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風向.如何應對互聯網變革下的知識焦慮:不確定與個人成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502414
- 條形碼:9787115502414 ; 978-7-115-5024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向.如何應對互聯網變革下的知識焦慮:不確定與個人成長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何寶宏博士對互聯網技術哲學的原創性思考,系統闡述了包括人工智能(AI)、區塊鏈和大數據等技術背后的發展邏輯,探討了諸多現象背后的邏輯,并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了預判,掌握了技術發展規律,面對變化便會淡定了,可以從容面對知識焦慮、未來個人發展。本書語言詼諧,內容生動,讀起來引人入勝,適合互聯網從業者以及通信行業相關人士閱讀。
風向.如何應對互聯網變革下的知識焦慮:不確定與個人成長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何寶宏博士對互聯網技術哲學的原創性思考,系統闡述了包括人工智能(AI)、區塊鏈和大數據等技術背后的發展邏輯,探討了諸多現象背后的邏輯,并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了預判,掌握了技術發展規律,面對變化便會淡定了,可以從容面對知識焦慮、未來個人發展。本書語言詼諧,內容生動,讀起來引人入勝,適合互聯網從業者以及通信行業相關人士閱讀。
風向.如何應對互聯網變革下的知識焦慮:不確定與個人成長 目錄
下一代伊甸園
人類的智慧
詭異的三條曲線
棋王誕生記
崛起的三板斧
外圍勢力力量
隔壁的老王
Google的套路
網絡可以如此不同
算法的偏見
AI必將失敗
第二部分 區塊鏈的理想國:當草根創新遇上現實世界
殘缺的數據庫
分布式賬本
革命幼稚病
去中心化魔咒
化名不等于匿名
修改不一定是篡改
無共識的共識機制
區塊鏈這塊補丁
懂編程的律師才是好會計
不能輕信區塊鏈
過去和現在
編址的門道
區塊鏈與大數據
第三部分 用數據說話:戰略性資源的價值和危機
磨玻璃片的巨匠
“村里”的數據
如何講故事
數據的溫度
數據管理的“怪蜀黍”
男耕女織時代
知識的吃貨
數字化身
IT不再輕資產
捍衛“忘卻權”
技術一直都是背鍋的
數據即石油
數據的歸宿
第四部分 技術的基因:技術信仰決定風口的方向
互聯網是個窮二代
軟件的信仰
協作方式的演化
新福特主義
開源的“綠帽子”
適者生存
網絡中立的背后
連接主義
人類不是中心
互聯網的朋友圈
自研還是外包
富不過三代
智能遷徙圖
技術創新秘笈
螺旋式上升
技術的食物鏈
融合是趨勢嗎
獨裁者的設計
第五部分 走向未來:數字時代我們如何思想、生活
三種IT
電報改變了世界
電話改變了世界
識別技術年齡
幼兒期的技術
短命的小時代
技術的天花板
回到比特的原初定義
干活多的說了算
教育也是信息業
“四驅”的汽車革命
重新定義道路
未來的工種
程序員文化
數字時代的管理制度
誰在主導網絡經濟
不合腳的鞋
石器時代4.0
如何做預測
技術浪潮的尾聲
風向.如何應對互聯網變革下的知識焦慮:不確定與個人成長 相關資料
中國信通院院長 劉多
何寶宏博士自1999年畢業后就一直在我院工作,一直與我是同事,一直從事互聯網方面的研究。他曾任我院互聯網中心主任和互聯網研究領域主席等,現任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是我院互聯網研究的杰出代表。
這個世界不變的是變化,我們每個人努力奔跑,只是為了留在原地,能夠站在風口。雖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但你首先得努力學習如何觀察風向。
騰訊云總裁 邱躍鵬
讀者可能會好奇:這本書又將揭示什么?到底選擇“站”哪一邊?很遺憾的是,這本書并不打算提供一個無可辯駁的答案,就像我們很難說服高度厭惡風險的人去投資股票,樂觀也好,悲觀也罷,更多地取決于我們的性格。
那么,到底這本《風向》能帶來什么?
