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光華法學文叢執法經濟學:以轉型時期的中國法治為研究對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11566
- 條形碼:9787519711566 ; 978-7-5197-115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光華法學文叢執法經濟學:以轉型時期的中國法治為研究對象 本書特色
至若現今之西南財大法學院,肇始于民國默念之正陽法商學院,經由相輝文法學院,輾轉歷光華大學法學院。雖偏于西南一隅,處江湖之遠,卻謹循“經世濟民、孜孜以求”之校訓,未敢懈怠。然則,三尺高臺起于壘土,險倡設《光華法學文叢》之舉,蓋緣于此。若此,吾儕同心,著者協力,惟以沙聚跬積、期于匯涓成川。仰我上者,茫茫蒼穹,望光華之繁星璀璨,得其所哉,夫復何求? ——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 高晉康
光華法學文叢執法經濟學:以轉型時期的中國法治為研究對象 內容簡介
《執法經濟學:以轉型時期的中國法治為研究對象》從選擇性執法的角度,從間接執法成本、間接損害與選擇性執法、法治、信任與企業激勵薪酬設計、執法經濟學:一個文獻綜述、多任務司法裁判與相機控制權分配、基于執法經濟學對收支分離與執法激勵的分析等不同的角度探討了選擇性執法的問題,《執法經濟學:以轉型時期的中國法治為研究對象》從現代經濟學的視角,闡釋當下中國的執法現狀以及民眾的策略反應。
光華法學文叢執法經濟學:以轉型時期的中國法治為研究對象 目錄
1.導論
2.文獻綜述
2.1歷史淵源
2.2理論假設
2.3*優執法
2.4執法體制
2.5自私的執法者
2.6私人執法
2.7評論
3.不可置信承諾、聲譽與相機選擇
3.1不可置信承諾
3.2聲譽
4.多任務司法裁判與相機控制權分配
4.1政府多變的多任務目標與法官不變的單任務目標
之間可能的沖突
4.2相機控制權與司法的過度干預
4.3相機控制權的實施
4.4法治抑或相機控制
4.5結語
5.間接執法成本、間接損害與選擇性執法
5.1備擇的其他解釋
5.2剩余執法權
5.3選擇性執法與靈活性的獲得
5.4結語
6.選擇性執法與制度企業家
6.1“違法”的制度企業家
6.2Shavell的收益不完全信息模型
6.3不完全信息與選擇性執法
6.4模型的擴展
6.5結語
7.選擇性執法及其改革
7.1選擇性執法的實施
7.2選擇性執法的后果
7.3選擇性執法的轉變
7.4結語
8.地方政府競爭與法律實施
8.1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的度量
8.2司法資源多寡與法治環境
8.3地方政府競爭與法治環境
8.4結語
9.司法判決一定不利于弱者嗎?
9.1可置信承諾、聲譽與信任
9.2弱者的武器與機會主義策略
9.3模型
9.4模型的擴展
9.5結語
10.執法不公與守法激勵
10.1文獻綜述
10.2模型
10.3擴展和應用
10.4結語
11.收支分離與執法激勵
11.1私人執法與公共執法
11.2收支合一下的公共執法
11.3收支分離與執法激勵
11.4可能的制度改進
11.5行政事業單位收費
11.6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光華法學文叢執法經濟學:以轉型時期的中國法治為研究對象 作者簡介
戴治勇 ,977年生,重慶人。浙江大學經濟學博士,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律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律經濟學。近年來在《法學研究》、《經濟研究》、《管理世界》、《法制與社會發展》、《世界經濟文匯》等刊物發表法律經濟學專業學術論文多篇,部分文章為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或《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