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天氣預報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109606
- 條形碼:9787559109606 ; 978-7-5591-0960-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天氣預報技術 內容簡介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天氣預報技術》內容主要包括棚內氣象要素預報技術方法研究,東北地區設施作物遭受低溫凍害、連陰寡照和暴雪垮棚、大風掀棚氣象災害判別指標的建立,氣象災害預報技術方法研究以及設施農業專業天氣預報服務業務系統建設。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天氣預報技術 目錄
1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概況
1.1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發展概況
1.2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氣象災害
1.3 遼寧省設施農業布局
2 設施農業氣象觀測
2.1 觀測方案
2.1.1 觀測設備的選購
2.1.2 觀測地點選取
2.1.3 數據采集方案
2.2 觀測數據收集整理
2.2.1 小氣候自動監測
2.2.2 小氣候人工觀測
2.2.3 田間管理及作物觀測
2.3 觀測數據分析
2.3.1 目光溫室小氣候與觀測場大氣候比較
2.3.2 日光溫室棚內小氣候年變化規律
2.3.3 日光溫室棚內小氣候日變化規律
2.3.4 棚內不同位置氣象要素比較試驗
2.3.5 棚內中部不同觀測點氣象要素比較試驗
2.3.6 人工24h連續觀測與小氣候儀器對比
2.3.7 不同區域棚內氣象要素對比
3 氣象災害與試驗
3.1 低溫凍害、連陰寡照影響試驗
3.1.1 試驗準備
3.1.2 試驗方案
3.1.3 試驗過程
3.1.4 試驗數據分析
3.2 大風掀棚、暴雪垮棚試驗
3.2.1 大風掀棚試驗
3.2.2 暴雪垮棚試驗
4 氣象災害指標的建立
4.1 研究方法
4.1.1 低溫脅迫指數
4.1.2 日溫差指數
4.1 13寡照脅迫指數
4.1.4 溫室風壓計算方法
4.1.5 溫室雪壓計算方法
4.1.6 災害等級劃分標準
4.2 低溫凍害指標確定
4.2.1 動態低溫脅迫對苗期蔬菜光合特性的影響
4.2.2 動態低溫脅迫對花果期蔬菜光合特性的影響
4.2.3 低溫凍害指標確定
4.2.4 果實膨大期實際低溫凍害氣象條件分析
4.2.5 果實膨大期低溫凍害指標確定
4.2.6 低溫凍害指標驗證
4.3 連陰寡照指標確定
4.3.1 寡照對蔬菜光合速率的影響
4.3.2 寡照對蔬菜*大光化學效率的影響
4.3.3 寡照脅迫指數的計算
4.3.4 連陰寡照指標的確定
4.4 大風掀棚指標確定
4.4.1 *大風速極值分布
4.4.2 東北地區不同重現期風速極值分布
4.4.3 東北地區基本風壓分布
4.4.4 東北地區日光溫室基本風壓分布
4.4.5 溫室風壓計算值與規范值比較
4.4.6 溫室大風掀棚指標確定
4.4.7 大風掀棚指標驗證
4.5 暴雪垮棚指標確定
4.5.1 東北地區不同重現期*大積雪深度分布
4.5.2 東北地區地面基本雪壓分布
4.5.3 東北地區不同坡度屋面雪壓分布
4.5.4 雪壓計算值與規范值比較
4.5.5 暴雪垮棚指標確定
4.5.6 暴雪垮棚指標驗證
5 設施農業天氣預報技術
5.1 溫室內外氣象要素的對應關系分析
5.1.1 天氣型劃分標準
5.1.2 觀測數據處理方法
5.1.3 誤差準確率的計算方法
5.1.4 不同季節、不同天氣條件下氣象要素內外對應關系分析
5.1.5 不同結構日光溫室氣象要素比較分析
5.2 溫室內氣象要素預報模型建立
5.2.1 小氣候預報模型建立原則
5.2.2 小氣候預報模型的建立
