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唐詩三百首(全新修訂版)/中小學生閱讀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40391
- 條形碼:9787550240391 ; 978-7-5502-4039-1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唐詩三百首(全新修訂版)/中小學生閱讀文庫 本書特色
風華絕代,盡展古典文學之美氣象高遠,彰顯中國詩歌之魂 ▲多次入選統編語文教材▲“中國文學之美的典范”▲“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奇跡”▲品讀沉淀千年的智慧結晶▲感受古典文化的無窮魅力▲題材寬泛,眾體兼備,老幼皆宜,雅俗共賞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唐詩三百首(全新修訂版)/中小學生閱讀文庫 內容簡介
唐代是詩歌發展的黃金年代,這個時期名家輩出,詩歌數量達到五萬多首,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大部分唐詩選本均已散佚,如今尚存甚少。本書重新對《唐詩三百首》進行選編,以詩歌意境以及流傳廣泛程度為標準,在原有詩歌基礎上再次精選,以人們對詩人和詩歌的了解程度來排序,搭配詩人簡介、詩歌的注釋以及翻譯,讓讀者能夠更好的理解、學習唐詩。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唐詩三百首(全新修訂版)/中小學生閱讀文庫 目錄
蜀道難
將進酒
行路難(其一)
長干行
靜夜思
長相思
秋浦歌(其十五)
贈汪倫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夢游天姥吟留別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望廬山瀑布(其二)
望天門山
早發白帝城
月下獨酌(其一)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清平調詞(其一)
江上吟(一)
登金陵鳳凰臺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杜甫
望岳
佳人
春望
兵車行
麗人行
江南逢李龜年
旅夜書懷
登岳陽樓
八陣圖
蜀相
客至
登高
閣夜
詠懷古跡(其三)
贈衛八處士
夢李白(其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登樓
前出塞(其六)
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吏
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春夜喜雨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狂夫
贈花卿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絕句(其三)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發潭州
江漢
王維
桃源行
山居秋暝
漢江臨泛
終南別業
鹿柴
相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送元二使安西
山中送別
積雨輞川莊作
洛陽女兒行
觀獵
使至塞上
夷門歌
送梓州李使君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田園樂(其六)
杜牧
清明
赤壁
泊秦淮
秋夕
贈別(其二)
寄揚州韓綽判官
遣懷
過華清宮絕句(其一)
過華清宮絕句(其二)
江南春
山行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齊安郡后池絕句
題烏江亭
李商隱
錦瑟
樂游原
夜雨寄北
賈生
蟬
無題二首
驕兒詩
天涯
謁山
花下醉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
石頭城
烏衣巷
和樂天《春詞》
蜀先主廟
竹枝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柳枝詞
柳宗元
江雪
漁翁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白居易
長恨歌
琵琶行
問劉十九
后宮詞
賦得古原草送別
賣炭翁
暮江吟
錢塘湖春行
輕肥
大林寺桃花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
花非花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詠風
