動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由于工作成績突出,2007年他被晉升為國家級推廣研究員,2013年組織上任命他擔任了臨河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 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米志恒同志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提出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業技術研究開發方向,組織實施國家、自治區的重點推廣項目,參與制定臨河區農業發展規劃、各項專業技術規程。他指導建設高新科技示范園區,積極引進國內外新品種、新技術,開展試驗示范和推廣,有力地推動了成果的轉化進程。他帶領科技人員在全區組織推廣了“十五項重大農業技術”,得到區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他組織推廣的“玉米后茬免耕種植向日葵栽培技術”每年推廣12萬畝左右,增加經濟效益3800萬元;每年推廣“小麥套晚播向日葵栽培技術”8萬畝,增加經濟效益2000萬元;每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140萬畝,增加經濟效益5600萬元。2014年以來累計推廣“玉米寬覆膜高密度栽培技術”20萬畝,增產糧食4000萬千克,增加經濟效益3000萬元;2017年又推廣“玉米一穴雙株高密度栽培技術”6萬畝,玉米種植密度增加到6700株/畝,增產糧食750萬千克,增加經濟效益1200萬元。 推廣中心同時擔負著植物保護工作,他經常要到田間地頭進行重大病蟲害的調查和防治指導。向日葵是臨河區的主要經濟作物,占到總播面積的三分之一,農民經濟收入的35%來源于向日葵,向日葵產業的興衰直接影響著農民的經濟收入。向日葵病蟲害一直是制約向日葵產業的重要問題。為了探索防治河套地區向日葵病害的實用新技術,他和內蒙古農業科學院專家及內蒙古農業大學的教授共同開展了“向日葵黃萎病防治技術研究與綜合防治技術推廣”項目,制定出了有效防控黃萎病發生與防治的綜合措施。2015年,臨河區推廣向日葵黃萎病綠色防控技術45.5萬畝,增收7735萬元。該項目于2015年獲自治區農牧業豐收獎一等獎。, ……
躬耕碧野撒希望 扎根基層只為農:最美農技員事跡匯編 作者簡介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負責起草農業科技、教育、資源環境和農村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規、規章,擬訂發展戰略、規劃和計劃,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擬訂有關技術規范,并組織實施。組織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牽頭指導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指導農民教育培訓、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農村可再生能源體系建設;指導農科教結合和產學研協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