5.3 小氣候預報模型擬合檢驗
6 設施農業災害性天氣預報技術
6.1 低溫凍害預報技術
6.1.1 低溫凍害定義
6.1.2 東北地區低溫凍害氣候特征
6.1.3 低溫凍害天氣條件分析
6.1.4 低溫凍害天氣學分型及物理量預報指標
6.1.5 低溫凍害災害性天氣客觀預報產品
6.2 連陰寡照預報技術
6.2.1 連陰寡照定義
6.2.2 東北地區連陰寡照氣候特征
6.2.3 連陰寡照天氣條件分析
6.2.4 連陰寡照天氣學分型及物理量預報指標
6.2.5 連陰寡照災害性天氣客觀預報產品
6.3 暴雪垮棚預報技術
6.3.1 暴雪垮棚氣象事件特征分析
6.3.2 東北地區暴雪垮棚過程氣候特征
6.3.3 暴雪垮棚期間天氣條件分析
6.3.4 暴雪垮棚過程天氣學分型及物理量預報指標
6.3.5 暴雪垮棚天氣物理量預報指標
6.3.6 暴雪垮棚客觀預報產品
6.4 大風掀棚預報技術
6.4.1 東北地區大風掀棚氣候特征
6.4.2 東北地區大風掀棚天氣學分型
6.4.3 東北地區大風掀棚物理量預報指標
6.4.4 大風掀棚客觀預報因子選取
6.4.5 大風掀棚預報方程的建立
6.4.6 大風掀棚客觀預報產品
7 設施農業生產氣象災害調控措施
7.1 低溫凍害防御技術建議
7.1.1 優化目光溫室結構
7.1.2 提高保溫能力
7.1.3 適當輔助加溫
7.1.4 加強田問管理
7.2 連陰寡照防御技術建議
7.2.1 爭取散射光,提高室內溫度
7.2.2 降低濕度,防止病害發生
7.2.3 增強植株抗逆能力,健株保秧
7.3 大風災害防御技術建議
7.3.1 正確選址,合理布局
7.3.2 注重設計,嚴把質量
7.3.3 及時維護,加強管理
7.3.4 及時預報,提前防范
7.4 暴雪垮棚防御技術建議
7.4.1 及時預報,提前防范
7.4.2 及時維護,加強管理
7.5 日光溫室綜合氣象調控技術
7.5.1 地溫與氣溫調控
7.5.2 增加光照
7.5.3 調控濕度
7.5.4 棚室土壤消毒
7.5.5 改善棚室土壤
8 設施農業氣象服務平臺
8.1 系統框架
8.2 設施農業綜合氣象信息數據庫
8.3 設施農業氣象預報預警產品制作平臺
8.4 設施農業氣象預報預警信息服務平臺
8.5 服務產品發布
附錄1 溫棚內蔬菜生長發育、株高和重要農事活動觀測方案(規范)
附錄2 溫室小氣候觀測資料的記錄與審核(月報表)
附錄3 大棚人工觀測記錄
附錄4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生產專業天氣預報技術研究觀測分析表
附錄5 暴雪垮棚試驗方案及記錄
附錄6 大風掀棚試驗方案及記錄表
參考文獻
1.1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發展概況
1.2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氣象災害
1.3 遼寧省設施農業布局
2 設施農業氣象觀測
2.1 觀測方案
2.1.1 觀測設備的選購
2.1.2 觀測地點選取
2.1.3 數據采集方案
2.2 觀測數據收集整理
2.2.1 小氣候自動監測
2.2.2 小氣候人工觀測
2.2.3 田間管理及作物觀測
2.3 觀測數據分析
2.3.1 目光溫室小氣候與觀測場大氣候比較
2.3.2 日光溫室棚內小氣候年變化規律
2.3.3 日光溫室棚內小氣候日變化規律
2.3.4 棚內不同位置氣象要素比較試驗
2.3.5 棚內中部不同觀測點氣象要素比較試驗
2.3.6 人工24h連續觀測與小氣候儀器對比
2.3.7 不同區域棚內氣象要素對比
3 氣象災害與試驗
3.1 低溫凍害、連陰寡照影響試驗
3.1.1 試驗準備
3.1.2 試驗方案
3.1.3 試驗過程
3.1.4 試驗數據分析
3.2 大風掀棚、暴雪垮棚試驗
3.2.1 大風掀棚試驗
3.2.2 暴雪垮棚試驗
4 氣象災害指標的建立
4.1 研究方法
4.1.1 低溫脅迫指數
4.1.2 日溫差指數
4.1 13寡照脅迫指數
4.1.4 溫室風壓計算方法
4.1.5 溫室雪壓計算方法
4.1.6 災害等級劃分標準
4.2 低溫凍害指標確定