張九齡
望月懷遠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孟浩然
過故人莊
宿建德江
春曉
秋登萬山寄張五
夏日南亭懷辛大
晚泊潯陽望廬山
題義公禪房
渡浙江問舟中人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出塞(其一)
從軍行(其四)
韓愈
山石
雉帶箭
晚春
賈島
尋隱者不遇
劍客
題李凝幽居
憶江上吳處士
元稹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離思(其四)
溫庭筠
商山早行
過陳琳墓
駱賓王
在獄詠蟬
陳子昂
登幽州臺歌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王之渙
登鸛雀樓
涼州詞
賀知章
詠柳
回鄉偶書(其一)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磧中作
李賀
李憑箜篌引
雁門太守行
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幽居
滁州西澗
劉希夷
代悲白頭翁
宋之問
渡漢江
崔顥
黃鶴樓
王翰
涼州詞
高適
燕歌行
人日寄杜二拾遺
別董大(其一)
劉長卿
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
長沙過賈誼宅
張繼
楓橋夜泊
李益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度破訥沙(其二)
夜上受降城聞笛
孟郊
游子吟
登科后
武元衡
春興
崔護
題都城南莊
常建
宿王昌齡隱居
題破山寺后禪院
張籍
湘江曲
節婦吟
薛濤
牡丹
李紳
憫農(其二)
崔郊
贈婢
楊敬之
贈項斯
陳陶
隴西行
羅隱
自遣
贈妓云英
皮日休
橡媼嘆
汴河懷古(其二)
黃巢
菊花
曹松
己亥歲
韓偓
惜花
已涼
鄭谷
鷓鴣
杜荀鶴
春宮怨
崔涂
孤雁
秦韜玉
貧女
無名氏
金縷衣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唐詩三百首(全新修訂版)/中小學生閱讀文庫 節選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賀知章驚嘆其為“謫仙人”。祖籍為隴西成紀(現甘肅省天水市),出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附近),4歲時隨家人遷居至四川綿州的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李白是我國唐代的浪漫主義詩人,由于精品詩作眾多,后人稱其為“詩仙”,與杜甫合稱為“李杜”。李白的詩歌風格豪放且灑脫飄逸,以流轉自然的語言以及和諧多變的音律而著稱,想象力也極為豐富。他善于從各種神話以及民歌中尋找素材,運用這些素材中的離奇境界以及自己強烈的情感來描寫選中的對象,構成了一幅幅瑰麗絢爛、驚世駭俗、壯麗奇詭的畫卷,完全可以說李白的作品形成了繼屈原以來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杜甫就曾贊道:“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朝文宗還曾經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與李商隱、李賀并稱為唐代“三李”。 李白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所以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漫游中度過的。二十歲時他就只身離開四川,開始了漂泊流浪的生活,他的足跡遍及祖國大地,創作了大量的優秀詩篇。但李白在政治方面卻始終郁郁而不得志,雖然曾官拜翰林,但*終因權貴的讒言而被排擠出京。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代,畢生都在為實現“濟蒼生”以及“安黎元”的理想而奮斗。而他的大部分詩篇所表現出來的風格都是愛憎分明,在反映那個時代繁榮氣象的同時,也揭露并批判了統治階級的荒淫與腐敗,表現出了李白蔑視權貴,追求自由與理想的精神。 蜀道難(一) 噫吁嚱(二),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三),開國何茫然(四)! 杹硭娜f八千歲(五),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六)有鳥道(七),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八),然后天梯石棧(九)相鉤連! ∩嫌辛垼ㄊ┗厝罩邩耍ㄊ唬掠袥_波(十二)逆折(十三)之回川(十四)。