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中國海洋連通的全球海上通道特征——航天遙感 融合信息 戰略價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002065
- 條形碼:9787521002065 ; 978-7-5210-020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海洋連通的全球海上通道特征——航天遙感 融合信息 戰略價值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全球海上通道戰略區位與多源空間信息之融合, 以海洋空間地理載體的視角, 圖文并茂地闡述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與北冰洋中, 類型有別的海上通道空間分布特征, 涉及到海峽空間位置、屬性及其發育、水道特征、通道兩岸自然地理、戰略價值, 以及重要港口等空間融合信息特征, 顯示了重要的海上通道關系著國家海洋戰略、大洋航線以及軍事實力的考量。*后針對海上通道的戰略區位, 闡述了海峽專題基礎信息與技術。
中國海洋連通的全球海上通道特征——航天遙感 融合信息 戰略價值 目錄
**章 世界海上戰略通道基本概念及其空間分布格局特征
**節 概念
第二節 海峽戰略通道的科學認知
第三節 海峽戰略通道地位與分類
第四節 世界海峽戰略態勢
第二章 世界海峽通道類別分異
**節 世界海峽通道系列
第二節 世界大洋之間海峽通道
第三節 海峽地緣版圖碎片化
第四節 中國關聯的海上戰略通道
第三章 地理空間融合信息、技術平臺與信息源
**節 概述
第二節 衛星遙感信息分辨能力
第三節 高分辨率衛星遙感數據光譜響應分析與微信息挖掘
第四節 多源信息融合技術與信息提取
第四章 太平洋海上通道空間融合信息特征
**節 概述
第二節 環東海及其附近重要海上通道空間融合信息特征:朝鮮海峽、津輕海峽、宗谷海峽、擇捉海峽、大隅海峽、宮古海峽、臺灣海峽和托雷斯海峽等
第三節 環東海島間狹窄海峽分布特征與區位價值
第四節 馬里亞納群島島間狹窄海峽水道
第五節 鄰近南海海上重要通道空間融合信息特征:巴士海峽、民都洛海峽、巴拉巴克海峽、望加錫海峽、龍目海峽、卡里馬塔海峽、巽他海峽、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等
第六節 菲律賓群島間及其附近海上狹窄通道空間融合信息特征
第七節 印尼群島間海上狹窄通道空間融合信息特征
第五章 印度洋海上通道空間融合信息特征
**節 概述
第二節 霍爾木茲海峽
第三節 曼德海峽
第四節 莫桑比克海峽
第五節 歸納
第六章 大西洋海上通道空間融合信息特征
**節 概述
第二節 大西洋東部海上通道空間融合信息特征:直布羅陀海峽、黑海海峽、英吉利一多佛爾海峽、蘇伊士運河、基爾運河、卡特加特海峽、斯卡格拉克海峽、厄勒海峽、大貝爾特海峽與小貝爾特海峽和好望角航道
第三節 大西洋西部海上通道空間融合信息特征:巴拿馬運河、佛羅里達海峽、麥哲倫海峽和德雷克海峽
第七章 北冰洋海上通道空間融合信息特征
**節 概述
第二節 白令海峽
第三節 丹麥海峽
第四節 戴維斯海峽
第八章 海上通道專題基礎信息與技術
**節 海上通道地理信息
第二節 支持技術
第三節 信息源與海上通道地理環境基本要素概念樹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世界主要海峽與運河名稱中一英文名稱對照表
中國海洋連通的全球海上通道特征——航天遙感 融合信息 戰略價值 作者簡介
劉寶銀,教授,中國科學院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客座教授和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委。1963年畢業于南京大學。長期從事海洋遙感與海洋地理信息系統(MGIS)應用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陸續出版了《中國海洋戰略邊疆——航天遙感多國島礁軍事區位》、《環中國西太平洋島鏈——航天遙感融合信息軍事區位》、《南沙群島遙感融合信息特征分析與計量》、《中國海岸帶與海島遙感調查》、《印度洋馬爾代夫環礁發育空間特征——航天遙感融合信息海氣關聯》等專著10部。 幾十年來,微山湖畔的鄉情,明珠青島的海情,涌動著劉寶銀教授對科研的激情。至今,他仍不時眺望著中國邊緣海與遼闊而深邃的世界大洋,筆耕不輟。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