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你不知道的昌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830207
- 條形碼:9787517830207 ; 978-7-5178-302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你不知道的昌化 本書特色
中國地圖上,有兩個地方標注“昌化”,一個是海南昌化,一個是浙江昌化。兩個昌化原本都是神州古縣,前者臨海,以海灣椰林風光及盛產芒果著稱;后者駐山,因雞血石、山核桃享譽。兩個昌化雖相距遙遠,卻也有某種關聯。海南昌化曾是宋代文豪蘇軾得罪朝廷后的流放地,浙江昌化則是蘇軾任職杭州時的觀政區! 赌悴恢赖牟凡皇敲}專著,亦非昌化大全,只是孤鋤掘地,單槍獵豹,編著者尚有很多題材來不及采寫。
你不知道的昌化 內容簡介
《你不知道的昌化》主要介紹臨安昌化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你不知道的昌化》內容融合風景、風情、人文等故事于一體!赌悴恢赖牟酚浭龅氖钦憬串斀窈贾菔信R安區西部1300平方公里的那方土地。這里散落著150多個村莊,現被劃為6大鄉鎮。為了區分其中的“昌化鎮”,政府文件及媒體習慣稱其為“兩昌地區”或“大昌化”。昌化除了旖旎的風光,還隱藏著許多歷史人文故事,《你不知道的昌化》作者在查閱大量史料的基礎上,整理出許多跟昌化有關的不為人知的故事,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你不知道的昌化 目錄
昌化,曾經古縣
唐昌科甲榜
古代縣官形象
昌化歷史大事記
牌坊的故事
蘇東坡與昌化
績溪與昌化
漫話古堰
烽火昱嶺關
尋找祠堂
哉時昌化掃描
昌化越劇團與《楊立貝》
昌化鄉歌民謠
昌化“非遺”名錄
第二編 或仙或人,史牒有聲
白牛箕山與隱士鼻祖
何仙姑,昌化女
羅隱其人
非凡孝女盛氏
章嫂讓兒
富貴皇朝**家
閑說帥姓
忠臣趙昴發
韓世忠及其墓葬
兵部尚書胡世寧
太皇太后邵氏娘娘
明顯陵與“皇考之爭”
《聊齋》故事里的昌化人
清貧志士汪亦澄
賀揚靈是誰
雜說昌化人
第三編 靈山秀水,異寶奇珍
浙西大峽谷三題
湖峽對口詞
大明山“四絕”
走馬道場坪
溫泉小鎮——湍口
千年古鎮——河橋
昌化多溶洞
雞血石傳奇
與雞血石關系
*密切的幾個人
山核桃,堅果之王
九死還魂草
外婆的白云山
后記
你不知道的昌化 節選
《你不知道的昌化》: 五 清康熙年間,縣署將全昌四鄉改為四區:昌城、昌南、昌西、昌北。昌城區轄一都、三都;昌南區轄四、五、七、八都;昌西區轄九、十、十一都;昌北區則統轄十二都,是四區中地域*廣、物產*豐富的區塊! 〕、南、西、北四區的劃分自有它的道理,不僅地勢環境不同,居民結構不一樣,物產業態各異,就連方言聲調也有差別! 〔菂^地形如弓,蘆嶺關屏蔽于東,為昌化、於潛間通道;黃花關鎮守于北,與安徽寧國相連,是浙皖要塞;南邊紫水如帶,帆影悠悠。秀峰、南屏兩塔遙遙相望,塔映水影,青林翠竹,鐘靈毓秀。因縣治在此,人煙稠密,竹木、柴炭、藥材、山核桃等貨皆由此地水埠集散。縣治周圍,寺廟、祠社、學館、書院、牌坊、祭壇、亭臺樓閣鱗次櫛比,官家、紳士富人聚居! 〔蠀^形如半葉,人稱“南鄉”,全昌水流匯集于此,經古鎮河橋匯柳溪,然后經大小柳灘而入桐江。境內雖層巒疊嶂,蠶叢鳥道曲折盤旋,風光明媚可人,但缺關隘扼要,故難守防。日寇人侵,就是從南鄉入昌境的。昌南區客民*多,不似其他三區純粹,故百姓咸居,百匠匯集。所居之民有太古之風,文經武略,代不乏人。覽川有五進士,塘溪有忠臣趙文節,下阮猶以武功著稱,而河橋因邑形水口,商務獨冠全縣,被喚作“唐昌首鎮”。 西區也稱“西鄉”,以頰口鎮為中心,這里交通便利,居民純凈。昱嶺關雄峙于此,過關即達徽州。北界荊洲莊、山邊莊、馬嘯嶺,南界擔鹽崗、江嶺、大明山。因西區山高路狹,地勢險要,故攻防自如。西區之民聚居,絕少外來客,歷代以耕讀傳家,智者士人眾多。西區有陳孝子祠,有邵氏雙桂牌坊,有韓世宗墓,等等。該區除山核桃為大宗產品外,婦女所織之麻布與龍塘山所產細茶,以及都林葛粉亦為特色名品! ”眳^幅員遼闊,西鄰績溪,北比寧國,以百丈山為門戶。境內崇山峻嶺,山高水急,古道如腸,居民進出翻山越嶺、肩挑背馱。山核桃是這里的搖錢樹,國寶雞血石名揚四海。這里民風淳樸,語夾徽績之音,雜陳難懂。宋時梅來兒刲股療母舍己救人的孝行,感天動地,被收錄在《夢粱錄》中! × ∽怨胖两,鄉鎮都是中國*基層的行政區劃單位,它在縣的管轄之下。歷史上,昌化鄉鎮數量*多的當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全縣共有鄉鎮85個(其中3個鎮),幾乎是以村為鄉,許多鄉名現在看來都很陌生。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減少到27個,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時,撤并為11個,它們是石瑞鄉、文節鄉、龍崗鄉、昱關鄉、浙門鄉、仁溪鄉、仲珍鄉、仙蘭鄉、武隆鎮、河橋鎮、頰口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變化亦很頻繁,1956年為19個鄉鎮。1958年,於潛縣并入昌化縣,全縣成立10個人民公社:天目、潛川、潛陽、太陽、昌城、河橋、東風(石瑞)、國慶(湍口)、昌西、昌北。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是政社合一的產物。公社下轄大隊,大隊下轄生產隊。生產隊集體勞動按勞動分配,是*基層的獨立核算單位,社員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生產隊。而后的歲月,人民公社拆拆并并、并并拆拆,直到1984年,政社分設,改社為鄉,大隊改村,恢復鄉村建制。今天的昌化,被稱作臨安兩昌(昌化、昌北)地區,劃分為6個鎮:昌化、河橋、湍口、龍崗、清涼峰、島石。而今,這些鄉鎮各具特色。 昌化鎮是杭州市中心城鎮,也是臨安市副中心。精密元器件是名揚全國的特色產業,電子商務名列前茅,淘寶鎮美名遠揚,這里有著名的國石城,是兩昌地區旅游集散中心。誕生于抗日烽火中的浙西名校昌化中學也傲立江邊!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