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十五)欲度愁攀援! ∏嗄啵ㄊ┖伪P盤(十七),百步九折縈巖巒! 袇v井(十八)仰脅息(十九),以手撫膺(二十)坐長嘆! 柧饔魏螘r還?畏途巉巖(二一)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致勛右帲ǘ┨湟乖拢羁丈健! ∈竦乐y,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w湍瀑流爭喧豗(二三),砯(二四)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二五)乎來哉! 劍閣(二六)崢嶸而崔嵬(二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二八)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苊突ⅲΡ荛L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城(二九)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竦乐y,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三十) ! 【注釋】 。ㄒ唬妒竦离y》:屬于樂府《相和歌·瑟調曲》的調名,內容大部分是描寫蜀道的艱險。李白正是因為這首詩而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這首詩筆調奔放雄渾,在運用傳說以及民諺的同時,又采用了夸張的描寫來說明蜀道的險峻,是李白浪漫主義風格的代表作! 。ǘ┼嬗鯂剑菏竦氐牡胤椒窖,均為驚嘆詞。嚱,念xī。 。ㄈ┬Q叢、魚鳧:傳說中蜀國兩個國王的名字。 。ㄋ模┟H唬盒稳菔駠拈_國時間久遠,已經無從考證! 。ㄎ澹┧娜f八千歲:形容時間的漫長與久遠,不是確數! 。┨祝阂部煞Q為“太乙”,秦嶺峰名,位于今陜西省眉縣和太白縣一帶,據說由于山頂四季積雪,故得此名。由于唐朝時期的京城長安在太白山以西,所以有了“西當太白”這句! 。ㄆ撸B道:只有鳥才能飛過的地方。形容山路狹窄險峻,僅能讓鳥兒飛過! 。ò耍┑乇郎酱輭咽克溃焊鶕度A陽國志·蜀志》記載,秦惠王曾將自己的五個女兒下嫁于蜀王,蜀王便派了五個力士前去迎接,返回梓潼的時候,看到有條大蛇鉆進了附近的山洞,五個力士就抓住蛇尾將其向外拉,結果造成了山崩,所有人都被壓死,而山也形成了五嶺。 (九)石棧:用石頭修成的棧道。 (十)六龍:古代神話中,羲和每日都為太陽神駕車,在空中從東向西行駛,而拉車的就是六條龍! 。ㄊ唬└邩耍菏裆街杏脕碜鳛闃俗R的*高峰! 。ㄊ_波:水流沖擊石塊而濺起的波浪。這里指激流! 。ㄊ┠嬲郏核鹘涍^沖擊而回旋! 。ㄊ模┗卮ǎ褐赣行郎u的河流! 。ㄊ澹┰斥菏裆街猩朴谂示壍暮镒。猱,古書上記載的一種猴子,念náo! 。ㄊ┣嗄啵簬X名,根據《元和郡縣志》的記載:“懸崖萬仞,山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钡靥幗耜兾魇〉穆躁柨h。 (十七)盤盤:形容山路的曲折迂回! 。ㄊ耍﹨、井:星宿名。古人認為地上的某些地區與天空中的星宿是相互對應的,這種區域的劃分叫做分野,“參”是蜀的分野,“井”則是秦的分野。 。ㄊ牛┟{息:不敢出氣,屏住呼吸。 。ǘ┾撸褐感夭俊! 。ǘ唬⿴f巖:形容山勢的險峻。巉,念chán! 。ǘ┳右帲阂簿褪嵌霹N鳥,在蜀地很常見,鳥鳴聲聽起來很悲哀。據傳說古代有一個蜀王名杜宇,號望帝,死后化為名叫子規的鳥! 。ǘ┬Y:瀑布激流等發出的轟響聲。豗,念huī! 。ǘ模┏f:水擊打巖石發出的聲音。砯,念pīng! 。ǘ澹┖鸀椋簽槭裁础! 。ǘ﹦﹂w:地名,也叫劍門關。地處今四川省劍閣縣以北七里,處于大劍山與小劍山之間的一座雄關! 。ǘ撸⿳槑V、崔嵬:形容山勢高峻、道路崎嶇不平。嵬,念wéi。 。ǘ耍┧兀褐赴咽貤5阑蜿P口的人! 。ǘ牛╁\城:指錦官城,今四川省成都市! 。ㄈ┳舌担簢@息! 咀g文】 唉呀呀,多么危險,多么偉岸高峻! 蜀道難行啊,簡直比上青天還難! 傳說蜀國是由蠶叢和魚鳧這兩位帝王建立的, 但對現在來說,蜀國的開國年代實在過于久遠而無法深入詳談! ∽阅菚r起至今大概也有四萬八千年了,蜀國被秦嶺阻擋而無法與外界溝通,更不能往返其中! ∥鬟吿咨街挥心苋蒿w鳥通過的小道,順著那條小路走就可跨過峨眉山頂端! ∈裆皆洷懒堰^,壓死了蜀國的五位壯士,崩裂后兩地之間才有了可以相互通連的天梯棧道! ∩嫌袚踝√柹窳堒嚨纳椒,下有激浪爭流拍石且迂回的大川。 善于飛行的黃鶴沒有辦法飛過這里,即使是善于攀援的猴子也難以翻越這個地方! ∏嗄鄮X道路曲折一直繞著大山盤旋,百步之內繞著山巖能轉九道彎。 在這里甚至可以摸到參井二星,眼前的景色讓人仰首屏息, 忍不住驚恐起來,便用手撫胸坐下來長嘆不已。 我的朋友啊,你向西游覽何時才能回來?崎嶇的山道實在難以登攀! 只見那鳥兒在古樹上悲哀地啼叫,雄雌相隨相伴地飛翔在森林之中。 月夜聽到的是杜鵑鳥悲慘的啼聲,令人不禁愁思萬千,啊,這荒蕪的空山! 