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史向導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03343
- 條形碼:9787305203343 ; 978-7-305-2033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史向導 本書特色
本書由意大利藝術史學家朱利奧•卡洛•阿爾甘(Giulio Carlo Argan)與毛里齊奧•法焦洛(Maurizio Fagiolo)合著,1974年出版后暢銷意大利與西歐,成為歷史藝術文獻領域不可或缺的經典工具書。在上篇“藝術史研究的前提”中,阿爾甘首先深入淺出地整理并提出了藝術史研究中的普遍問題,如藝術的領域、藝術史的任務、藝術品的真偽與品質等命題。接著法焦洛在下篇“書目導讀”中具體闡述了研究的工具、方法論、研究的問題、藝術史學家的職業等,詳盡列出了藝術史學的各類入門書目(包含繪畫、雕刻、建筑、工業設計、都市計劃、舞臺設計等范疇),同時介紹了藝術史學的發展與成果。本書為相關研究者提供了涵蓋藝術史學領域整體的必要信息。
藝術史向導 內容簡介
本書設立了方法論的問題并提供藝術史研究的工具。阿爾甘首先深入淺出地整理與提出了藝術史研究中的普遍問題, 接著法焦洛在下篇的“書目導讀”中, 詳細介紹了藝術史學的各類入門書目, 以及藝術史學的發展與各種更為具體的藝術史方法論。
藝術史向導 目錄
藝術史向導 作者簡介
關于作者
朱利奧•卡洛•阿爾甘(1909—1992) 出生于意大利都靈,藝術史學家、評論家、教育家與政治家,是20世紀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學者之一。1931年畢業于都靈大學,師從廖內洛•文圖里。1955年起執教于巴勒莫(Palermo)大學藝術史專業,1959年調任到羅馬大學。曾于意大利古跡與美術最高委員會、意大利文化部任職,擔任過國際藝術批評家協會(AICA)主席、埃諾迪出版社社長,創辦雜志《藝術史》(Storia dell’arte)。1976到1979年間任羅馬市市長,并且是意大利共產黨的代表人物。獲意大利教育、文化與藝術功德金牌,并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榮譽院士。
他的《意大利藝術史》(Storia dell’arte italiana)及其補充作品《從1770到1970的現代藝術》(L’arte moderna 1770/1970)是意大利藝術批評史上的杰作,也是一度最普及的高中藝術史教科書。其他主要作品有《13、14世紀的意大利建筑》(L’architettura italiana del Duecento e Trecento)、《布魯內萊斯基》(Brunelleschi)、《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L’architetturabarocca in Italia)、《波提切利》(Botticelli)、《建筑師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architetto)等。?
關于作者
朱利奧•卡洛•阿爾甘(1909—1992) 出生于意大利都靈,藝術史學家、評論家、教育家與政治家,是20世紀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學者之一。1931年畢業于都靈大學,師從廖內洛•文圖里。1955年起執教于巴勒莫(Palermo)大學藝術史專業,1959年調任到羅馬大學。曾于意大利古跡與美術最高委員會、意大利文化部任職,擔任過國際藝術批評家協會
(AICA)主席、埃諾迪出版社社長,創辦雜志《藝術史》(Storia dell’arte)。1976到1979年間任羅馬市市長,并且是意大利共產黨的代表人物。獲意大利教育、文化與藝術功德金牌,并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榮譽院士。
他的《意大利藝術史》(Storia dell’arte italiana)及其補充作品《從1770到1970的現代藝術》(L’arte moderna 1770/1970)是意大利藝術批評史上的杰作,也是一度最普及的高中藝術史教科書。其他主要作品有《13、14世紀的意大利建筑》(L’architettura italiana del Duecento e Trecento)、《布魯內萊斯基》(Brunelleschi)、《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L’architettura
barocca in Italia)、《波提切利》(Botticelli)、《建筑師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architetto)等。?
毛里齊奧•法焦洛 (1939—2002) 出生于意大利羅馬,藝術史學家、評論家和收藏家。畢業于羅馬大學藝術史專業,師從朱利奧•卡洛•阿爾甘。曾任記者、羅馬美術學院教授。在其藝術史學的研究生涯中對巴洛克藝術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關注現當代藝術,策劃了有關未來主義、20世紀的羅馬畫派、形而上派等的多個展覽。1999年,他捐獻出其全部的巴洛克藝術收藏于阿里恰市的基吉宮博物館(Museo di Palazzo Chigi di Ariccia)。
法焦洛撰寫出版了大量書籍與畫冊,其主要作品有:《60年代匯總:意大利的當下藝術》(Rapporto 60. Le arti oggi in Italia)、《帕爾米賈尼諾:關于16世紀的赫耳墨斯主義》(Il Parmigianino: un saggio
sull'ermetismo nel Cinquecento)、《羅馬的巴洛克建筑》(Architettura barocca a Roma)、《曇花一現的巴洛克:17世紀羅馬的節慶結構》(L’effimero Barocco : strutture
della festa nella Roma del 600)等。
關于譯者
譚彼得 1988年生于南京,2016年畢業于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繪畫系,獲碩士學位。現為自由職業畫家。
陳哩爾 1992年生于福建,2014年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意大利語系 ,201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博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