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電影影像表達與跨文化傳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37928
- 條形碼:9787520137928 ; 978-7-5201-379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電影影像表達與跨文化傳播 內容簡介
21世紀的今天,上個世紀60年代麥克盧漢所言的“地球村”已具雛形,由于科技的發展、經濟的優選化、移民潮的出現、多元文化的發展,以及邦國概念的模糊化,使“整個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和聯系性日益增強”。盡管有很多跡象表明,經濟的優選化與人類生存空間的重構,加速了邦國之內或之間的文化的同質化進程,但這并不意味著“浮現出一種世界文化的可能性”。文化的差異性依然存在(也必然會存在)。在此環境下,“以個人為基準預見他人對信息的反應是行不通的”,正如愛德華?霍爾所說:“今天,人越來越多地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在解讀他人下一步要做什么時,自己的文化再也不是可靠的依據。人經常處在與陌生人打交道的情景中,因此他必須邁出下一步,著手超越自己的文化。”中國電影受優選化浪潮裹挾,它的跨文化傳播問題必然且更加急迫。作為優選資本主義文化傳播引領者的美國好萊塢,憑借科技等優勢以及由此構建的不平等的跨文化傳播秩序,不僅推銷、宣揚和傳播著西方主流文化及其價值觀念,而且還通過“惡意貶損和摧殘發展中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力圖使發展中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在優選化的過程中不是失語就是褪色,或者被邊緣化。”事實證明,文化的話語權正在成為一個國家靠前地位和發展前景的根本。在此語境下,中國電影的跨文化傳播有三個層次的意義:其一,從經濟上,是“作為一種文化工業的自身本質規律的內在要求”,其二,從意識形態上,肩負著提升中國文化話語權的重任;第三,從更高的訴求上,是為了更好地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理解和交流。當下關于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研究,借用一種說法,處于“滯漲狀態”。即,有關中國電影的研究和跨文化傳播的研究“通貨膨脹”,而有關“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研究則相對停滯不前。中國電影在跨文化傳播中所面臨的問題復雜而又尖銳,亟待研究者思考、梳理,找出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障礙,探尋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可能性。
中國電影影像表達與跨文化傳播 目錄
緒 論
一 研究維度:文化、影像表達、好萊塢
二 現狀: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研究分析
三 研究方法:綜合與交叉
**章 研究緣起: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三個語境
**節 中國文化傳播的全球化語境
第二節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民族化語境
第三節 提升國家軟實力的政治化語境
第二章 理論工具: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多元審視
**節 愛德華·霍爾的語境理論在電影跨文化傳播研究中的適用性
第二節 菲利普森的文化代碼理論在電影跨文化傳播研究中的適用性
第三節 約翰·貝利的文化適應理論在電影跨文化傳播研究中的適用性
第三章 歷程梳理: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簡史
**節 1949年以前: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實踐初嘗試
第二節 1949~1966年:在政治與藝術的斗爭中“引進來”和“走出去”
第三節 1976~1984年: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成就與問題
第四節 1984~2000年:走上世界影壇的“第五代”“第六代”中國電影
第五節 2000年至今:21世紀以來中國電影對外傳播的挑戰與機遇
第四章 影像風格: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與影像表達的實踐之一
**節 民族化的題材內容
第二節 東方化的表現形式
第三節 含蓄化的情感表達
第五章 明星符號: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與影像表達的實踐之二
**節 明星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
第二節 明星符號與國家形象的文化建構
第三節 明星符號對國家形象的政治意義
第六章 跨國合作: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與影像表達的實踐之三
**節 跨國合作的現狀及特點
第二節 多渠道合拍對中國本土電影的影響
第三節 合拍片中的文化融合與認同
第四節 走向未來的電影合拍
第七章 個案研究:中國電影影像表達的跨文化傳播典型案例
**節 電影個案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 典型案例之一:《紅高粱》
第三節 典型案例之二:《臥虎藏龍》
第四節 典型案例之三:《春光乍泄》
第五節 典型案例之四:《三峽好人》
第八章 問題分析: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現實困境
**節 文化層面:語言與非語言的文化差異
第二節 媒介層面:“互聯網+”電影的負面影響
第三節 創作層面:創作視角的“東方主義”和文化身份的迷失
第四節 文本層面:文化傳播與傳播文化的疏離
第九章 策略整合:中國電影影像表達的跨文化思考
**節 文化層面:基于文化適應理論的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兩種路徑
第二節 媒介層面:利用新媒體進行跨文化傳播
第三節 創作層面:建立文化自覺
第四節 文本層面:影像符號的開掘和中國故事的表達
結 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 錄:中國影片國外獲獎目錄
后 記
中國電影影像表達與跨文化傳播 作者簡介
陳曉偉,女,祖籍山東莘縣。2006年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播電視系副主任。中國高教影視學會微電影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南影視家協會理事,入選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影視產業與影視創作;“互聯網+”影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