蜀道難行啊,簡直比上青天還難!叫人聽到這些怎么可能臉色不變? 山峰相連在一起,離天不到一尺,枯松老枝都倒掛倚貼在絕壁之上! ∑俨硷w瀉、旋渦飛轉,爭相發出轟隆的水聲,水石相擊的聲音猶如萬壑雷鳴一般! ∵@里艱險到了這樣的地步,唉呀,你這位遠方來的客人啊,為什么要來到這個地方呢! 劍閣是那么的險峻巍峨,高聳入云,只需要有一個人把守這里,哪怕有千軍萬馬也難以攻下! ●v守這里的官員如果不是皇室的近親,很有可能化為“豺狼”盤踞在此地為非作歹。 清晨你要小心翼翼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隨時警醒地防范長蛇。 豺狼虎豹的磨牙吮血叫人不安,毒蛇猛獸的殺人如麻令人膽寒! ″\官城雖說也是個快樂的去處,但要通過如此險惡的地段還不如早早地回家。 蜀道難行啊,簡直比上青天還難!側著身子向西望去,不免讓人感慨與長嘆! 【背景與賞析】 李白在《蜀道難》中極力渲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為什么他會忽然想到這個題材并寫了這首詩,對于這個疑問,說法頗多! √迫送醵ūT凇掇浴分惺紫扔涗浟岁P于這首詩的故事。當年李白初到長安時便拜訪了賀知章,而賀知章是當時唐玄宗*為器重的詩人之一,當他讀到李白這首詩時,十分欣賞,甚至稱李白是“謫仙人”。孟棨則在《本事詩》中記載:李白從蜀郡來到京師,賀知章首先去拜訪他,想要拜讀他的作品,李白就把《蜀道難》給了他。賀知章讀后對此詩贊不絕口,稱李白為“謫仙”。這兩段都是晚期唐人的記載,基本上大同小異,但在時間上卻有些對不上去,因為李白是在開元天寶年間到長安的,而此詩應該是作于開元末年! ≡捠口S有李白詩集的箋注本,對于《蜀道難》他有新的解釋。他認為這首詩是作于安祿山叛軍攻占長安,唐玄宗倉皇逃到蜀國的時候,也就是天寶十五年的六七月間。當時李白身在江南,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認為皇帝幸蜀不是上策,于是便“欲言則不在其位,不言則愛君憂國之情,不能自已,故作此詩以達意”。 而把這些意見與原詩相互比對研究之后,蕭士赟的講法似乎是*合情合理的,而且這種說法也讓這首詩蘊涵了高度的比興意義。所以,明清兩代研究唐詩的人,基本上都采用了蕭士赟的講法! ±畎自谝婚_篇就說到了蜀道之難,并以夸張的筆墨描繪了歷史上幾乎不可逾越的天關險阻,為全詩營造出了一個雄放渾然的基調。而“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詠嘆則始終貫穿全文,反復出現,就好比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般。詩中還引用了“五丁開山”的神話,為全詩增添了一絲神奇的色彩,起到了引人入勝的作用。接下來詩人就開始著力刻畫蜀道的危險難行了,將夸張與神話融為一體,期間又借黃鶴與猿猴來加以反襯,就這樣層層映襯下去。在寫到青泥嶺的時候。詩人著重以峰路的縈回以及山勢的險峻來表現人行其上的那種畏懼心理,并捕捉了在山峰之上曲折盤桓、手摘星辰、無法呼吸、撫胸感嘆等細節動作并加以描寫,寥寥數語,就將行路人的各種神情與動作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就好像危險近在眼前。到了這里,蜀道的難行已經被寫到了極致。這時詩人卻筆鋒一轉,借“問君”引出了旅行中的愁苦,將讀者帶進一個荒涼而悲凄的境界,使人更覺蜀道之難。此外,李白還以簡練的筆觸描寫了蜀道周圍奇險的風光景色,從山巒、連峰、枯松、絕壁,再到飛瀑、懸崖、轉石、雷鳴,無一不是驚險萬狀,讓人目不暇接,造成了一種勢不可擋的強烈藝術效果,這也使其對蜀道難的描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給人一種驚心動魄之感,讀來令人心潮澎湃。在這種險象環生、風光變幻的氣氛中,李白寫到了蜀中要塞——劍閣。這里地勢險要、易攻難守,也由此寫出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樣的名句,并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以此引出了“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樣的詩句,表達了自己的憂國憂民。就這樣,在這種變化莫測的手法中,李白向我們展示出了一幅有著絢麗景象的山水畫卷!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唐詩三百首(全新修訂版)/中小學生閱讀文庫 作者簡介
蘅塘退士 原名孫洙,字臨西,號蘅塘退士,晚年號退士,清朝學人,祖籍安徽休寧,生于江蘇無錫。幼家貧,性敏好學,乾隆十六年中進士,歷任盧龍、大城、鄒平知縣,曾兩次主持鄉試。其為官清廉,愛民如子。著有《蘅塘漫稿》,編有《唐詩三百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