4.2.1 動態低溫脅迫對苗期蔬菜光合特性的影響
4.2.2 動態低溫脅迫對花果期蔬菜光合特性的影響
4.2.3 低溫凍害指標確定
4.2.4 果實膨大期實際低溫凍害氣象條件分析
4.2.5 果實膨大期低溫凍害指標確定
4.2.6 低溫凍害指標驗證
4.3 連陰寡照指標確定
4.3.1 寡照對蔬菜光合速率的影響
4.3.2 寡照對蔬菜*大光化學效率的影響
4.3.3 寡照脅迫指數的計算
4.3.4 連陰寡照指標的確定
4.4 大風掀棚指標確定
4.4.1 *大風速極值分布
4.4.2 東北地區不同重現期風速極值分布
4.4.3 東北地區基本風壓分布
4.4.4 東北地區日光溫室基本風壓分布
4.4.5 溫室風壓計算值與規范值比較
4.4.6 溫室大風掀棚指標確定
4.4.7 大風掀棚指標驗證
4.5 暴雪垮棚指標確定
4.5.1 東北地區不同重現期*大積雪深度分布
4.5.2 東北地區地面基本雪壓分布
4.5.3 東北地區不同坡度屋面雪壓分布
4.5.4 雪壓計算值與規范值比較
4.5.5 暴雪垮棚指標確定
4.5.6 暴雪垮棚指標驗證
5 設施農業天氣預報技術
5.1 溫室內外氣象要素的對應關系分析
5.1.1 天氣型劃分標準
5.1.2 觀測數據處理方法
5.1.3 誤差準確率的計算方法
5.1.4 不同季節、不同天氣條件下氣象要素內外對應關系分析
5.1.5 不同結構日光溫室氣象要素比較分析
5.2 溫室內氣象要素預報模型建立
5.2.1 小氣候預報模型建立原則
5.2.2 小氣候預報模型的建立
5.3 小氣候預報模型擬合檢驗
6 設施農業災害性天氣預報技術
6.1 低溫凍害預報技術
6.1.1 低溫凍害定義
6.1.2 東北地區低溫凍害氣候特征
6.1.3 低溫凍害天氣條件分析
6.1.4 低溫凍害天氣學分型及物理量預報指標
6.1.5 低溫凍害災害性天氣客觀預報產品
6.2 連陰寡照預報技術
6.2.1 連陰寡照定義
6.2.2 東北地區連陰寡照氣候特征
6.2.3 連陰寡照天氣條件分析
6.2.4 連陰寡照天氣學分型及物理量預報指標
6.2.5 連陰寡照災害性天氣客觀預報產品
6.3 暴雪垮棚預報技術
6.3.1 暴雪垮棚氣象事件特征分析
6.3.2 東北地區暴雪垮棚過程氣候特征
6.3.3 暴雪垮棚期間天氣條件分析
6.3.4 暴雪垮棚過程天氣學分型及物理量預報指標
6.3.5 暴雪垮棚天氣物理量預報指標
6.3.6 暴雪垮棚客觀預報產品
6.4 大風掀棚預報技術
6.4.1 東北地區大風掀棚氣候特征
6.4.2 東北地區大風掀棚天氣學分型
6.4.3 東北地區大風掀棚物理量預報指標
6.4.4 大風掀棚客觀預報因子選取
6.4.5 大風掀棚預報方程的建立
6.4.6 大風掀棚客觀預報產品
7 設施農業生產氣象災害調控措施
7.1 低溫凍害防御技術建議
7.1.1 優化目光溫室結構
7.1.2 提高保溫能力
7.1.3 適當輔助加溫
7.1.4 加強田問管理
7.2 連陰寡照防御技術建議
7.2.1 爭取散射光,提高室內溫度
7.2.2 降低濕度,防止病害發生
7.2.3 增強植株抗逆能力,健株保秧
7.3 大風災害防御技術建議
7.3.1 正確選址,合理布局
7.3.2 注重設計,嚴把質量
7.3.3 及時維護,加強管理
7.3.4 及時預報,提前防范
7.4 暴雪垮棚防御技術建議
7.4.1 及時預報,提前防范
7.4.2 及時維護,加強管理
7.5 日光溫室綜合氣象調控技術
7.5.1 地溫與氣溫調控
7.5.2 增加光照
7.5.3 調控濕度
7.5.4 棚室土壤消毒
7.5.5 改善棚室土壤
8 設施農業氣象服務平臺
8.1 系統框架
8.2 設施農業綜合氣象信息數據庫
8.3 設施農業氣象預報預警產品制作平臺
8.4 設施農業氣象預報預警信息服務平臺
8.5 服務產品發布
附錄1 溫棚內蔬菜生長發育、株高和重要農事活動觀測方案(規范)
附錄2 溫室小氣候觀測資料的記錄與審核(月報表)
附錄3 大棚人工觀測記錄
附錄4 東北地區設施農業生產專業天氣預報技術研究觀測分析表
附錄5 暴雪垮棚試驗方案及記錄
附錄6 大風掀棚試驗方案及記錄表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