我總結出一個詞:創見。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
以科幻體穿越未來千年的AI人開篇,暗喻當前信息技術發展還只能算作起步階段;從分析AI、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入手,冷思考這些熱門技術的能與不能,點亮痛點與創新的方向;展望我們應該如何適應數字時代的未來。本書以比喻式敘事行文,似信手拈來但又恰到好處,讀來引人入勝。
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志明
《風向》一書,延續了何寶宏博士一貫的寫作風格與特點,語言詼諧幽默、內容生動豐富,從互聯網底層架構延展到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讀者通識性地剖析和展示互聯網技術的演進規律,期望讀者通過這本書了解和緊跟新時代科技的發展步伐。
中國科學院院士 尹浩
何寶宏博士長期從事互聯網技術和標準研究,近年來將興趣轉向了互聯網技術背后涉及的哲學和社會學問題的研究。《風向》一書就是他對互聯網技術發展與其背后關聯的哲學和社會學規律的原創性的、富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一次集中展示,觀點鮮明、文筆流暢,值得一讀。
*云總裁 申元慶
這是一本充滿想象力、極具技術態度的讀物。何寶宏博士以獨特的視角,對以AI、區塊鏈、大數據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進行深入解讀。觀點中蘊含著對技術本質的理解,對科技趨勢的洞察。文字生動易懂,又不失風趣。在展現科技的趣味和溫度的同時,啟迪讀者在數字時代如何思考和生活。
中國電信天翼云副總經理 徐守峰
何寶宏博士,他精通于技術,卻又超前于技術;用淺顯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洞見;既能參透本質的基因,又能預測遙遠的未來;更為重要的是,技術中立,不被資本裹挾,不為利益吶喊,時刻保持清醒。
真知灼見中,指引風向,預見未來!
海爾電器 CTO 盛國軍
傳統企業決策周期較長,一旦決定不易改變。傳統企業和互聯網深度的結合的*步是首先有一雙“慧眼”,能看清楚、辨明白各種紛繁蕪雜的互聯網新技術,明了哪些被高歌的技術是真正的潮流,哪些被唱衰的技術其實是假摔不用過慮。這些戰略性的難題,被互聯網“相面師”何寶宏博士潛心研究二十余年后,一一破解,并集中呈現在《風向》一書中。無論 AI、云計算、區塊鏈和大數據,都在本書中褪去其神秘面紗,技術的本質顯露無疑。
ODCC主席、百度系統部總監 張炳華
何寶宏博士涉獵廣泛,對通信及互聯網技術有深入研究,對產業政策有深刻把握,對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有獨到見解。他學識淵博、行文風趣,善于用通俗的語言、清晰的邏輯,幫我們找人工智能時代的《風向》。
工業和信息化部巡視員 陳家春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狄剛
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與IT技術研究所所長 段曉東
聯通大數據總經理 趙越
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 張云勇
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副總經理 孫少陵
金融信息化研究所副所長 習輝博士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 丁華明
風向.如何應對互聯網變革下的知識焦慮:不確定與個人成長 作者簡介
何寶宏
畢業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擁有20余年互聯網研究經驗,成功預測了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關鍵風口,被業界譽為“技術相面師”。
對互聯網的潛心研究使何寶宏博士具備了“跳出技術看技術”的獨特能力,他能將社會學、哲學、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多種學科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探索互聯網技術背后的發展規律,帶領團隊成功布局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性技術研究,同時也準確看衰了一些“新興”技術,繞過了多個“深坑”。
2010年,他判斷云計算發展的黃金期即將到來,專注于云計算前沿技術研究,發起成立了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隨后又推動了“可信云”評估的落地,如今“可信云”已成功寫入國際標準;2014年,他呼吁關注開源,先后推動成立了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和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推出的“天蝎服務器”等標準對產業界產生了深遠影響;2015年,他認為區塊鏈是“靠譜”的技術,于是加大了區塊鏈的研究力度,并于2018年4月推動成立了可信區塊鏈計劃,目前已擁有200余家會員單位。何寶宏
畢業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擁有20余年互聯網研究經驗,成功預測了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關鍵風口,被業界譽為“技術相面師”。
對互聯網的潛心研究使何寶宏博士具備了“跳出技術看技術”的獨特能力,他能將社會學、哲學、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多種學科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探索互聯網技術背后的發展規律,帶領團隊成功布局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性技術研究,同時也準確看衰了一些“新興”技術,繞過了多個“深坑”。
2010年,他判斷云計算發展的黃金期即將到來,專注于云計算前沿技術研究,發起成立了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隨后又推動了“可信云”評估的落地,如今“可信云”已成功寫入國際標準;2014年,他呼吁關注開源,先后推動成立了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和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推出的“天蝎服務器”等標準對產業界產生了深遠影響;2015年,他認為區塊鏈是“靠譜”的技術,于是加大了區塊鏈的研究力度,并于2018年4月推動成立了可信區塊鏈計劃,目前已擁有200余家會員單位。
何寶宏博士曾經在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中美互聯網論壇、Openstack國際峰會、ITU等國際知名會議上發表演講,善比喻和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地闡述技術理論。2016年,他在《互聯網的基因》中系統闡述了其互聯網技術的哲學理論,憑借深刻洞察和風趣、犀利的語言收獲粉絲無數,個人網絡視頻公開課訪問量突破1000萬。
1999年以來,何寶宏博士工作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長期從事互聯網技術研究,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研究的領軍人物,主導完成了10余項國際標準,獲得10余項發明專利。現任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
微信公眾號:何所思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