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上海魯迅研究:總第79輯:趙家璧與出版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24869
- 條形碼:9787552024869 ; 978-7-5520-248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魯迅研究:總第79輯:趙家璧與出版研究 本書特色
《上海魯迅研究·趙家璧與出版研究(總第79輯)》主要包括“趙家璧與出版研究”“魯迅作品研究”“魯迅作品及生平研究” “魯迅同時代人研究” “史料·辯證” “魯海漫談”“青年讀魯迅”等主題,在這些主題下,計有20多篇相關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目前國內外**前沿的國內外魯迅研究狀況。
上海魯迅研究:總第79輯:趙家璧與出版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創刊于1979 年,一年四輯,面向國內外魯迅研究者,以“新發現、新觀點、新方法”的編輯方針,側重刊載以資料整理、梳理和考證為主的學術論文,兼顧理論研究型論文。
上海魯迅研究:總第79輯:趙家璧與出版研究 目錄
目錄
趙家璧與出版研究
《晨曦》——趙家璧編輯生涯的起點 施曉燕
從《華爾騰》到《瓦爾登湖》——兼談“晨光世界文學叢書”對美國文學的譯介顧音海
從幾件魯迅手稿談到趙家璧出版的《母親》 月絨
先進文化的傳承——魯迅與趙家璧及其他 北海
上海“孤島”時期趙家璧的編輯出版活動 喬麗華
從出版標記看趙家璧的書籍裝幀風格及內涵 高方英
從趙家璧與費正清通信看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一段往事 丁佳園
魯迅作品及生平研究
在譯與作之間“做”出的《摩羅詩力說》——略談《摩羅詩力說》的定性問題并以晚清到“五四”的譯作實績為背景 劉銳
摩羅詩人與俠義精神的重生 高磊
魯迅同時代人研究
陳映真、胡風與“魯迅傳統” 蔡洞峰
史料·辨證
江南陸師學堂考 陳占彪
2005年版《魯迅全集》注釋補正21則 吳作橋
口述與筆談(七)裘士雄(134)
吳友如和《點石齋畫報》——硬筆畫和石板印刷 [日]三山陵 段睿玨譯
紀念
從編刊社到博物館——緬懷王士菁先生二三事 陳元勝
永不疲倦的人——懷念丁景唐先生 樂融
老丁先生 李浩
魯海漫談
王爾齡先生遺稿一束(上) 王爾齡
從魯迅小說初刊本看民國初年報刊的標點使用 邵魁 春鳴(181)
讀書雜談
“高才異質”思維與“莩甲新意”藝術的深度剖析——評《魯迅文學作品中的異質因素》董卉川
兩顆孤獨靈魂的相遇——談張棗的《野草》研究 崔紹懷
青年讀魯迅
大學本科生所見的魯迅
燈下的孤獨:魯迅閱讀筆記 李姚蕊
接地氣的魯迅 沈依靈
革命的星與月——《范愛農》導讀 胡天藝 上海魯迅紀念館紀事與研究 從編年體到主題式敘事的變遷——以上海魯迅紀念館基本陳列為例 李榮 挖掘文物內涵,拓展展覽邊界——“新的形,新的色——魯迅書籍裝幀藝術展”策展思路解析 包明吉 淺談虛擬博物館的發展——以上海魯迅故居360°虛擬游覽項目為例 姜蓓蓓 資料 六朝造像目錄(五) 林珊整理 編后
革命的星與月——《范愛農》導讀 胡天藝 上海魯迅紀念館紀事與研究 從編年體到主題式敘事的變遷——以上海魯迅紀念館基本陳列為例 李榮 挖掘文物內涵,拓展展覽邊界——“新的形,新的色——魯迅書籍裝幀藝術展”策展思路解析 包明吉 淺談虛擬博物館的發展——以上海魯迅故居360°虛擬游覽項目為例 姜蓓蓓 資料 六朝造像目錄(五) 林珊整理 編后
展開全部
上海魯迅研究:總第79輯:趙家璧與出版研究 作者簡介
上海魯迅紀念館坐落于上海市虹口區,是1949年后第一個人物性紀念館,也是1949年成立后第一個名人紀念館,同時管理魯迅墓,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書友推薦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