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世界經典家庭教育智慧(全5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083259
- 條形碼:9787541083259 ; 978-7-5410-832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經典家庭教育智慧(全5冊) 內容簡介
世界經典家庭教育智慧,父母應該學習的高情商育兒課,不吼不叫正面高效地培養好孩子。
世界經典家庭教育智慧(全5冊) 目錄
**章 理解孩子,好媽媽才能不吼不叫
孩子為什么總是說“不”
“人來瘋”寶寶心里在想啥
怎樣剪斷媽媽的“小尾巴”
孩子總是欺負同學怎么辦
孩子得了“多動癥”怎么辦
孩子犯了錯誤總是狡辯怎么辦
孩子遇到困難只會哭鼻子怎么辦
第二章 關注內心,讓孩子真正接受你
歸屬感是孩子*早的安全感
愛孩子,不妨直接告訴孩子
讓孩子學會表達愛
理解孩子,小孩也會“心累”
開心的父母才有快樂的孩子
第三章 好好說話,讓孩子理解你
低聲說與大嗓門,哪個更有效
南風效應:溫暖的溝通法*得孩子心
超限效應:說教切忌嘮嘮叨叨
一個擁抱勝過十次說教
讓孩子理解你,不是服從你
缺乏溝通時間,你可以試試這樣做
……
第四章 賞識與批評,一個都不能少
第五章 面對沖突,冷靜應對莫暴躁
第六章 不吼不叫,培養孩子的好品質
第七章 用愛澆灌,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心理
第八章 循循善誘,讓孩子擁有好人緣
第九章 耐心培養,孩子的智慧是教出來的
第十章 巧妙引導,靠吼叫孩子養不成好習慣
《西點軍校送給男孩的*好禮物》:
**章 西點軍校送給男孩的**份禮物:要保持堅強勇敢
優秀是磨煉出來的
勇敢做出決定
沒有什么不可能
永遠沖在*前面
不讓恐懼左右自己
永不放棄,勇敢向前
自己才是自己的征服者
成大事者總會滿懷希望
“天才”是雙倍努力換來的
第二章 西點軍校送給男孩的第二份禮物:要珍惜責任和榮譽
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
視榮譽如生命
勇于堅持自己的原則
做個有擔當的男子漢
先對自己負責
不許推卸責任
*大的罪惡就是說謊
有誠信才會被人尊敬
用真誠贏得信任
……
第三章 西點軍校送給男孩的第三份禮物:要懂得謹慎自制
第四章 西點軍校送給男孩的第四份禮物:要時刻寬容謙虛
第五章 西點軍校送給男孩的第五份禮物:要擅長團隊合作
《猶太人教子枕邊書》
《哈佛家訓》
《哈佛凌晨四點半》
世界經典家庭教育智慧(全5冊) 節選
《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 8歲的軒軒散漫、沖動、好斗,言行極具攻擊性,一年級下學期就聞名全校。成績門門紅燈高掛,“調皮搗蛋得出奇。老師見他頭疼,同學見他害怕,上課破壞紀律,下課欺負同學,一會兒把同學的球搶過來扔掉,一會兒把女同學正在跳的橡皮筋拉得有十來米長,一會兒又故意用肩去撞對面過來的同學。如果誰說他一句,他就會對他拳打腳踢。 孩子之所以欺負人,其實是調動了自己的心理防御機制,將自己所遭受的虐待和承受的痛苦轉移到別人的身上并從這個過程中取得自己心理上的平衡。孩子往往不懂得如何恰當地運用心理機制,那些曾經受過家庭虐待、遭受父母遺棄的小孩多數會選擇這種心理防御機制。他們不敢或沒有機會將父母帶給他們的憤怒直接返還給父母,就把這種憤怒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去了。這些”替罪羊“多為更加弱小的孩子,甚至是一些小貓、小狗等寵物。 孩子轉移不安的方法通常是采取攻擊性行為,也就是欺負別人。攻擊性行為不單單指動手打架,它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幼兒園階段主要表現為打架,是一種身體上的攻擊;稍微長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會采用語言攻擊,謾罵、詆毀,有意給對方造成心理傷害。從性別上來分析的話,采取暴力攻擊的多數是男孩,女孩以語言攻擊居多。 通常具有這些暴力行為的孩子,家庭都不太和諧。培養出暴力孩子的家庭通常也有暴力父母,孩子經常會被父母的暴力手段懲罰,這會使孩子產生一種抵觸情緒,并把這種惡劣的情緒”轉嫁“到別的人身上,找別人出氣;有時候父母喜歡看一些暴力電影,經常玩暴力游戲,這也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行為。此外,家長過度的溺愛也會鑄就這種惹事”小霸王“。有時候,父母看似為孩子好的一句話也會引起孩子的暴力行為。 有兒童心理專家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那些總是去欺負別的小朋友的孩子,其實在心里覺得自己是非常弱小的。的確,只有那些覺得自己非常弱小的孩子,才會通過欺負別人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強大。但是很明顯,孩子的這種自我意識是非常不健康的。 那么,有哪些因素使得孩子把自己定位為弱小的人呢?不管家長愿不愿意承認,家長都要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總是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批評可以使孩子變得強大,但事實卻正好相反,孩子不僅沒有變得強大,他反而會覺得自己是不被父母接受的孩子,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只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己,這讓孩子頓時覺得自己很渺小。同時家長的批評讓他對人際關系產生很強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很有可能會伴隨他一生。在人際關系恐懼感的影響下,他不會交朋友。但是如果孩子錯過了學習如何交朋友的*佳時機,他以后都不會在社會交往中有很好的表現。 為了改正孩子的攻擊行為,父母應該注意以身作則,停止自己的那些攻擊性言行,創造一個良好家庭氣氛;要注意控制有暴力鏡頭的電影、電視,不讓孩子玩有攻擊性傾向的玩具;不要鼓勵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要引導孩子進行換位思考,讓孩子慢慢放棄用暴力解決問題。 ……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