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拓商先鋒中國行(近代世界對華印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08155
- 條形碼:9787520508155 ; 978-7-5205-081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拓商先鋒中國行(近代世界對華印象) 本書特色
T.T.庫珀認真記錄了所經歷、所觀察以及所能了解的事實,《拓商先鋒中國行/近代世界對華印象》可以拋磚引玉,使那些后來者獲得更多的知識,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對T.T.庫珀而言,他并不渴望被冠以無所不知的旅行家稱號,但他確實是一個純粹而真誠的拓商先導者。
拓商先鋒中國行(近代世界對華印象) 內容簡介
《拓商先鋒中國行/近代世界對華印象》描述19世紀60年代末期一位英國商人探險家,從漢口出發沿著長江*后到達四川的探險過程。通過《拓商先鋒中國行/近代世界對華印象》,讀者不僅可以重新體驗探險家的探險過程,還可以透過探險家的眼睛,了解19世紀60年代,從長江到四川的風俗民情與社會狀況,以及沿途的自然景觀。
拓商先鋒中國行(近代世界對華印象) 目錄
第二章 湖北平原
第三章 從宜昌到重慶
第四章 重慶
第五章 從重慶到成都
第六章 從成都到漢源街
第七章 從漢源街到打箭爐
第八章 漢地邊界
第九章 巴塘
第十章 從巴塘到阿墩子
第十一章 瀾滄江畔
第十二章 村寨
第十三章 被囚禁
第十四章 返回打箭爐
第十五章 歸程
拓商先鋒中國行(近代世界對華印象) 節選
《拓商先鋒中國行/近代世界對華印象》: 迄今為止,這個偉大的亞洲帝國幾乎仍呈現出很多未知的領域,因為很少有人能夠深入其地,探明其身。宗教思想和東方保守主義的結合,共同抵制了闖入的西方陌生者。*近,我們開始大量獲得關于這個東方民族和龐大帝國的知識。對西方文明侵略性力量的憤怒和忌憚,已經激起了中國人的敵視,而且,現在這個東方民族更不情愿接納外國人,盡管他們已經感到再也不能拒斥外國人了。中國這個古老帝國的排外意識是非常典型的,它沉睡在自己古老的社會和政治體系之中,并且還引以為傲。確實,中國的社會與政治體制如此完善,竟沒有任何一個鄰國能與之比肩;也沒有任何一個鄰國像它一樣頑固地抵制進步,敵視外來的入侵者。 在過去的30年里,中國和英國之間產生了大量的貿易往來,更不用說與美國和法國的交往了。但這些交往僅限于一些港口,廣闊的內陸地區卻很少接觸,而且我們對中國千百萬人的生活狀況也了解得很膚淺。這種現狀可能讓那些讀過大量關于中國書籍的人感到震驚,對那些剛開始了解中國的人來說,卻不得不允許這種狀況繼續存在下去。人們了解中國的**個障礙是中國政府和貴族階層因猜忌而對西方產生的敵意;第二個障礙是語言不通,但現在得益于在開放港口長期居住的外國人擁有更多與當地人交流的機會。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員無法花大量時間耐心地學習漢語,只能在交易中依賴譯員和中間人。實際上,他們從未與龐大的中下階層接觸過,因此,也不能真正地了解這部分中國人的排外意識。如果可以結識這部分中國人,便可以增進彼此的好感,甚至比條約或炮艦更能防止因偏見而導致的戰爭。 對于那些富有熱心和耐心的新教傳教士來說,我們應感謝他們寫下了不少有價值的關于中國的作品,但是,由于主要居住在領事保護區,限制了他們與勞動人民的接觸,而且他們觀察中國的角度還是來自遙遠的外部。在中國傳教的天主教傳教士更多,早期的耶穌會士幾乎把他們所知的地理知識全遺贈給了我們。他們的繼承者法國傳教士分散在全中國各地,但不被允許向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傳授他們積累的知識,多年之后,就泯然于中國人之中了。這令人深感遺憾。那么多有能力的人受過良好的教育,為了他們的工作,現在完全與中國人一樣生活。他們深入地了解了這個國家,還有它的語言、文學,以及人民的習慣和思維模式。如果他們的知識能夠傳達到西方,中國將不再是一個未知的國度。 如果中國和中國人為更多的人所知,那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它留存于現在的大量的歷史和哲學文獻證明了其偉大的過去;它還保存了一些幾乎已經絕跡的藝術和科學知識。它的帝國組織結構,從理論上說仍然令人欽佩和尊重,盡管它的實際效果已經過時并且可悲地受到了損害。 一個曾經和中國人一起生活過的英國人可能會冒險告訴他的同胞,中國的中間階層和農民喜歡他們。中國人親切、禮貌但又沖動,他們很容易將友誼變為暴怒。他們的缺點應該引起我們的同情而不是憤慨。我也經常想到,現在中國人對陌生人的*野蠻方式,比起不久前我們自己對待陌生人和外國人的方式,并沒有更糟糕。如果中國和西方之間擴大商業和政治交往,將會極大地消除彼此的隔膜——這是偏見之根。外國商業資本沿著水路進人中國內地,它將成為西方文明的先驅。隨之而來,西方文明的輪船、鐵路和機械也會像朋友一樣受到擁抱,而不是像敵人一樣被打退。正像希望的那樣,我們的進步很快將把這個大帝國從內部的衰敗中拯救出來。因此,讓英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并開拓商業發展之路,無疑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這也是我旅行的目的,相信我的付出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回報。 ……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